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运用数理统计与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和Piper图对德江县岩溶区生活饮用水的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整体上略显碱性,Ca~(2+)和Mg~(2+)为研究区地下水中的主要阳离子,HCO_3~-和SO_4~(2-)为主要阴离子,总硬度和TDS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Ca、HCO_3-Ca、HCO_3·SO_4-Ca·Mg和SO4-Ca型水为主。研究区水动力条件较好,且以碳酸盐岩的溶滤作用为主,硫酸盐矿物的溶滤作用次之,蒸发岩和硅酸盐的溶滤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相对变率关联分析法,对滨海地区杨树的树高、直径、单株木材积和材积生长量与主要的土壤化学因子:HCO_3~-,Cl~-,SO_4~(2-),Ca~(2+),Mg~(2+),Na~++K~+,阴离子总量、全盐量及pH值,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滨海地区杨树生长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是土壤pH值,其次为HCO_3~-离子,再次为Ca~(2+)离子,从而为改良滨海土壤及提高造林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有关森林生态系统水化学效应的主要研究成果,概述了pH值和SO_4~(2-)、NO_3~-、K~+、Na~+、Ca~(2+)、Mg~(2+) 6种离子在森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3个层次的变化特征及响应机制。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深化有关作用机理的研究,特别是需要在系统层面上进行多因子的探讨,加强如何应对环境酸化问题以及恢复措施的相关研究,重视森林生态系统水化学效应研究成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盆栽试验,对巨菌草幼苗施加混合盐溶液模拟不同的盐碱胁迫程度,测定不同盐碱胁迫浓度下巨菌草的生长及生理指标,探讨混合盐碱胁迫对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盐比例较低的混合盐(B:Na Cl︰Na_2SO_4︰Na HCO_3︰Na_2CO_3=1︰2︰1︰0;p H值为8.22)处理下,株高生长量和相对含水率(RWC)与CK均无显著差异,较适宜巨菌草的生长,其他配比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在盐碱混合胁迫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各个处理组丙二醛(MDA)含量呈间断累积,并在纯盐(A:Na Cl︰Na_2SO_4︰Na HCO_3︰Na_2CO_3=1︰1︰0︰0;p H值为6.08)和高碱(E:Na Cl︰Na_2SO_4︰Na HCO_3︰Na_2CO_3=9︰1︰1︰9;p H值为10.55)处出现萎蔫和死亡等现象;在盐碱混合胁迫的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巨菌草主要通过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互补作用来降低氧化伤害,以抵御盐碱伤害,维持植株正常生理代谢。  相似文献   

5.
张胜利 《林业科学》2008,44(2):15-22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天然林分布区--秦岭南坡中山地带,选择火地塘林区2个小流域及2个支沟集水区,对8年间径流水化学成分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地塘林区径流pH值年际变化总体上呈降低趋势,NO-3、NH 4、Ca、Mg及Cd 浓度呈上升趋势,主要与当地汽车尾气排放等交通污染有关;Pb浓度上升为土壤吸附Pb解吸或含Pb矿物的溶解所致;K、PO3-4、Na、Mn及Zn浓度呈降低趋势缘于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据此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天然林水质发展趋势进行初步预测,结果表明:中线水源地天然林径流pH值将呈降低趋势,NO-3、NH 4、Ca及Mg浓度会上升,但均不会对水质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K、PO3-4、Na、Mn、Zn浓度亦将呈降低趋势,其中PO3-4浓度降低有利于缓解丹江口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的威胁;Cd、Pb浓度可能上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溪山区森林枯落物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溪山区主要水源涵养林红松、落叶松、蒙古栎、水曲柳、核桃楸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观测法,对5种类型林分的林外雨与枯落物渗透雨(枯透雨)的水质进行了研究,以及利用5种类型林分之间枯落物渗透水的水质对比,测定林外降雨及各林分枯落物渗透水的pH值、硝酸盐(以N计)、氨氮(以N计)、硫酸盐(以SO_4~(2-)计)、全氮(TN)、全磷(TP)、氟离子(F~-)、氯离子(Cl~-)、钙(Ca~(2+))、钠(Na~+)、镁(Mg~(2+))、钾(K~+)等12种指标,结果表明:大量化学元素和离子通过枯落物后均显著增加,其中变幅最大的K~+,浓度为4.19mg·L~(-1),是林外雨20倍。林外雨各指标浓度依次为SO_4~(2-)TNCa~(2+)Cl~-Na~+NH_3-NNO_3~-NMg~(2+)K~+F~-TP;枯透雨各指标浓度依次为SO_4~(2-)Ca~(2+)TNNO_3~-NCl~-K~+Mg~(2+)NH_3-NTPF~-Na~+。枯透雨中SO_4~(2-)浓度最高,为12.59mg L~(-1);TP浓度最小,为0.25mg L~(-1)。5种纯林在调查期间林外雨和枯透雨的pH趋于中性,而在经过枯枝落叶层的淋溶后,有明显的酸化现象,pH范围在5.1~6.6。