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光皮树光合特征的日变异规律,采用美国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光皮树8个无性系8月份果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多数无性系最大值出现在9:00左右;蒸腾速率(Tr)日变化除JX13和GY8040外,均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高于第二个峰值;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曲线为扁平的"W"形;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为不规则"V"形,谷底在15:00左右。(2)8个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间差异不显著,其中GY8040、JX3、LC7、JX6的净光合速率(P_n)较高,均达到10.0μmol·m~(-2)s~(-1)以上。(3)环境因子中,光照强度(PPAR)直接或通过大气温度(T_a)、大气湿度(HR)影响植物光合生理,大气CO_2浓度(Ca)仅与胞间CO_2浓度(C_i)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因素对光皮树净光合速率(P_n)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大气温度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_2浓度大气CO_2浓度。  相似文献   

2.
2013年9月中旬在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利用Li-6400开放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1年生酥李盆栽苗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酥李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左右(峰值17.64μmol·m~(-2)·s~(-1))、16∶00左右(峰值6.45μmol·m~(-2)·s~(-1));酥李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大致呈"V"字型曲线。酥李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极显著负相关,其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光合作用下降,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是酥李净光合速率(Pn)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郁闭林分下箭叶淫羊藿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特性及CO_2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箭叶淫羊藿光合作用日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其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且影响其日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CO_2浓度等;(2)箭叶淫羊藿的光补偿点为3.6μmol·m~(-2)·s~(-1),光饱和点为433.6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38μmol·m~(-2)·s~(-1),验证了箭叶淫羊藿为典型的阴生植物,且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3)箭叶淫羊藿CO_2补偿点为80.3μmol·mol~(-1),CO_2饱和点为1 656μmol·mol~(-1),羧化速率为0.008μmol·mol~(-1)。  相似文献   

4.
以一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播种苗为试材,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等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分析了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钱柳苗P_n、T_r、G_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30和13:00,Ci的日变化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低谷出现在11:30;P_n与G_s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T_r呈显著相关(P0.05),与其它参数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光补偿点为14.63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200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32μmol/(m~2·s);影响青钱柳光合生理参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T_a)。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Li-6400XT测定了欧美杨177幼苗净光合速率,研究其日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欧美杨177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中午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受气孔限制因素限制;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在10:00时和14:00时,分别为27.55μmol·m~(-2)·s~(-1)和24.85μmol·m-2·s-1。14:00~18:00时段,胞间CO2浓度升高,气孔限制值减小,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欧美杨177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r=0.973**、r=0.976**),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0.918**),对蒸腾速率影响最大的是空气CO_2浓度。  相似文献   

