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兴安落叶松林3个类型生物及土壤碳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运用森林生态学典型样地法设立标准地并获取野外数据,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测定了生物、土壤中的碳。通过对兴安落叶松林3个类型生物及土壤碳储量的比较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0.4946~0.5352g/g;杜香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鹃落叶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分别为173.21t/hm2、207.81t/hm2、118.95t/hm2,其中生物碳储量分别为53.41t/hm2、86.23t/hm2、33.76t/hm2,土壤碳储量分别为119.80t/hm2、121.58t/hm2、85.19t/hm2;兴安落叶松林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3.51t/(hm2.a)。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防林 (川江部分 )一期工程林所涉及的六个流域不同工程林类型的定位测定 ,结合林地生物量及生长监测资料 ,较为全面地对一期工程林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计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一期工程所造 2 4 4.6× 1 0 4hm2 森林 ,单位面积生物量为 1 7.38t/hm2~ 2 2 .91 t/hm2 ,平均值为 2 0 .4 3t/hm2 ,净生产力为 2 .0 5t/hm2· a~ 2 .34 t/hm2·a,平均值为 2 .2 2 t/hm2 · a。其中 ,针叶林、阔叶林、小灌木林、草地单位面积生物量分别为 2 2 .0 0 0 t/hm2、2 5.370 t/hm2、7.677t/hm2、9.1 30 t/hm2 ,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 2 .390 t/hm2· a、2 .756t/hm2 · a、1 .535t/hm2 · a、9.1 30 t/hm2 · a。一期工程林总生物量已达 4 1 1 9.9× 1 0 4t,其中长江上干流、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金沙江分别为 886.76× 1 0 4t、4 36.62× 1 0 4t、661 .70×1 0 4t、81 9.66× 1 0 4t、799.86× 1 0 4t、51 5.32× 1 0 4t  相似文献   

3.
以早熟禾草坪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磷施用量对其色素含量及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可以提高草坪叶片内叶绿素a、b含量,其中41.90kg/hm2处理提高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37.71kg/hm2处理提高效果最差,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41.90kg/hm2处理除8月份外均可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6、10月显著高于对照;草坪外观质量总评得分41.90kg/hm2处理最高,分别高于其他3个处理1.38分、0.96分、0.47分。分析认为氮磷施用量以41.90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千屈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及磷去除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柳骅  杨霞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1):42-45,52
研究了千屈菜在不同TP(Total Phosphorous)浓度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情况和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千屈菜在0~0.4mg·L-1的TP浓度范围内均生长良好,对水体中的TP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在试验的30d内,千屈菜对始浓度为0.4mg·L-1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率高达98%以上,其去除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凤眼莲.在最初10d内,千屈菜具有"快速"吸收的净化特性,水体中TP浓度呈直线下降,而且它的磷去除率与水体TP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密度调控措施对冀北山区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特征的影响,以冀北山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分析4种林分密度油松人工林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储量、枯落物持水特征、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及其与持水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油松人工林4种林分密度的枯落物储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1 785株/hm2(24.40t/hm2)、1 365株/hm2(24.03t/hm2)、1 050株/hm2(23.20t/hm2)、2 100株/hm2(21.00t/hm2);(2)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为32.20~41.80t/hm2,最大持水率的范围为202.82~243.57t/hm2,有效拦蓄量在23.35~16.44t/hm2之间;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4种密度调控处理对枯落物未分解层持水过程影响并不显著,1 365株/hm2的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能力明显高于其他3种林分密度;(3)4种林分密度油松人工林土壤的平均容重0.93~1.10g/cm3,按其排序4种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 365株/hm2、1 785株/hm2、1 050株/hm2、2 100株/hm2;土壤总孔隙度51.83%~53.83%,按其排序4种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 365株/hm2、1 785株/hm2、1 050株/hm2、2 100株/hm2;(4)油松人工林4种林分密度下土壤的有效持水量130.92~138.71t/hm2,按其排序4种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1 365株/hm2、1 785株/hm2、1 050株/hm2、2 100株/hm2,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648.91~671.05t/hm2。  相似文献   

6.