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对浅层岩溶地下水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植被调查及径流和岩溶水样分析,探讨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过程中浅层岩溶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降雨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序为SO2-4>K 、Ca2 、HCO3->Na 、Mg2 、Cl->NO3-、NH4 >PO3-4,而径流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排序为HCO3->SO2-4、Ca2 >Mg2 、Cl->K 、Na 、NO3->NH4 >PO34-;岩溶地下水离子组成与径流总体相似,但岩溶地下水中HCO3-、Ca2 和Mg2 的含量及电导率明显增加高于地表径流.随着喀斯特森林群落从阔叶林群落向灌木林群落、灌草群落方向演替,其岩溶地下水中HCO3-和Ca2 比例明显减少,而SO2-4比例明显增加.岩溶地下水的HCO3-、Ca2 含量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K 、NH4 含量与森林覆盖率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负相关.HCO3-含量是影响岩溶地下水电导率的最重要因子,其次是Ca2 ,再次是K 、Mg2 ;岩溶地下水电导率可以作为评价喀斯特森林群落退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中山杉单板快速漂白工艺,采用H_2O_2和NH_4HCO_3作为漂白剂进行单因素漂白试验,以漂白单板的色差△E~*和白度差△W~*来评价漂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条件下,H_2O_2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对漂白效果影响较小,NH_4HCO_3质量分数25%时漂白效果更好。结合极差与方差分析,筛选出适合中山杉单板快速漂白的工艺:V(H_2O_2质量分数15%)∶V(NH_4HCO_3质量分数15%)=1∶1、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3 min,此条件下漂白试样色差值为19.6,白度差值为15.1%。研究结果证明了H_2O_2和NH_4HCO_3复配漂白剂对于中山杉单板的作用,为单板快速漂白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的稳定性,向TiO_2载体中引入Ba制备成SO_4~(2-)/Ba-TiO_2复合固体超强酸,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吸附氨脱附(NH3-TPD)等表征方法对其比表面积、晶相、硫质量分数、酸强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a与TiO_2间会形成Ba Ti O3相,导致SO_4~(2-)/Ba-TiO_2固体超强酸的孔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坍塌;另外,FT-IR分析结果显示,在SO_4~(2-)/Ba-TiO_2固体超强酸中出现新的SO基团振动,说明形成了新的酸中心结构;而NH3-TPD结果表明,引入Ba并没有改变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和酸量。乙酸-正丁醇酯化反应结果显示,在103℃、酸醇摩尔比1∶1、催化剂用量0.5 g条件下,SO_4~(2-)/Ba-TiO_2的正丁醇转化率略低于SO_4~(2-)/TiO_2;但经过水预处理后,SO_4~(2-)/Ba-TiO_2呈现较高的正丁醇转化率,说明引入Ba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固体超强酸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固体超强酸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业园区废水,分别采用不同浓度(0.1%、0.2%、0.3%、0.4%、0.5%、0.6%、0.8%、1%)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以及钙矾石沉淀处理技术对工业园区废水进行了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SO_4~(2-)。研究结果表明:当CaO和Ca(OH)_2投加量为1%时,SO_4~(2-)去除率分别为28.2%和11.8%,处理效果较差;采用钙矾石沉淀法,当n(Al ~(3+))∶n(SO_4~(2-))=0.60时,废水中SO_4~(2-)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处理效果较好。采用硫自养脱氮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硝态氮,研究了废水中不同硫酸盐浓度(SO_4~(2-)浓度分别为0mg/L、2000mg/L、4000mg/L、6000mg/L和8000mg/L)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中的SO_4~(2-)对硫自养脱氮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当废水中SO_4~2浓度分别为0、4000mg/L、8000mg/L时反应2h,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6%、54.4%、36.8%。此研究结果对工业园废水中硫酸盐与硝态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五大连池风景区采用连续长期定位观测的方法对蒙古栎林内O_3、NO_2、SO_2、CO等4种气体污染物进行月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景区5月O_3浓度最高,为108.5μg·m~(-3),远高于8月和11月;8月O_3浓度最低,为28.7μg·m~(-3)。景区11月NO_2浓度最高,为20.8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NO_2浓度最低,为2.0μg·m~(-3)。景区11月SO_2浓度最高,为18.1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SO_2浓度最低,为0.4μg·m~(-3)。