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寒冷地区蜂群半地下室内越冬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韩福禄我在20年养蜂中,因几次搬家用过多种办法使蜂群越冬,觉得用半地下越冬室蜂群越冬安全、管理方便,节省饲料。蜂群半地下室内越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秋季培养好越冬蜂和蜂王,准备好合理的半地下越冬室,...  相似文献   

2.
蜂群越冬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翌年养蜂生产、管理等各项工作。蜜蜂越冬就是在整个越冬期给蜂群创造良好的冬季生活条件,从而达到越冬蜂死亡率低、寿命长、节省饲料等安全越冬标准。在室内越冬最关键的是控制好室内温度,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室内越冬首先要有健壮的蜂群和充足的饲料,越冬室保持黑暗、通风,再控制适当的室内温度,后期及时排泄、扣王,就能达到顺利过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江名甫 《中国蜂业》2009,60(1):22-22
蜂群越冬时间长,由于种种原因常在“大寒”前后会有蜂群因饲料短缺而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管理越冬蜂群经验,综合为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秋季没喂足越冬饲料。这时外界蜜粉源缺乏,常因盗蜂干扰而无法饲喂充足,也因天气突变,寒流早至,低温喂不进饲料等;二是因管理不当越冬蜂群耗蜜多。有的蜂群虽并群,但并人的蜜脾多,蜂少,巢箱内常形成多个小蜂团,耗蜜多,损蜂多;  相似文献   

4.
在越冬期,由于越冬饲料的不足或饲料质量不佳以及越冬室内潮湿等原因蜂群易发生饥饿、下痢、潮湿等不正常现象。对此要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使蜂群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安全渡过越冬期。  相似文献   

5.
我地蜂群越冬时间长,达150天,缺饲料是蜂群越冬难的主要原因。按一个中上等标准箱(8-10框蜂)蜂群为例:放6张蜜脾,每张按2.5公斤计算共为15公斤,仅按150天计算,每日平均耗饲料0.1公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饲料仅够越冬期间用;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使群内饲料消耗增大,越冬后期缺饲料是不可避免的。多年实践经验证明:造成越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蜜蜂后期缺饲料被饿死。  相似文献   

6.
<正>立冬过后华北地区定地饲养的蜂群便进入越冬期。由于每年气候条件不同,养蜂人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蜂群的内、外包装,让蜂群安全度过漫长的5个月的越冬期。无论是采用10框箱还是16框箱饲养蜜蜂,一般都是室外越冬,原址越冬的蜂群在75%左右,而室内越冬蜂群只有20%。越冬期间箱外包装的蜂群数量比箱  相似文献   

7.
高志鸿 《蜜蜂杂志》2009,(11):22-22
蜂群越冬一般有室外包装越冬、室内越冬、地窖越冬等方法,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越冬,其核心就是在整个越冬期给蜂群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从而达到越冬蜂死亡率低、寿命长、节省饲料等标准。近年来,阳泉市种蜂场及由我们带动起来的几十家蜂农,均采用了室内越冬,无一年失败。现将蜂群在室内安全越冬的几项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刘向贵 《蜜蜂杂志》2014,34(11):25-25
<正>辽宁省西部的室外包装蜂群,养蜂管理者多数在"小雪"前几天进行过冬包装;排泄日,多在翌年2月中旬,越冬期超过90 d。这期间又分越冬前期和越冬后期:"小雪"至"冬至"的三十多天为越冬前期,"冬至"至翌年排泄日为越冬后期,越冬后期超过60 d。越冬前期因是初包装,天气还不算太冷,巢内饲料充足,只要适时添加保温物,则不必担心蜜蜂会出问题。越冬后期就不同了,"冬至"后,天气越来越冷,尤其"大寒"后至排泄日,是整个越冬期蜜蜂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两个冬季对蜂群四种不同越冬方式下的环境温度、湿度、饲料消耗量及蜜蜂成活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将蜂群放于冷库中越冬,其饲料消耗量极显著高于(F>F0.99)其他三种越冬方式,蜜蜂成活率极显著低于(F>F0.99)其他三种越冬方式。将蜂群放在室外向阳处、背阴处以及室内越冬这三种方式,其所处温度环境及饲料消耗量不存在差异(F<F0.95),环境湿度以室内越冬显著(F>F0.95)高于其他二种方式,蜜蜂成活率以室内越冬极显著高于(F>F0.99)其他二种方式。因此,在冬季蜂群越冬以室内越冬为佳。  相似文献   

