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概述了晋中市核桃有害生物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对晋中市16种核桃主要有害生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和风险等级分类。结果发现,核桃根腐病和核桃小吉丁在晋中市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核桃灰斑病和榆紫叶甲属低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其它有害生物属中度危险,建议对晋中市核桃有害生物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核桃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发展核桃生产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加林农收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越来越被广大林农认可,核桃产业也成为了不少地区的品牌产业。笔者在核桃生产的实践和调查中认识到当前核桃生产还存在着不少隐患,其中忽视病虫害的防治是核桃生产的软肋和薄弱环节。不少林农认为核桃生产管理粗放,核桃产量自然天成,病虫害预防可有可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绿剌蛾、桑天牛,核桃枝枯病等有大量发生和蔓延的趋势,为了有效防治核桃病虫害,现就上述核桃病虫害提出如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核桃小吉丁是核桃树主要害虫之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剪干枝防治效果为85.2%、设置铒木诱杀虫卵为97.9%、树冠喷洒2.5%敌杀死3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 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5.34%、93.24%、91.35%,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有效地监测苹小吉丁林间发生动态,寻找无公害防治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首先在室内利用5种波长单色光对苹小吉丁进行了敏感波长的选择性试验,然后在野外苹果园内悬挂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进行了诱集对比试验。[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对5种波长单色光具有不同程度的趋性,依次为:530 nm>590 nm>450 nm>380 nm>650 nm,雌虫的趋光反应率显著高于雄虫。从光强度试验结果来看,苹小吉丁对5种单色光的趋性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增高。从林间诱集试验结果来看,9种波长粘虫板对苹小吉丁诱集效果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绿色(550 nm)和蛋黄色(580 nm)粘虫板对苹小吉丁的诱集效果最好,3d最大诱捕量分别达到7头·张^-1、6头·张^-1,单位时间平均诱捕数量分别为2.86头·张^-1、2.70头·张^-1;对紫色和红色粘虫板趋性最弱。[结论]苹小吉丁对530-590 nm范围内的波长比较敏感。波长为550~590 nm粘虫板可作为苹小吉丁林间种群动态观测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强电场和频振式两种太阳能杀虫灯分别在西安市和商洛市的10个良种核桃示范园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太阳能杀虫灯对危害核桃的金龟子、云斑天牛、核桃小吉丁和芳香木囊蛾等害虫诱杀效果显著,但对核桃举肢蛾诱杀效果不明显;强电场太阳能杀虫灯有效地解决了诱杀过程中的粘网、糊网问题,防治效果优于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在诱杀害虫的同时,对部分天敌昆虫如瓢虫、步甲、草蛉等也有一定的诱杀作用,但仍在经济允许水平之内,尚未对天敌昆虫区系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用4种肿腿蜂(管氏肿腿蜂、白蜡吉丁肿腿蜂、落叶松吉丁肿腿蜂以及苹小吉丁肿腿蜂),按5种蜂虫比例(0.5∶1,1∶1,2∶1,4∶1,8∶1),进行新疆野苹果林苹小吉丁套袋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肿腿蜂均能成功寄生,而白蜡吉丁肿腿蜂以8∶1比例放蜂后30天,虫口校正减退率为65.56%,优于其他处理。将该肿腿蜂再次按5种放蜂比例直接释放在林间,在放蜂后30,45,60天分次调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8∶1放蜂比例的处理,在第60天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0.97%,效果最佳。白蜡吉丁肿腿蜂适合在新疆防治苹小吉丁,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苹小吉丁成虫在林间的自然扩散行为规律,以制定合理的害虫监控策略。