景区11月CO浓度最高,为2 027.7μg·m~(-3),远高于5月和8月;5月CO浓度最低,为600.3μg·m~(-3)。景区5月、8月和11月4种气体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个别天气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表明景区空气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颜色稳定的深色栎木地板,采用Fe_2(SO_4)_3溶液对欧洲栎木材表面进行化学变色处理,并测试其在紫外光及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颜色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_2(SO_4)_3溶液质量分数升高,试样表面颜色趋暗和绿蓝色,质量分数高于6%后颜色基本稳定;紫外光老化96h后,所有试样表面颜色趋于暗、红、黄;在高温高湿老化条件下,不同质量分数溶液处理试样的表面颜色变化趋势不一致,总体趋于更暗、更红、更蓝;两种条件下老化96 h后,8%质量分数溶液处理试样的颜色稳定性最优。Fe_2(SO_4)_3处理能赋予栎木现代感的深色表面,UV漆涂饰能进一步提高其颜色稳定性,建议进一步优化Fe_2(SO_4)_3处理体系,以获得颜色稳定且美观的木材表面化学变色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及分析对马胃蝇化蛹场所具有指示作用的宿主粪便空间分布,以期掌握马胃蝇在该地区不同宿主间交叉感染主要场所及特征。【方法】采用样带法和样方法调查野放区域普氏野马利用率较高的WP1、WP2、WP3和WP4 4个水源地周边及驴道环境马科动物粪便的位置及数量。样带自水源地向外,依照驴道设置,长度为1.5 km;样方在以WP1水源为中心半径200 m范围的圆形区域内设置;数据采用Mann-Whitney U法对水源地粪便密度进行分析,LSD(最小显著差异)法对不同季节水源地马科动物粪便分布进行多重比较,分层聚类的方法对4个水源地驴道马科动物粪便分布规律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由水源地向外,马科动物粪便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该变化在距离水源地300 m范围内下降明显;4个水源地驴道粪便拟合最佳模型(x为距水源地距离,y为粪便数量)均为倒数型(WP1:y=3.873+59.000/x,R2=70%;WP2:y=3.940+16.342/x,R2=64%;WP3:y=5.248+12.841/x,R2=55%;WP4:y=-0.481+44.869/x,R2=69%);2)野马利用率最高的WP1水源地3条驴道马科动物粪便分布趋势均不受月份变化的影响(P0.05),但其粪便数量在8月份均显著增加(P0.05);5—8月,WP1水源地驴道在距水源点200 m范围内的马科动物粪便数量所占比例随旱季的到来有所增加;3)对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地,驴道马科动物粪便在数量及分布趋势上具有不同的表现,相对而言,粪便多且集中地分布于永久性自然水源周边,人工改造水源地粪便数量少但自水源地驴道向外分布较为均匀。【结论】干旱荒漠草原水资源紧缺导致马胃蝇在宿主体外形成较为集中的蛹期发育平台,该平台由于扼守水源地通道,客观上会营造马科动物群体近距离接触马胃蝇的条件,成为卡拉麦里地区马胃蝇传播的最主要场所。本研究可揭示干旱荒漠草原马胃蝇蛆病的流行与当地的环境条件、马科动物自身习性间的关联性,对进一步开展普氏野马马胃蝇生物学、流行病研究及其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氟离子和碳酸氢根添加对构树幼苗生长和碳代谢的影响,探讨喀斯特生态区域内的氟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糖代谢过程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氟富集地区的森林植被管理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喀斯特适生植物构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Hoagland营养液中加入Na F和Na HCO_3制成处理液。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3 mmol·L~(-1)Na F处理组、3 mmol·L~(-1)Na HCO_3处理组和3 mmol·L~(-1)Na F+3 mmol·L~(-1)Na HCO_3处理组。测定构树幼苗在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和碳酸酐酶(CA)活性。【结果】1) F~-添加显著抑制了构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能力,并且使葡萄糖代谢从糖酵解途径转移到磷酸戊糖途径。在不同时添加HCO_3~-的情况下,F~-对叶片内的CA酶活性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在同时添加HCO_3~-时,F~-显著抑制叶片内的CA酶活性。2)根际HCO_3~-添加能够显著促进构树幼苗的生长和光合能力,提高葡萄糖代谢总量和CA酶活性。而同时添加F~-能抑制HCO_3~-添加对植株产生的正面效应,使植株的生长、光合、葡萄糖代谢总量都显著下降,而G6PDH酶活性显著上升。【结论】环境中较高浓度的F~-能够显著抑制构树的生长,具体体现在对光合过程的抑制和把过多的糖代谢底物分配到PPP途径上。而在根际添加适量的HCO_3~-能够为植株的生长提供额外的光合代谢底物,提高植株的糖代谢水平,从而对植物的抗逆性和生长都产生有利的影响。在同时添加HCO_3~-和F~-条件下,HCO_3~-对植物生长的增益效果被F~-的作用所削减,这主要是因为F~-对植物光合系统中各种酶结构和活性的破坏和抑制作用,也可能与F~-和HCO_3~-在根系吸收时存在竞争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于2015年12月15~21日选取泉州市区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利用小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_(2.5)进行了为期6d的滤膜样品手工采样,应用微量电子天平分析PM_(2.5)质量和离子色谱检测了9种阴阳离子组分含量。