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滨分公司在超级稻栽培探索中,先后应用过两段育苗栽培方式、钵育摆栽方式、人工摆栽方式,2007年又创新试验了大苗摆栽方式,取得可喜成绩。大苗摆栽就是应用当地上限积温,采取4叶1心大苗人工摆栽或机械摆栽,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取得水稻增产增收的措施。现将大苗摆栽主要技术及近几年超级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稻钵苗摆栽的特点和优势,以便人们全面认识钵苗摆栽,加速推广这一先进栽培模式,并对发挥钵苗摆栽的综合优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水稻钵苗摆栽机前进速度与摆秧机构结构参数、运动参数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 ,前进速度与摆栽株距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先进的水稻钵育摆栽农艺技术的机械化实施瓶颈问题,研制了2ZB-633型水稻钵苗摆栽机。重点阐述了该摆栽机的四分之一间歇传动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等。  相似文献   

5.
八五二农场购置日本产水稻钵育摆栽高速播种机和钵育摆栽机,使水稻种植作业标准、工作效率、秧苗素质、品质和产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经专家组实际测产水稻钵育摆栽比常规机插增产10.2%。  相似文献   

6.
针对先进的水稻钵育摆栽农艺技术的机械化实施瓶颈问题,研制了2ZB-633型水稻钵苗摆栽机。重点阐述了该摆栽机的移箱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土基质钵盘苗存在的问题,为了育出更好的钵盘苗,并能与2ZB-633型钵苗摆栽机有更好的适应性,科研课题组尝试了用膨化岩作基质育钵盘苗的方法,并用2ZB-633型钵苗摆栽机进行了摆栽试验。试验表明,用膨化岩作基质育出的钵盘苗更适合摆栽机使用。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在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中应用示范的几种典型摆栽机械的原理与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剖析,指出了其优点和技术难点,进而分析了影响垦区水稻钵育摆栽机械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垦区水稻钵育摆栽机械化技术的途径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摆栽机与插秧机不同,对秧苗有特殊要求。阐述了摆栽机对钵盘苗的要求,并介绍了育苗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安礼 《安徽农学通报》2013,(16):36-37,86
为加快水稻钵苗摆栽技术的推广,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栽进程,组织开展了水稻钵苗摆栽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中籼杂交组合新两优6号、两优996和丰优512和中粳稻品种泗稻11号、盐稻866、宁粳2号等供沿淮麦茬稻区钵苗摆栽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井关APG6型摆栽机的栽植部分,通过对其测绘和改进,设计了适用于我国北方水稻钵苗栽植农艺的摆栽装置,通过计算并绘制摆栽臂动态和静态运行模式下两种不同的轨迹,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赖大礼  黄体祥 《农技服务》2013,30(2):104+110
水稻旱育秧大田定点摆栽就是利用水稻抛栽技术原理,结水稻大田传统手插技术为一体,既能省工、省力、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前期分蘖,从而提高成穗率;又能克服抛栽密度不均匀的问题,达到合理密植,确保水稻增产。介绍了水稻旱育秧大田定点摆栽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使钵育摆栽技术与氮肥使用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以水稻品种龙粳30为试材,以新型水稻2ZB-633型摆栽机为试验对象,探究摆栽机最适宜的水稻本田氮肥施用量。结果表明:运用2ZB-633型摆栽机在23.1cm×10.0cm的最优摆栽密度下,全生育期总施氮量为127.5kg·hm-2时,水稻群体各重要性状最优,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协调发展,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苏梅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125-126
该文就2014年水稻机械摆栽新品种进行展示试验。通过小区试验,筛选出了适宜于在凤台县钵苗摆栽的水稻新品种为徽两优1108、两优8106。  相似文献   

15.
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栽油菜采用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生态优势、抗逆性优势和效益优势。通过稻草全量还田解决了稻草利用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克服了移栽油菜的干旱、渍害、冻害问题,节省了用工,增加了产量,实现了增效目标。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技术包括应用培育壮苗、免耕摆栽、合理肥料运筹、加强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为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化摆栽技术,以龙稻5号、龙粳30和垦鉴稻6号3个优质水稻品种为试材,设置6种栽插密度,采用裂区试验方法,以筛选出2ZB-633型摆栽机最适宜的水稻栽插密度。结果表明:运用2ZB-633型摆栽机进行插秧,其摆栽密度为23cm×10cm时,水稻群体各重要性状最优,产量构成因素相互协调发展,可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钵育摆栽技术是总局推广的十大技术之一,是利用带有钵体的塑料育秧盘进行育苗,本田进行人工摆栽的栽培方法。由于秧苗基部带有土坨,在起苗、运苗、插秧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对秧苗根系的损伤。因此,插秧后不缓苗,返青快,有效地提高了活动积温利用率。同时,由于秧苗摆栽时根部入土浅,带蘖下地,有利于秧苗早分蘖、快分蘖、多分蘖,有效地提高了低节位分蘖的利用率,增加有效穗数。钵育摆栽的个体叶片伸展量普遍大于人工和机械插秧,由于叶面积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移栽劳动强度最大、作业条件最差且时间要求紧。移栽分为人工和机械化移栽两种方式,而机械化移栽又分插秧和摆栽两种方式,我省多数地区采用机插秧移栽,采用摆栽的还很少。但近几年通过垦区大力示范推广水稻钵苗摆栽技术,钵苗摆栽已显现出高产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认可。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普及水稻钵育摆栽技术,除重点研究经济、适用的机型外,还必须搞好农机农艺配合,按规范的操作程序实施;并对钵育摆栽育苗及本田整地两大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稻茬油菜免耕摆栽覆草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概况及表现,阐述了其技术优势,从培育矮壮苗、起垄摆栽覆草、合理肥料运筹、病虫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