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翅果油属于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我国特有树种。山西境内野生资源分布于吕梁山前沿的乡宁、河津以及翼城等地,范围较小。翅果油具有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介绍了翅果油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找到解除翅果油树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通过使用不同土壤和不同果皮处理方法对翅果油树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翅果油树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保护酶系、APX、ICL的活性,并测定了翅果油树幼苗的相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乡宁和翼城甘泉林场土壤条件下,去除中果皮且不保留表皮毛处理能明显促进翅果油树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不同土壤处理下,乡宁和翼城甘泉林场的土壤对翅果油树种子的萌发有利,且土壤以翼城甘泉林场的为最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引种在厦门地区9个樟树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的樟树生长差异较大,综合地径和树高生长的情况,总体生长表现比较好的种源是广东揭阳(GD1)、广东和平(GD2)、广东梅州(GD3)、福建南靖(FJ1),地径平均值达3.1~3.4cm,树高平均值为221.7~236.6cm,这些种源适于厦门地区栽培和推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樟树不同地理种源各生长性状差异显著。选择种源时,应尽量选择同一种源区内的地理气候因子相近的地区作为种源区进行引种,以保证引种后幼树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林业实用技术》2021,(7):48-51
研究掌握人工栽培翅果油(Elaeagnus mollis Diels.)群体的表型变异程度、变异规律及群体分类,为开展翅果油树种质资源迁地保存、良种选育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人工栽培的户县、乡宁、翼城3个原生种源的翅果油树进行连续试验观测,以各种源的果实和种子为材料,测定和统计果长、种宽等6项性状指标数据,采用巢式设计法,分析其果实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和基本模式。3个种源的9项果实表型性状指标平均变异系数为17.79%,变幅为9.82%~33.33%;群体间变异系数乡宁(17.62%)翼城(16.48%)户县(14.83%);表型变异在群体间的贡献率占20.52%,群体内贡献占79.48%;表型分化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种长/种宽(36.36%)、果长/果宽(30.76%)、种宽(26.92%)、果长(24.41%)、种长(14.46%)、果宽(4.52%);群体间欧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显示,3个群体可分为2类,乡宁和翼城群体归为一类,户县群体单独为一类。人工栽培翅的翅果油树果实表型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贡献;性状指标中以果宽最为稳定;果长与纬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反映了较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群体分类上,原生地地理距离上相距较近的种源归为一类,表明果实表型性状受生境地理生态条件影响较大;研究揭示了群体内单株果实性状极大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为翅果油树良种的保护、选育和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柔枝松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柔枝松在中国的生长适应情况,对柔枝松引种后1 a生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乡土树种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场圃发芽率分别为24.25%和25.25%,均低于油松(36.5%),但高于白皮松(18.25%)和华山松(13.25%);成活率比乡土树种低;柔枝松的苗高生长较慢,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苗苗高分别为3.1 cm?和3.6 cm?,低于油松(6.3 cm)、华山松(5.2 cm)、白皮松(4.3 cm);柔枝松种源1和种源2的1 a生地径,分别为0.175 cm?和0.178 cm,低于油松(0.208 cm)但与华山松(0.182 cm),与白皮松(0.178 cm)相差不大;柔枝松种源1和2主根平均长度分别达到了19.1 cm1、4.8 cm,均长于乡土树种,两个柔枝松种源之间相比,种源2优于种源1。  相似文献   

6.
在福建省诏安国有防护林场引种不同种源(家系)的交趾黄檀,造林2年后通过对其胸径、树高和存活率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交趾黄檀不同种源(家系)间幼树生长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造林2年后,平均胸径为2.92~6.19 cm,平均树高为2.78~4.79 m;而保存率差异不明显,为93.3%~100%。经综合评判,初步选出初期生长表现较好的2个优质种源和7个优质家系。  相似文献   

7.
云南桉树引种,发展及丰产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约1896年首次引种桉树,至1995年底,先后引种按树102种,种源239个,家系360个。树种增益17~69%,种源增益4~73%;营造桉树人工林13.433万 hm~2。桉树的引种和发展,为云南增加了新的种质资源,在绿化荒山,纸浆及纤维板生产,外贸出口,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山桐子引种育苗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2个日本山桐子种源(产地A ich i pref,Nara-Ken)和国内山桐子种源作对照进行了育苗试验,并进行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亚热带的南京江宁区试验地能正常发育,种子发育需经去蜡等方法进行技术处理,在温室条件下,需35~40 d形成幼苗。国内种源发芽率为17.8%、A ich i pref种源达23.5%、Nara-Ken种源达23.8%,引进种源分别高出国内当地种源5.7%和6.0%。苗期物候无显著差异;苗期生长在生长期内均表现慢—快—慢的变化规律,于11月中下旬生长趋于停止。1年生平均苗高当地种源为86.0 cm,A ich i pref种源95.2 cm,Nara-Ken种源99.4 cm,引种种源分别高出国内当地种源10.7%和15.6%。平均地径当地种源为1.44 cm,A ich i pref种源为1.60 cm,Nara-Ken为1.66 cm分别高出国内当地种源11.1%和15.3%。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种源的长柄扁桃进行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5种种子处理方式中,以80℃热水冲泡、人工搅拌至35℃、浸种72h再速冻24h,冷窖储藏待播和70℃热水冲泡、连续浸种24h等2种方式较好。陕西省神木县、内蒙古种源长柄扁桃在黑龙江省西部种子出苗率分别达到49.0%和36.5%。陕西省神木县、内蒙古种源当年生苗平均高生长范围为26.07~60.84cm,平均地径生长范围为0.38~0.68cm。内蒙古种源平均单叶叶面积较大,为10.65~11.08cm~2;陕西神木平均单叶叶面积较小,为4.88~9.61cm~2。陕西省神木县、内蒙古种源当年生苗叶片长度范围4.12~5.64cm,叶片宽度范围1.51~2.84cm。陕西神木种源平均单叶叶片长宽比为(2.62~2.74)∶1.00,内蒙古种源平均单叶叶片长宽比为(1.76~2.16)∶1.00。  相似文献   