10.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室内越冬需要越冬室和房舍,室外越冬较为简便,可以就地取材,利用锯末子、稻皮、麦余头、树叶、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生活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但室外越冬在缺乏成熟经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 1 996年和 1 997年两个冬季对蜂群 4种不同越冬方式的环境温度、湿度、饲料消耗量及蜜蜂成活率的研究 ,结果表明以将蜂群放在冷库中越冬 ,其饲料消耗量极显著高于 (P <0 .0 1 )其他 3种越冬方式 ,蜜蜂成活率极显著低于 (P <0 .0 1 )其他 3种越冬方式。将蜂群放在室外向阳处 ,背阴处以及室内越冬这 3种方式 ,其饲料消耗量不存在差异 (P >0 .0 5) ,环境温度以室内越冬显著 (P <0 .0 5)高于其他3种方式 ,蜜蜂成活率以室内越冬极显著高于 (P <0 .0 1 ) ,其他 3种方式。因此 ,冬季蜂群越冬以室内越冬为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是有1000多群蜂的专业养蜂者吉姆·科尔的蜂群室内越冬技术。在內布拉斯加寒冷的冬季,吉姆做到使他的所有蜂群在室内安全越冬。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吉姆还不懂为什么在室外越冬每群蜂要耗27公斤蜂蜜,因而着手做室内越冬的尝试。经过六年试验,他完善了蜂群室内越冬管理技术。在相同的条件下,室內越冬蜂群经4~4.5个月越冬每群仅消耗蜂蜜4公斤(即每月每群耗用0.9公斤)。在大小为10×10×4米的室内,放1000个巢箱群,每群均有底板和大盖。为了安全越冬,每群蜂要有约1.3公斤重的蜜蜂和9公斤左右饲料蜜。  相似文献   

13.
王汉生 《蜜蜂杂志》2010,30(1):44-44
<正>高寒地区蜜蜂越冬期长,需要的越冬饲料数量多(15~20kg)。在每年越冬后期(2月中旬~3月中旬)都会有些蜂场,因临近排泄,放松了对蜂群的管理,从而发生了因饲料耗尽,缺蜜饿死蜂群的  相似文献   

14.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08,28(11):18-18
蜂群的越冬方式可分为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蜂群能够安全越冬.经笔者多年养蜂的体会,建议初学养蜂者,采用室内越冬的方式,因为安全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15.
1月:一年当中天气最寒冷月份,平均气温-15.9℃,极端最低气温-36.5℃,降水量2.9毫米,降水日数4.4(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为界)。这时蜂群处于越冬中期,对室内越冬蜂群应注意封闭越冬室进出气孔、调解温湿度、听测越冬蜂群、清理室内死蜂;对室外越冬蜂群要加强保温工作,清理巢门积雪,做好新的一年养蜂生产计划。 2月:天气渐暖,月平均气温-12.1℃,极端最低气温-31.5℃,降水量4.5毫米,降水日数4.4。这时蜂群处于越冬后期,越冬不正常蜂群在此期表现比较明显。要注意听测越冬蜂群,抽查越冬蜂群饲料情况,不足要及时补给蜜脾或采取其它补喂措施;室外越冬蜂群在中下旬部分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开始繁殖,消耗饲料增多,  相似文献   

16.
蜂群越冬.分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由于东北地区比较寒冷,养蜂者习惯于蜂群室内越冬。室内越冬的优点是:安全,便于管理等。一、蜂群人室1.入室时间:蜂群入室的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而定。当外界气温基本稳定,即白天中午最高气温下降到0'℃以下,夜间最低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可将蜂群搬进越冬室具体时间还要根据群势和越冬室的情况灵活掌握。2.蜂箱的搬运和安排:搬运蜂箱要保持箱体平衡,轻搬轻放,力求巢牌在箱内不串动位置,不互相挤碰,蜂团不受震动,保持安静状态。搬入越冬室的蜂群要根据越冬室的规格排列成2行或4…  相似文献   

17.
张伏生 《中国蜂业》2007,58(3):16-16
蜜蜂越冬后期,管理蜂群应注意以下四项:一、检查供水情况此时雨水较多,由于蜂群在箱内越冬并不外出采水,如果箱内存在不成熟或结晶的饲料,仍易引起“口渴”,应随时注意观察蜂群动态。如果出现蜂群散团,巢外有部分蜜蜂飞出并表现不安,  相似文献   

18.
蜂群并群法     
蜂群越冬难,是养蜂人的共识,养蜂知识经验不足者更甚,往往是"冬前满箱蜂,冬后箱箱空",死亡率高达30%~50%,甚至全群覆灭.虽然养蜂专家和蜂友们对蜂群安全越冬问题发表了许多良方益策,但总有些越冬蜂群在越冬期间"层层扒皮死";此外,多耗饲料饿死蜂群、囚王死王等种种难题也困扰着养蜂人.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蜂群越冬期长达5个月,充足的越冬饲料是蜂群安全越冬的保障.下面谈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对蜂群越冬效果的观察。试验证明,利用非越冬蜂早喂越冬饲料脾比常规方法补喂越冬饲料脾的蜂群蜜蜂越冬死亡率低10%;饲料消耗量低26.7—28.6%。采用非越冬蜂早喂饲料脾的蜂群越冬期蜜蜂结团紧凑、活动量小,蜂群越冬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