6.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野外实地测定了不同地理种源无患子苗期的光合及水分生理日动态。结果表明:3个参试地理种源无患子苗期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都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不同种源地无患子苗期日均净光合速率浦城(5.301μmol·m~(-2)·s~(-1))德化(4.405μmol·m~(-2)·s~(-1))周宁(3.464μmol·m~(-2)·s~(-1));蒸腾速率日均值德化(2.530 mmol·m~(-2)·s~(-1))浦城(2.097 mmol·m~(-2)·s~(-1))周宁(1.701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周宁(1.769μmol·mol~(-1))浦城(1.593μmol·mol~(-1))德化(-0.039μmol·mol~(-1)),浦城无患子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高,周宁无患子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引起3个地理种源无患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均为非气孔限制;胞间CO2浓度是影响无患子光合能力及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1年生‘渤丰1号’杨的光合日变化,研究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渤丰1号’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是10:00和14:00,在12:00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全天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10:00的20.64μmol·m-2s-1,比第二峰值高出16%。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90),与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r=0.8518、r=0.8226),与大气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8433);在4个生态因子中,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L i-6200光合分析仪,在自然条件下对柠条叶片蒸腾速率的日进程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条件下,柠条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15:00时,约为9.392μmolH2O.m-2.s-1。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柠条叶片蒸腾速率与大气温度、叶片温度、水汽压、水汽压亏缺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回归方程。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其蒸腾速率与水汽压和胞间CO2浓度的回归方程为:TRAN=0.563EAIR-0.004 91C INT 1.824(R2=0.998)。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花叶海棠在天峻县的生长,采用不同比例的森林土、泥炭、腐熟羊粪、河砂和珍珠岩改良土壤,分析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下花叶海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结果表明:在6个处理中,S_3(50%森林土+10%泥炭+10%腐熟羊粪+5%河砂+5%珍珠岩+20%原土)、S_2(40%森林土+10%泥炭+10%腐熟羊粪+5%河砂+5%珍珠岩+30%原土)处理的叶片平均净光合速率较大,分别为14.11μmol m~(-2)s~(-1)、13.72μmol m~(-2)s~(-1),增长率分别为17.58%、14.32%;S_3、S_6(10%森林土+50%泥炭+10%腐熟羊粪+5%河砂+5%珍珠岩+20%原土)处理的叶片平均蒸腾速率较大,分别为12.44mol m~(-2)s~(-1)、11.64mol m~(-2)s~(-1),增长率分别为65.65%、54.99%;S_6、S_3处理的叶片平均气孔导度较大,分别为0.455mol m~(-2)s~(-1)、0.426mol m~(-2)s~(-1),增长率分别为49.18%、39.68%;S_3处理的叶片平均胞间CO_2浓度较大,为280.1μmol mol~(-1),增长率为21.10%;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与花叶海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胞间CO_2浓度均呈极显著性相关(P0.01),与气孔导度呈显著相关(P0.05),经各项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经S_3处理的试验地最适宜花叶海棠生长。  相似文献   

10.
濒危植物新疆野苹果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苹果是新疆野果林的主体。为揭示其基本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野苹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野苹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在10:00时左右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7.74μmol.m-2.s-1和0.47molH2Om-2s-1;(2)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时和16:00时,其值为9.64 mmolH2Om-2.s-1和8.83 mmolH2Om-2.s-1;(3)胞间CO2浓度不随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小,控制野苹果光合速率因子为非气孔限制;(4)环境因子中以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最大,其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而大气相对湿度对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均为最小。  相似文献   

11.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州南沙区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无瓣海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并探讨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叶片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和午后14:00时,并出现明显午休现象。影响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有光强、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无瓣海桑叶片的Tr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时,影响Tr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叶面温度、气孔导度和相对湿度等。无瓣海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00,1800μmol·m^-2s^-1左右,CO2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分别为50,900μmol·mol^-1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3种南亚热带植物:变叶树参(Dendropanax proteu)、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台湾榕(Ficus formosana)幼树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幼树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叶树参首峰(3.62μmol·m~(-2)·s~(-1))出现于10∶00,次峰(2.09μmol·m~(-2)·s~(-1))出现在16∶00;半枫荷首峰(3.15μmol·m~(-2)·s~(-1))出现于10∶00,次峰(1.75)出现在16∶00左右;台湾榕首峰(4.07μmol·m~(-2)·s~(-1))出现在9∶00左右,次峰(2.20μmol·m~(-2)·s~(-1))出现在16∶00左右。均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表明,3种植物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显著负相关,光合午休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环境因子变化引起叶肉细胞光合活性降低的非气孔限制因素。33种植物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均较低,变叶树参分别为640.45、4.16μmol·m~(-2)·s~(-1);半枫荷分别为597.96、2.09μmol·m~(-2)·s~(-1);台湾榕分别为657.85、3.08μmol·m~(-2)·s~(-1),均为典型的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3.
测量及分析红椎等5种广西珍贵乡土树种4年生幼树光合参数和生长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光合参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范围分别为4.81~12.13 umol·m~(-2)·s~(-1)、0.02~0.08 mol·m~(-2)·s~(-1)、348.55~498.48 umol·mol~(-1)、0.89~1.96 m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差异规律相同,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差异规律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差异规律相近似,表现为红椎各参数值最高,火力楠、红花荷次之,降香黄檀和格木各参数值均较低;除水分利用率外,树高与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幅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认为各珍贵乡土树种间光合能力差异明显,红椎光合能力强,火力楠、红花荷光合能力次于红椎,格木、降香黄檀光合能力相对最弱。光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5种珍贵乡土树种生长,光合能力强的树种生长表现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长势马尾松光合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杂交子代的高(H5)、低生长势(L1)无性系及生长平均的无性系(C)为试验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量马尾松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光合生理参数,同时记录相应植株的株高(H)和地径(D),探讨Pn、Tr、Ci、Gs等主要的光合生理参数与植株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H5、L1和C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现象,峰值分别在10:00和16:00,H5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远高于另外2个无性系;各无性系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8:00和13:00,H5与L1的蒸腾速率日均值差异不显著;各无性系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L1的气孔导度日均值最大;各无性系的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V型"曲线,L1的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最大,与H5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株高、地径与净光合速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高生长势无性系马尾松净光合速率大,呼吸消耗相对较小,有利于植物体内干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以群众杨为材料,测定了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的日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除胞间CO_2浓度是单峰型曲线外,其余三者均是双峰型曲线,全天最大净光合速率是19.28μmol/m~2·s。  相似文献   