10.
对2003年从加拿大引种黑云杉种源10个进行育苗试验,从黑云杉S2-1型苗期数据表明,大兴安岭南部地区可以引种黑云杉。其次10个种源中有3个种源在苗高上比对照的乡土树种红皮云杉高出2倍多,另外6个种源均高出51%;地径与乡土树种红皮云杉差异不显著,但所有种源都大于对照,并没有发现冻害现象,适应性较好,在3年的育苗阶段,综合苗木形态指标,引种的黑云杉,1号、10号、3号种源表现优于其它种源,可作为今后引种的优选种源。  相似文献   

11.
对南平市郊林场种植的6个种源58个家系的樟树幼林期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种源的樟树的树高、地径生长差异明显。政和、顺昌两个种源表现较好,其最大树高值分别可达到370 cm和410 cm,最大地径值分别可达到3.95 cm和4.44 cm。经综合评价初步认为,顺昌种源是较好种源,政和、建宁种源为南平地区适宜引种栽培的种源。  相似文献   

12.
对美德维斯维克公司火炬松第3代优良种源的10个家系在福建省永安市引种3 a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MWV-439家系综合表现最好,引种第3年平均保存率达到87%,平均胸径为6.5 cm,平均树高为431 cm;白蚂蚁是危害火炬松第3代种源家系保存率的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13.
加勒比松引种到广西,表现较好,但不同种源生长差异较大,为选择最好种源,1984年进行了三种加勒比松9个种源的引种试验。5年观察初步表现以巴哈马加勒比松2个种源表现好,高、径分别比当地马尾松大100—114.3%,155.5—174.1%,抗病虫能力比其它种源强。正种加勒比松表现亦较好。以上两种均可在广西南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省引种各种落叶松已有70多年历史,其中日本落叶松为引种成功的树种。但是,过去引种都未曾考虑种源因素,仅在种的水平上评价引种效益,这样易将其他的,如长白落叶松的最好种源遗漏掉,而将日本落叶松的较差种源选进来。为避免这种差误,应在种和种源这两个水平上来比较落叶松的引种效益。1983年我们承担了全国落叶松种源协作组的试验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南京地区引种大叶桉、窿缘桉、江西和甘肃种源赤桉的生长和抗寒表现。赤桉的年生长高度达146.3cm,快于大叶桉和窿缘桉;在常年极端最低温不超过-10.8℃的严寒情况下,赤桉冻害较轻,在百年难见的1991年特大严寒(极端最低温-13.1 ℃,且低温持续时间较长)袭击下,赤桉仍能萌蘖生长。由此可见,在南京地区引种江西(或甘肃)种源赤桉是能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地区通过对全国8省(区)21个种源的华山松引种试验表明,在河北省山区,以引种秦岭以北的华山松优良种源为宜,秦岭以南及其它地区种源耐寒性差,不宜引种。  相似文献   

17.
巨桉是个重要的速生树种,用于制造纸浆等。我省1981年首次引种,1986年再次引种,1987年进行系统的种源试验。1981年引种的巨桉,7年生平均树高15.43m,平均胸径21.86cm,平均每亩蓄积量13.2715m~3。还应用气候分析法,提出巨桉在我省的适生范围。  相似文献   

18.
柴树峰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3):15-16,22
以山西省北部风沙区为胡杨引种试验区,以新疆北部的石河子和南部的库尔勒为种源地,进行引种和种源对比试验,以群众杨和旱柳为砧木进行胡杨炮捻嫁接繁育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石河子为适宜种源;群众杨和胡杨的亲和力很高,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1%,平均成活率69.5%,群众杨是胡杨嫁接繁育的适宜砧木;炮捻嫁接扦插成活后,在封垄高度达到25 cm,垄内水分充足,地温和气温很高的第2年7月,形成自生根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黔南引种香榧一期育苗试验情况,总结育苗方法和技术要点,结合1年生实生苗的出苗率和苗高生长情况,分析本次引种育苗试验的效果。结果表明:香榧出苗率达84.1%,苗高达17.3cm,达到种源地实生育苗指标。  相似文献   

20.
作者2012年从辽宁和吉林8个种源地引种了4年生的朝鲜黄杨进行了引种试验,对5年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从当年高生长、当年地径生长量,当年枝径、分枝数,枝下高、冻害率、冠型7个指标上比较了种源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8个种源朝鲜黄杨在引种地7个调查指标上差异广泛,且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朝鲜黄杨的种源选择是有意义的,敦化、吉林、丹东、延吉4个种源地,引种朝鲜黄杨苗表现较好,是开展引种试验的相对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