根据7块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标准地调查的数据,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林木和各器官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树干所占比重最大且逐渐增大,在林龄28年时,乔木层的生物量最大为167.86 t/hm2。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垂直分布序列为乔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分别为50.28 t/hm2、4.32 t/hm2、1.50 t/hm2,平均年固碳量分别为2.44 t/hm2·a-1、0.19 t/hm2·a-1、0.14 t/hm2·a-1。杉木人工林总平均生物量、总平均碳储量和总平均年固碳量分别为119.05 t/hm2、56.10 t/hm2、2.77 t/hm2·a-1。因此,乔木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碳库层,对于森林的碳汇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4种环境因子对景观水体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控制绿藻繁殖,消除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采集景观水体在实验室培养,采用单因子实验法控制实验条件,探究N/P、温度、pH和Fe3+对景观水体中绿藻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藻生长的适宜N/P(氮磷比)为(51~10):1,温度为25℃~30℃,pH值为8.5,Fe3+浓度为500μg/L。在实际的景观水体治理过程中,应该适当调节这些影响因子的范围,从而达到抑制绿藻生长、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玉溪磨盘山华山松人工林(16年中龄林、26年近成熟林、43年成熟林)生物量及N、 P、 K、 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林龄华山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分别为181.515 t/hm2、284.679 t/hm2、295.311 t/hm2,乔木层生物量分别占林分的91.594%、94.760%、93.838%,乔木层的净生产力分别为10.391 t/( hm2· a)、10.375 t/( hm2· a)和6.444 t/( hm2· a);3种林龄群落各层生物量均为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各营养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是树叶>树枝>树根>树皮(或树皮>树根)>树干;3种林龄华山松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含量最高,其他元素含量依次为K>Mg>Ca>P,其中树叶中的N含量最高,达到16.733 g/kg~21.368 g/kg;3种林龄群落营养物质总积累量分别为1497.993 kg/hm2、2257.161 kg/hm2和2810.246 kg/hm2,乔木层营养物质年积累量分别为77.532 kg/( hm2· a )、76.679 kg/( hm2· a)、58.759 kg/( hm2· a)。  相似文献   

9.
在含Ag~+浓度为0.1~2.0ppm的屠宰废水中,凤眼莲降低N、P元素的效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当Ag~+浓度为2ppm时,凤眼莲降低N、P元素的效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去除N的百分率低于P的百分率。屠宰废水中的Ag~+浓度高达15ppm时,凤眼莲植株在24小时内坏死。不同Ag~+浓度的废水对凤眼莲根系脱氢酶活力水平的影响大小不同,从而影响到N、P元素的去除效率。实验结果为利用凤眼莲净化屠宰废水,富集回收水环境中的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贵州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森林植被类型固碳释氧效益,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森林植被的生长状况、林地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根据蓄积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对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林木平均生物量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叶林(25.94 t/hm2)针阔混交林(23.47 t/hm2)阔叶林(21.77 t/hm2)撑绿竹林(7.62 t/hm2)灌丛(7.54 t/hm2)灌草丛(3.59 t/hm2);(2)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密度表现为:针阔混交林(11.65 t/hm2)撑绿竹林(9.70 t/hm2)灌草丛(5.97 t/hm2)阔叶林(5.68 t/hm2)灌丛(5.46 t/hm2)针叶林(5.07 t/hm2);(3)不同植被类型固碳释氧效益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撑绿竹林灌丛灌草丛。本研究较为准确地测定了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植被类型固碳释氧效益,为维持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 245、1 620、2 070株/hm2 3种密度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为41.301、46.377和52.018 t/hm2,林下层碳储量差异不明显,分别为0.935、0.936和0.956 t/h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107.895、98.472和87.040 t/hm2;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也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分别为150.131、145.785、140.014 t/hm2,碳储量空间分布序列均为土壤层>乔木层>林下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密云县冯家峪镇9种典型森林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开展乔木、灌木、草本、土壤和枯落物碳储量调查,并对增汇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冯家峪镇现有森林面积12 823.55hm2,总碳储量为692 141.73t;油松林的碳储量最高(195 806.52t),柞树林以144 831.77t次之,再次为落叶松人工林(74 597.60t)。2)冯家峪镇不同林分中,落叶松人工林的碳密度(72.02t/hm2)为最高,其次为油松人工林和刺槐人工林,分别为64.42t/hm2和62.87t/hm2,侧柏人工林的碳密度最低,为42.79t/hm2。在对总的碳密度的贡献中,乔木碳库和土壤碳库起着主要的作用。3)与全国森林植被碳储量平均水平(40.06t/hm2)相比,冯家峪镇森林通过合理经营其碳储量可增加潜力为166 400t。  相似文献   

13.