16.
为给核桃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绿岭’核桃为试材,分别在6、7、8月对其叶片的光合和荧光特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绿岭’核桃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在6、7月均呈单峰曲线,且在上午10:00时出现了最高峰,其峰值分别为10.25和11.32μmol·m~(-2)s~(-1);其在8月却呈双峰曲线,且出现在10:00时的第1次峰值大于出现在14:00时的第2次峰值;导致‘绿岭’核桃光合速率出现"午休"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因素。6、7月测定的初始荧光和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8月测定的初始荧光和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曲线,此时的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等参数均发生了快速变化,导致PSⅡ反应中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叶绿素a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以6月测定的2.50与3.33 mg·g~(-1)为最高,极显著大于8月测定的2.04和2.76 mg·g~(-1),而与7月的测定值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光合有效辐射和初始荧光值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初始荧光值与蒸腾速率、空气温度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_2浓度间呈显著负相关。文末分析认为,环境因素和叶绿素含量都是影响‘绿岭’核桃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无患子夏季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对夏季无患子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夏季无患子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与很多植物一样,存在光合"午休"的现象。第一次高峰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第二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5:00左右,日最大的净光合速率值为13.80μmol/m2·s。此外,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mmol)、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在完全自然生长不离体的情况下,利用Li-6400测定南召宝天曼生境下山茱萸7月份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山茱萸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且由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山茱萸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02浓度、气孔限制值呈线性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呈二次抛物线型相关,与其它生理生态因子之间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但逐步回归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利用叶片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二因子预测山茱萸净光合速率精度较高;在叶温28C和空气CO2浓度360μmol·tool-1条件下,山茱萸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提高,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25 μmol·m-2·s-1、1000μmol·m-2·s1,在此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胞间CO2浓度呈二次抛物线璎显著相关;在叶温28C和光合有效辐射900 μmol·m-2·s-1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提高,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分别为100μmol·mol-1、1400μmol·mol-1此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星对数曲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闽东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无患子幼树光合日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3种不同立地条件下无患子幼树的光合生理特征及主要环境因子和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无患子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为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低海拔的后洋村样地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最高,高海拔的齐仙岗样地最低,但高海拔样地温度较低,相对湿度和胞间CO_2浓度较高,气孔限制值较低,说明引起其叶片光合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为环境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减少和叶绿体活性的降低,而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玫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发展,以凉城县岱海林场人工栽植的玫瑰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XT光合仪测定玫瑰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分析了其随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PAR是影响玫瑰光合作用最重要的生态因子,玫瑰光合参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光强400~600μmol·m-2·s-1,CO_2浓度是影响玫瑰光合参数的重要环境因子。CO_2浓度为600μmol·CO_2·mol-1时,可大幅提高玫瑰生长。玫瑰表现出较高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和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生理特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