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6~2010年,江苏省射阳县陈洋镇、合德镇成功示范了"莴苣、糯玉米、芫荽"高效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效益。该模式亩产莴苣3500~4000公斤,糯玉米800~1000公斤,芫荽750公斤,亩产值7100元,纯收入4500元左右。一、种植方式通常畦宽7米(不包括墒沟),9月下旬整地施肥做畦,搭建南北走向的钢架大棚,跨度6米,棚内中央走道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深入调整,永安市大湖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气候条件,经过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早熟糯玉米—优质稻—莴苣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目前推广面积达3000多亩。该模式每亩糯玉米产值2400元,优质稻亩产值1200元,莴苣亩产值4500—5000元,合计亩产值8100—8600元,粮经效益显著。水旱轮作可有效减轻病虫害发生,实行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提升产品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3.
西瓜—甜玉米—芫荽—番茄—包菜一年五茬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西瓜—甜玉米—芫荽—番茄—包菜一年五茬高效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并分别总结了该模式下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白菜、糯玉米—稻田—蒜苗、芫荽"复种多熟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出在不同地区科学合理安排最佳茬口和配置的种植品种,在单位有效面积上获高产、高效、低投入的种植模式,以期为晴隆县农业经济增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超级稻—四季香葱—红莴苣水旱轮作高效模式及其栽培技术,以为该模式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单季晚稻—莴苣高效栽培模式,并总结了该模式下晚稻、莴笋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葛建忠  纪宏  陈爱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08-108,110
介绍了大棚早春丝瓜—秋大白菜—冬莴苣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苦瓜—水稻—莴苣是清流县城郊型一年三熟制栽培模式之一,该模式经济效益高。该文总结苦瓜—水稻—莴苣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香蒜—糯玉米—毛豆轮作栽培模式,不仅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还省工省本,增加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香蒜—糯玉米—毛豆轮作模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中原地区大葱—荞麦—糯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整地、苗期管理、大田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日光温室越冬番茄—夏糯玉米—延后黄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进行效益分析,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棚莴苣—架式冬瓜+茼蒿—小白菜+芹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东台市大棚莴苣—架式冬瓜+苘蒿—小白菜+芹菜这一模式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苗、大田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民以种植烟叶、水稻、蔬菜(莴苣)及柑橘为主,多年来推广烟—稻—菜栽培模式效益显著,重点介绍了烟后稻和稻后菜(莴苣)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大棚黄瓜—豇豆—青糯玉米—秋莴笋高效种植模式的系列栽培技术,以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大棚番茄/丝瓜-夏青菜-秋莴苣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番茄、丝瓜、夏青菜、莴苣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番茄—水稻—莴苣栽培模式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各作物的栽培管理等内容,以促进该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大棚番茄/丝瓜—莴苣一年三熟种植模式是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大面积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为促进该高效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介绍该模式的相关栽培技术,供其他蔬菜生长地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芫荽—小南瓜—青菜设施大棚立体套种栽培技术规程,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芫荽栽培技术、小南瓜栽培技术、青菜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设施大棚利用率和产出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祥球 《新农业》2023,(4):18-19
“苦瓜—水稻—莴苣水旱轮作”是大田县中低海拔山区一年三熟制的主要栽培模式,此模式产值近万元,经济效益较高。为此,本文将“苦瓜—水稻—莴苣水旱轮作”栽培模式作为重点探讨内容,总结了具体的栽培技术措施,供各地推广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内,早稻—再生稻—莴苣栽培模式在我市大面积示范推广,该模式茬口安排合理有效,既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又可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既达到水旱轮作减少病虫害的目的,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