[方法]于伊犁巩留县五乡栽培苹果园内采用标记-重捕法监测苹小吉丁雌雄试虫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扩散数量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对扩散速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林间种群数量进行了预估。[结果]结果表明:苹小吉丁在林间的扩散对方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向北面、南面及东北面进行扩散,分别回捕到标记释放总虫数的3.2%、3.2%和2.7%;东南面和西南面均未回捕到标记试虫。随着回捕点距离的增加,标记试虫回捕数量逐渐降低,扩散至5 m处的数量最多,占标记释放总虫数的6.6%,最远扩散至北面35 m,说明标记试虫由果园北面迁出的潜在性较大,扩散距离整体呈指数分布趋势(R~2=0.926 2)。苹小吉丁雄虫扩散速度高峰出现在第3 d,为1.7 m·d~(-1);而雌虫扩散速度高峰出现在第12 d,达到2.5 m·d~(-1)。随着释放时间的推移苹小吉丁雌雄虫的扩散率逐渐上升。由种群数量预估方程计算得知,试验田间苹小吉丁估计种群数量为2 253头,雌成虫估计值为1 262头,雄成虫估计值为989头。[结论]苹小吉丁在林间具有一定的自然扩散能力,最远可达35 m,且雌虫的扩散能力要强于雄虫。林间种群数量预估结果能为苹小吉丁发生动态预测和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新疆野生苹果害虫苹小吉丁伴生真菌类群及其多样性,研究苹小吉丁伴生真菌及其共同致死树木的情况。【方法】通过真菌分离和培养技术,运用分子标记手段,对苹小吉丁幼虫+蛹、成虫、坑道的伴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真菌类群的多样性指数。【结果】苹小吉丁伴生真菌类群共有57属,隶属于6纲18目。其中:坑道分离出的真菌类群最多,达40属;成虫次之,为37属;幼虫+蛹体表34属。从真菌类群整体来看,链格孢属为幼虫+蛹、成虫和坑道三者的最优势伴生类群,相对多度高达30.44%,其次是镰刀菌属,相对多度为13.80%;从不同分离材料来看,链格孢属是苹小吉丁成虫的最优势伴生类群,小穴壳菌属是幼虫+蛹最优势伴生类群,壳囊孢属则是坑道的最优势伴生类群,相对多度分别为50.30%、13.91%和16.96%。对于3类分离材料中的真菌类群,幼虫+蛹和成虫的β相异性最大(Jaccard相异性指数=0.608,Bray-Curtis相异性指数=0.683),成虫和坑道之间的2种相异性指数差别较大(Jaccard相异性指数=0.490,Bray-Curtis相异性指数=0.609)。对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坑道伴生真菌类群最高,分别为2.949 6和7.206 7,成虫伴生真菌类群最低,分别为2.012 8和6.214 4;幼虫+蛹均匀度指数(0.830 2)最高,成虫均匀度指数(0.557 4)最低。表明成虫携带真菌种类以少量真菌类群为主,且主要携带真菌种类所占比例在伴生真菌类群中较大。【结论】苹小吉丁伴生真菌多样性较为丰富,且不同分离部位、真菌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在这些真菌类群当中,链格孢属和镰刀菌属是苹小吉丁整个生活史发育过程中的主要伴生真菌类群,而镰刀菌属的种类常常引起植物枝枯和褐腐,并且引起植物溃疡病的重要真菌类群——小穴壳菌属和壳囊孢属在幼虫+蛹和坑道中大量存在,这表明对野果林野生苹果造成危害的不仅仅是苹小吉丁本身,其携带的伴生真菌对野果林的危害和衰退也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阐明苹小吉丁伴生菌群落和组成,可为制定苹小吉丁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又名花曲柳窄吉丁、梣小吉丁,属鞘翅目吉丁科窄吉丁属,是危害木犀科梣属树木的一种危险性极强的蛀干害虫,主要寄主为白蜡、水曲柳等。据资料记载,白蜡窄吉丁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在天津、新疆、河北、内蒙古、山东、台湾等地也曾被报道过。国外主要分布于美国、朝鲜、蒙古、日本及俄罗斯等国。根据近几年的统计。  相似文献   

10.
杨十斑吉丁入侵新疆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十斑吉丁是多种杨树、防护林和园林绿化等树种的重要害虫,研究杨十斑吉丁入侵新疆的风险分析,为新疆林业上的杨十斑吉丁危险性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通过定性因素和定量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对杨十斑吉丁蔓延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杨十斑吉丁是新疆林业的重要有害生物,该虫的风险值为2.11,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新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生产发展都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提出了降低杨十斑吉丁风险的管理措施,为控制该虫扩散蔓延,开展综合治理技术及系统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