滦河上游水源涵养林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森林枯落物水文过程及规律,对滦河上游3种不同类型林分枯落物及其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水文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油松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12.03t/hm2,最大持水量为19.4t/hm2,有效拦蓄量为23.52t/hm2;落叶松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9.51t/hm2,最大持水量为11.9t/hm2,有效拦蓄量为17.03t/hm2;落叶松白桦混交林的枯落物生物量为5.54t/hm2,最大持水量为13.0t/hm2,有效拦蓄量为13.7t/hm2。2半分解层枯落物浸泡8h已基本达到饱和,而未分解层需浸泡10h,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式为Q=alnt+b;枯落物在浸水的前0.5h内吸水速率最大,4h左右时吸水速率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地法对西双版纳13年生的西南桦纯林和西南桦+肉桂混交林两种西南桦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当地相同林龄的天然西南桦次生林和热带次生林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肉桂混交林的生物量最大,为136.94 t/hm2 ,西南桦纯林次之,为115.89 t/hm2 ,西南桦次生林为102.48 t/hm2 ,热带次生林为68.19 t/hm2 .西南桦+肉桂混交林林分生物量的年增长量达9.18 t/hm2 ,西南桦纯林为8.02 t/hm2 ,西南桦次生林也达到了7.42 t/hm2 ,热带次生林为4.84 t/hm2 .4 种林分中,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的是西南桦+肉桂混交林,达91.22 t/hm2 ,最小的是热带次生林,仅46.16 t/hm2,西南桦纯林和西南桦次生林分别以84.35 t/hm2 和80.23 t/hm2 居中;地下部分生物量方面,西南桦+肉桂混交林最大,为28.11 t/hm2 ,西南桦纯林以19.48 t/hm2 位居其次,西南桦次生林与热带次生林差异不大,分别为16.20 t/hm2 和16.81 t/hm2 ;凋落物层生物量方面,西南桦+肉桂混交林最大,为17.61 t/hm2 ,西南桦纯林以12.06 t/hm2 位居其次,西南桦次生林为6.05 t/hm2 ,大于热带次生林的5.22 t/hm2 .  相似文献   

15.
对帽儿山林区水曲柳、落叶松等6种主要林分的年凋落量、凋落动态进行了观测,并对碳素的年归还量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6种林分的年凋落量分别为水曲柳5.59 t/hm2、落叶松4.11 t/hm2、红松5.64 t/hm2、蒙古栎4.33 t/hm2、山杨4.28 t/hm2、樟子松5.58 t/hm2;6种林分凋落物的凋落集中在9、10月,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森林凋落的特征;6种林分以凋落物形式输入到土壤中的碳量以红松林最大,以下依次为水曲柳、樟子松、蒙古栎、山杨、落叶松。  相似文献   

16.
