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记录了甘肃省在竹类上所采得的半翅目昆虫,其中盾蝽科(Scutelleridae)2种、荔蝽科(Tessaratomidae)6种、兜蝽科(Dinidoridae)4种、蝽科(Pentatomidae)42种、同蝽科(Acanthosomatidae)18种、异蝽科(Urostylidae)3种、缘蝽科(Coreidae)13种、姬缘蝽科(Rhopalidae)7种、长蝽科(Lygaeidae)4种。  相似文献   

2.
2015~2017年在甘肃陇南对为害花椒的同蝽科Acanthosomatidea昆虫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文报道了调查中采得的同蝽科昆虫名录6属32种。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半翅目昆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半翅目(Hem iptera)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半翅目昆虫13科71种,其中:盲蝽科16种、土蝽科1种、长蝽科8种、红蝽科1种、蛛缘蝽科1种、缘蝽科4种、同蝽科4种、蝽科21种、异蝽科1种、网蝽科3种、姬蝽科5种、猎蝽科3种、花蝽科3种。按食性分,植食性的59种,捕食性的12种。查清了它们的分布,分析了生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采用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的种类、发生与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徐州异翅亚目昆虫共有10科34种,较历史记载的种类(5科20种)有显著增加,其中,蝽科种类最多(13种),占调查总种数的38.2%,较历史记载新增5种;缘蝽科次之(7种),占20.6%,新增5种;网蝽科和猎蝽科分别新增1种和5种。重要林木害虫有麻皮蝽、茶翅蝽、稻棘缘蝽、点蜂缘蝽、悬铃木方翅网蝽、梨冠网蝽和小板网蝽等,其中3种网蝽均为中度以上发生,特别是悬铃木方翅网蝽为重度发生,其风险性R值为1.64。蝽科的益蝽、蠋蝽、蓝蝽和猎蝽科的黑红赤猎蝽、短斑普猎蝽、暴猎蝽、黑叉盾猎蝽和黄纹盗猎蝽均为捕食性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5.
采用路线调查法和标准地网捕法,对湖南东安舜皇山蝽类昆虫种类及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东安舜皇山共记载蝽类昆虫12科48属57种。从科级水平上分析,猎蝽科为优势科,所占比例为33.33%;从种级水平上分析,优势种十分突出,主要为瓦同缘蝽、环斑猛猎蝽和齿缘刺猎蝽。  相似文献   

6.
广东竹类半翅目昆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录了广东及海南岛在竹类所采得的半翅目昆虫,其中蝽科(Pentatomidae)17种及缘蝽科(Coreidae)9种,以名录报导之。  相似文献   

7.
盲蝽科虽是半翅目昆虫中种类最多,在植物上生活,而且十分常见的大科,估计我国可达一千种左右,但是由于体形较小,行动活泼,容易惊飞,身体比较脆弱,肢体容易折断脱落,收集和制作标本时常易破损等原因,往往不如蝽科、缘蝽科等身体较大、体壁坚实的半翅目昆虫那样引人注意。在我国的植物保护书籍和文献中,关于盲蝽科昆虫的记载,多集中在农  相似文献   

8.
为弄清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特征,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对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蝽次目昆虫88种(亚种),隶属于12科62属,其中以蝽科种类最多,有40种,其次为缘蝽科,有19种,再次为猎蝽科,有10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东洋区成分显著,但具有较多古北区成分,东洋区-古北区共有物种占种总数37.5%,并杂有少量其他区系成分;在中国动物区系中,以西南区成分为主,但与华南区和华中区有较多共有成分,西南-华南共有种占81.8%,西南-华中共有种占76.1%。贵州清水河自然保护区蝽次目昆虫具显著东洋区特征和本区域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蝽科昆虫种类,是比较丰富的。笔者根据有关资料及现有标本,对目前已知名的31种蝽科昆虫按其地理分布情况,作出区系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一、长白山蝽科昆虫各亚科种数及占全国已知种数的比重据章士美报导(1985),我国蝽科昆虫440种,其中盾蝽亚科60种,荔蝽亚科32种,兜蝽亚科16种,益蝽亚科45种,短喙蝽亚科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省济源市的森林害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害虫18种,(1)蛀食树干的有12种,其中鞘翅目天牛科10种: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双簇天牛(Moechotypa diphysis)、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合欢双条天牛(Xystrocera globosa)、二斑黑绒天牛(Embrik-Strandia bimaculata)、桑黄星天牛(Psacothea hilaris)、楝星天牛(Anoplophora horsfieldi);吉丁科1种: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鳞翅目木蠹蛾科(Cossidae)1种:根据槲栎树上的蛹皮和参照资料初步判断为小木蠹蛾(Holcocerus insularis)。(2)取食或危害叶子的有6种,鳞翅目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1种:栗黃枯葉蛾(Trabala Vishnou);刺蛾科(Limacodidae)2种: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膜翅目癭蜂科(Cynipidae)1种:栎空腔癭蜂(Trichagalma glabrosa);半翅目缘蝽科(Coreidae)1种: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蝽科(Pentatomidae)1种: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提出害虫的管理原则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系统调查观光桃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昆虫群落结构丰富,桃园有昆虫9目25科34种,桃蛀果蛾、梨小食心虫、桃蛀野螟、桃潜蛾、桑白盾蚧、桃蚜、小花蝽、异色瓢虫、黑带食蚜蝇、叶色草蛉、黑缘红瓢虫等是桃园昆虫的优势种.昆虫群落物种数、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随时间变化而波动.生态位宽度在害虫亚群落中为:桑白盾蚧>桃蚜>桃潜蛾>梨小食心虫>桃蛀野螟>桃蛀果蛾,天敌亚群落中为:黑缘红瓢虫>异色瓢虫>黑带食蚜蝇>叶色草蛉>小花蝽.黑缘红瓢虫与害虫的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而且与桑白盾蚧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优于其他天敌,是桃园天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考察时,采集到半翅目昆虫标本多件,并进行了鉴定。由于时间、篇幅所限,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中未能列入。此次将自然保护区的半翅目异翅亚目14个科272属共526种的昆虫名录整理出来,供有关科研、生产、教学单位的科技人员参考。龟蝽科PLATASPIDAE亚铜平龟蝽BrachyplatyssubaeneusWestwood斑足平龟蝽BrachyplatyspunctipesMontandon黑头平龟蝽BrachyplatysfunebrisDistant边同龟蝽ParacoptamarginataHsiao  相似文献   

