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旱造林技术需要因地制宜,其整地方式、造林方法、护林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与造林技术进行科学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分析我国的抗旱造林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要点,旨在为我国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一些参考思路。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抗旱性树木的选择,第三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第四部分探讨了抗旱造林技术要点,第五部分以辽西北地区为例,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实行购买式造林,提高了造林质量,促进了林区经济发展,实现了由林场传统造林向自主造林、林场直接购买造林结果的转变,也激发了林业职工、林区群众以及社会团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中条山林区造林时间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时间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光热、温度、水分是造林时间的主要要素,分析了中条山林区造林时间的节点,提出了适宜的造林时间,为提高造林成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宝鸡市渭滨区自然条件,对人工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制定了人工造林设计方案,分析了造林后管护措施,为科学地进行人工造林,提升造林质量,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山区造林的属性及影响山区造林质量的因素,从造林项目、造林规划、造林内容、施工验收、后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山区造林的参与式管理.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林业部全国人工造林检查团对科右前旗1987年春季造林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结果上看,前旗造林的特点是国营造林好于乡村造林,工程造林好于一般造林。该旗核实上报自治区的造林面积与部检核实面积的比值为92%。其中,国营造林面积比值为98.9%,乡村造林为82.7%;工程造林为100%,一般造林为83.5%。综合各乡(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林业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林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国家先后实施和开展了林业六大工程,在造林机制方面,由部门造林开始向社会造林转变,积极探索非公有制造林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造林,非公有制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在一些地方形成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良好。非公有制造林机制的开展,吸引了多方资金造林,为林业建设注入了活力。非公有制造林已成为造林中的主要成分。如何更进一步推进和发展非公有制造林,提高造林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是非公有制造林得以更快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根据湖北省造林特点,基于湖北林业专网,以湖北省林业厅数据中心为核心,采用面向服务架构、异构空间数据共享、瓦片地图与地图服务联动更新以及在线分析处理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湖北智慧造林系统。该系统将各类造林工程信息及核查信息进行了统一管理,建立了以造林小班为主体的全省统一的造林数据库,形成了全省造林数据"一张图",实现了造林业务流程化管理和造林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提高了造林数据的权威性与真实性,对造林成果实现了实时快速输出,为湖北造林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人工造林从整地、翻垦土壤开始.整地方式分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简化了种子处理的目的和措施,论述了撒播、条播、穴播、块播等播种方法.介绍了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插条造林、插根造林、分蘖造林等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深栽钻孔机"造林不受地形限制,并且适应在高低起伏的沙丘(地)上作业。与传统造林相比不仅解决了起伏沙地造林难的问题,而且增加了造林深度、提高了造林速度、降低了造林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干旱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造林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南省造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造林成活率低 ,造林保存率低 ,树种、林种结构不合理 ,造林形成的林分质量不高等 ,并对产生造林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定科学规划 ,合理配置树种 ,提高科技含量 ,强化管理措施 ,完善造林机制 ,增加资金投入 6项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省山区采取人工植苗、直播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等多种措施,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山区造林绿化工作的深入,造林地立地条件愈来愈差,采用传统裸根苗造林,难以取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太行山区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30—50%,造林投工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随着造林项目的不断建设,为了最大程度提升造林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三者间的有机结合,需要在明确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掌握造林的技术关键点,以此提升造林质量。对此展开了探究,分析了造林成活率较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造林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造林后的调查与监测对于考核造林效果,检查造林成活率,监测造林质量,分析成败原因,改进造林技术,提高造林工程的成效与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安塞县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实践,介绍了造林质量与数量调查监测新方法——样圆抽样调查法,分析了样圆抽样调查监测法的优缺点,供各地在造林工程调查监测工作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辽西地区降雨少、气候常年干旱,植被的覆盖率不高,增加了造林的难度。油松的适应能力强,在北方干旱地区造林中广泛应用,恶劣的环境下油松的育苗造林面临着更大的技术难题。结合辽西实际,对干旱地区油松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育苗造林技术措施,以期为当地人工造林工作提供参考,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高寒山区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造林地区,由于高寒山区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较差,在造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针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高寒山区造林质量,根据近年对高寒山区造林的实验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在高寒山区环境下人工造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结合常规造林方法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提高了杨树大苗造林成活率,加快了工程造林步伐,解决了东北地区春季大风、干旱、无雨的干燥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程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达到一季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同时节省了造林资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阜新市清河门区立地条件特点和杨树植根造林情况的分析,认为植根造林减少了地上部分水分的散失,避免了干旱大风对造林的影响,成活率高,成本低,枝干病虫害少,造林时间充足,根据近年来杨树植根造林的实践,总结了杨树植根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使用种子袋造林,种子袋内的营养土能给种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微环境,有利于种子生根发芽,提高造林成活率。该项技术打破了季节的限制,延长了造林时间,增强了山地造林的主动性,加快了山地造林速度。  相似文献   

20.
林苑短波     
正邢台市全面完成春季造林任务今春以来,邢台市抢抓春季造林有利时机大打造林绿化攻坚战,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造林计划。截至4月1日,全市共完成造林59.06万亩,占春季造林任务的105.8%。其中山区生态经济示范区造林4.04万亩,山区结构调整造林10.06万亩,村庄绿化造林4.17万亩,道路绿化3.74万亩,农田林网造林1.92万亩,河渠绿化造林5.84万亩,其它造林29.3万亩。主要呈现出六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今年全面启动了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