冀北山地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冀北山地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40cm土层内,土壤容重的变动范围在0.97~1.19g/cm3,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在45.43%~54.50%,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坡上样地Ⅱ和样地Ⅰ每10cm饱和持水量最大,分别为713.67t/hm2和708.56t/hm2,坡中样地Ⅲ饱和持水量最小,仅为583.00t/hm2,坡中样地Ⅲ和坡下样地Ⅳ每10cm土壤的有效持水量最大,分别为196.33t/hm2和185.00t/hm2,坡上样地Ⅱ有效持水量最小,仅为74.67t/hm2;(3)林下土壤初渗速率在76.09~20.81mm/min,稳渗速率在1.95~4.06mm/min,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存在明显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木论林区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及其养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枝落叶层的累积量、持水量及养分含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枯枝落叶层累积量为 1 4 79~ 35 2 6t/hm2 ;净持水量为 1 8 73~ 5 8 2 0t/hm2 ;主要养分(N、P2 O3 和K2 O)含量为 1 95 94~ 6 82 99kg/hm2 ,其中N的平均含量分别是P2 O3 、K2 O含量的 1 3倍和 1 1倍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华北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于2015年7月对北京寨儿峪小流域内油松纯林、侧柏纯林、栓皮栎纯林和混交林进行森林调查,采用浸泡法测定每种林分下枯落物层持水能力,分析比较了4种常见林分类型枯落物现存量与持水过程。结果表明:1枯落物平均现存量为侧柏(18.44t/hm2)>油松(17.65t/hm2)>针阔混交林(15.76t/hm2)>栓皮栎林(11.59t/hm2)。24种林分枯落物层持水能力为:栓皮栎>侧柏>针阔混交林>油松。3样地最大持水量为侧柏纯林[(46.27±4.26)t/hm2]>油松纯林[(42.79±3.94)t/hm2]>针阔混交林[(39.10±3.69)t/hm2]>栓皮栎纯林[(33.22±3.24)t/hm2]。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度山地速生工业原料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年生马褂木、邓恩桉、杜英3个树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山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5.08 cm,树高4.96 m,蓄积25.52 m3/hm2;平均单株生物量4.18 kg,其中树干2.95 kg,树皮0.36 kg,树枝0.73 kg,树叶0.20 kg;林分平均总生物量达到16.98 t/hm2,其中树干10.43 t/hm2,树皮1.29 t/hm2,树枝2.25 t/hm2,树叶0.71 t/hm2,凋落物2.53 t/hm2;②不同密度不同树种的林分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1.0 m×1.8 m密度极显著大于其它密度,马褂木极显著大于其它树种.1.0 m × 1.8 m密度的马褂木林分生物量达到41.71t/hm2;极显著大于其它林分,可以作为山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经营模式;③在空间分布上,山地工业原料林单株生物量由基部向上逐渐减少,呈塔形分布,树干和树皮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体的1/2树高以下,枝叶主要集中在中间区段,马褂木在3~6 m树高处,邓恩桉在3~5 m树高处,杜英在1~4 m树高处,是整个林分光合作用的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20.
凤眼莲叶片油亮碧绿,花色美丽、叶柄奇特,肥实挺立,是美化水面景色,净化污水的良好水体绿化材料。用它可以覆盖水面;装饰湖面、河沟、池塘,其植株内含粗蛋白2.12%、粗脂肪0.4%、粗纤维0.9%且年亩产高达5万公斤,是富含养分的畜禽饲料,也是肥效显著的水生绿肥;嫩叶和叶柄可作蔬菜,花可作切花,纤维可造纸,节省木材。根据测试:一亩凤眼莲4天以内可从含矿物的污水中吸收银75克,一公顷凤眼莲24小时能吸收汞89克,铝104克,锶321克,且具有降解酚、氰、铬、锌、镉等化合物的作用。凤眼莲能直接控制污染水体的藻硅类生长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