13.
为害竹子的半翅目蝽科害虫有十余种,而为害严重、导致竹子枯死,对竹林生产造成损失的有三种,即宽缘伊蝽(秉氏蝽)Aenariapinchii Yang、薄蝽(扁体蝽)Brachymnatenuis Stal和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  相似文献   

14.
捕食蝽是农林害虫天敌昆虫的重要类群之一。在蝽科Pentatomidae中,益蝽亚科Asop-inae的所有种类全是捕食性的,可以捕食多种鳞翅目的害虫和一些叶甲科的害虫,对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具有经济意义。本文介绍益(?)亚科的五种捕食蝽: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益蝽Picromerus lewisi Scott、黑益蝽P.gri-seus(Dallas)、海南蝽Cantheconidea concin-  相似文献   

15.
大竹缘蝽生物学习性观察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竹缘蝽 (N otobitus excellens Distant,缘蝽科 Coreidae)在云南新平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竹包衣内与绿竹缘蝽 (Cloresmue Pulchellus)、狭竹缘蝽 (N.elongates Hsiao)等混聚越冬。若虫严重危害龙竹 (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新笋。越冬期成虫及发笋期若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印楝素防治若虫效果较好 ;并可在聚集高峰期采用相应的人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林科所馆藏森林昆虫标本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螳螂目 1.螳螂科二,等翅目 2.木蛩科 3.原堂科 4.犀蛩科 5.杆蛩科 6.蛩科三,竹节虫目 7.棒蜗科 8.枝蟾科四、直翅目 9.蝼蛄科五.同翅目 10.蝉科 11.角蝉科 12.沫蝉科 13.叶蝉科 14.樗鸡科 15.瓢蜡蝉科 16.木虱科 I 7.瘿绵蚜科 18.珠蚧科六,半翅目 19.龟蝽科 20.盾蝽科 21.蝽科 22.同蝽科 23.异蝽科3种4种1种6种1种1种1种10种2种5种4种32种3种3种(第一部份)目 录 24.缘蝽科 35种 25.长蝽科 3种 26.猎蝽科 23种七,鞘翅目 27.虎甲科 5种 28.步甲科 3种 29.隐翅虫科 1种 30.吉丁虫科25种 31.蜡斑甲科.1种 32.瓢虫科 32种 33.朽木甲科 3种 3…  相似文献   

17.
云南蝽科昆虫的种类,据胡经甫教授1935年在《中国昆虫目录》中记载,为38种;杨惟义教授1962年在《中国经济昆虫志:蝽科》中,记载了106种;萧采瑜等进一步收集标本,1977年在《中国蝽类昆虫鉴定手册》中,已增至130种。1978—1982年,云南省林业厅组织了全省性的林虫普查,计共采到并经作者等鉴定出蝽科昆虫145种,如包括未采到而前人有确切纪录的种类在内,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西畴县猎蝽科昆虫多样性状况和区系特征,于2016年6月-2017年10月,对西畴县猎蝽科昆虫进行调查,采用路线调查法,利用网捕,共采集猎蝽科昆虫标本67号,隶属于2亚科10属16种。多样性分析显示,物种丰富度指数以猛猎蝽属最高,其次为彩猎蝽属;多样性指数以猛猎蝽属最高,其次为脂猎蝽属;优势度指数以犀猎蝽属、真猎蝽属、素猎蝽属和盗猎蝽属最高,其次为壮猎蝽属;均匀度指数以彩猎蝽属最高,其次为猛猎蝽属。各种数量均较少,优势种不明显。随海拔变化,猎蝽科昆虫分布存在差异,以海拔1 100-1 200m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为最高,海拔1 500-1 600m最低;同时,不同乡镇物种分布与多样性也存在差异。西畴县猎蝽科昆虫东洋区特征极显著,仅1种为东洋-古北区共有分布;同时,华南区特征明显,西南、华南、华中共有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19.
从1981年4月开始,至1984年12月底止,我们连续几年在尖峰岭林区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了调查采集。现将半翅目蝽科昆虫资料整理如下,仅供参考。一、调查方法及结果 (一)调查方法同前。 (二)调查结果 1981—1984年在尖峰岭林区调查采集,经整理共获蝽科成虫266头。隶属五个亚科45种。其中除蝽亚科的少数虫种可用灯光诱集外,其他四个亚科均为  相似文献   

20.
中黄猎蝽(Sycanus CroceouittatusDohrn)是半翅目,猎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是马尾松毛虫等多种林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在马尾松毛虫发生的松林内常可见中黄猎蝽的成虫和若虫捕食松毛虫,对松毛虫等多种害虫的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据我们了解,过去对中黄猎蝽捕食马尾松毛虫未见有报道。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虫,我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