对比分析得出: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_4~(2-)、Cl~-、NH_4~+,三者约占总离子质量分数的75%,NH_4~+/SO_4~(2-)平均比值接近0.5,显示硫酸铵是细颗粒中硫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NO_3~-/SO_4~(2-)浓度比均小于0.16,反映了该市主要以煤烟型的固定污染源为主的大气污染特征,其次为海盐粒子、生物质燃烧、土壤和建筑尘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科罗拉多蓝杉(Picea pungens var.glauca)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NaCl、Na_2SO_4和Na_2CO_33种盐溶液,以及温度和~(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对科罗拉多蓝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科罗拉多蓝杉种子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总体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5.67%、50.00%和12.33;不同浓度的NaCl、Na_2SO_4和Na_2CO_3溶液对科罗拉多蓝杉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科罗拉多蓝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NaCl和Na_2SO_4溶液浓度在6 000mg/L及其以下时,种子的发芽率均在68%以上,且6 000mg/L(0.6%)NaCl和Na_2SO_4是科罗拉多蓝杉种子萌发的阈值;Na_2CO_3溶液对科罗拉多蓝杉种子有极显著的胁迫作用(P0.01),且随着Na_2CO_3溶液浓度的升高胁迫作用逐渐增强。当Na_2CO_3溶液浓度为1 200mg/L(0.12%)及其以上时,科罗拉多蓝杉种子的发芽率均低于30%,且发芽势低于3.50%,发芽指数低于2.0;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科罗拉多蓝杉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逐渐降低,科罗拉多蓝杉种子的半致死剂量约为50.30Gy。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Fe(Ⅱ)-5-Br-PADAP络合物的结构、稳定常数、显色条件及测定枣脯铁的方法.结果表明,在pH3.6~10.0的吐温-80的介质中,络合物分子中Fe(Ⅱ)与5-Br-PADAP的摩尔比为1∶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1.38×10~(10),吸光系数∑_764=2.79×10~4 L·mol~(-1)·cm~(-1);Fe(Ⅱ)在0~35ug/25m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常见Cu~(2+),Zn~(2+),Cd~(2+),Hg~(2+),Mn~(2+),Ni~(2+)等阳离子和SO_4~2-,NO_3,PO_4~(3-)等阴离子均无干扰.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及灵敏度、选择性和准确性高等特点.用于测定枣脯中微量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贵州省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无酸雨污染;降水中SO_4~(2-)离子当量浓度呈下降趋势,NO_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_4~(2-)/NO_3~-呈下降趋势,贵州降水致酸因子由硫酸型逐渐过渡为硫酸与硝酸混合型。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较快而水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即墨区为例,结合该区主要河流、水库及地下水的实际检测值,基于AHP模型构建了水源地水安全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确定了其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安全评价过程中采取的综合权重,水质类别、富营养化程度、水质健康风险与水质污染风险的权重分别为0.32、0.49、0.06与0.13,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安全评价最终的误差。水库型水源地的水安全度明显优于河流型水源地的水安全度,地下水型水源地的水安全度最差。五沽河及龙泉河的水安全度极差,水安全度多年超过80;在2009年中,部分水源地出现反常的不规律波动现象,岙山卫、李家庄、西瓦戈庄及蓝村4个地下水型水源地的水安全度突然增高到80甚至100以上。水安全评价为即墨区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更加全面的审视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沈阳市冬季大气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的变化特征,选择一次典型的大气污染过程进行大气颗粒物PM_(10)和PM_(2.5)的采样和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冬季大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PM_(10)和PM_(2.5)浓度均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在典型污染过程中,PM_(10)和PM_(2.5)浓度最高值分别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1.78倍和2.91倍。分析9种水溶性离子(Na~+、NH_4~+、K~+、Mg~(2+)、Ca~(2+)、F~-、Cl~-、SO_4~(2-)、NO_3~-)中NO_3~-、SO_4~(2-)、NH_4~+为含量最多的三种离子,说明沈阳市大气二次污染较为严重,且机动车尾气是造成沈阳冬季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