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猪血液型在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Ehrlch 等提出了血液中不同特异性的存在(指红细胞表面抗原型)。四十年后,对血液型的认识和分型取得了较大进展。血清型的研究始于1955年 Smith 成功地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白细胞表面抗原型的研究也始于50年代。迄今,随着血液型研究技术的发展,对家畜血液型的研究日臻深入和广泛,并显示了其在育种中的价值。一、血液型与猪经济性状的关系Ferd(1957)提出没有哪个基因的选择值是中性的,因此,血液型对自然选择的反应是肯定的,与生产性状的联系是必然的。研究者对血液型与生产性状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很少得到  相似文献   

2.
辛亚平 《畜牧与兽医》1995,27(3):136-137
牛血液型在育种中的应用辛亚平(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712100)生化遗传标记是家畜遗传育种研究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动物血型与生化遗传在国外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广义的血液型”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清型;脏器型;分泌液型。人们对血液型的认识由...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或酶多态性是指功能相同的蛋白质或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异体,该变异体可作为一个遗传标记因子来反映动物个体的遗传变异情况。近20多年来兴起的动物生化遗传学将血液蛋白酶多态性作为一种生化质量性状,与畜禽遗传育种工作结合起来,即将血液蛋白或酶多态性应用于畜禽的遗传育种工作,通过血液蛋白或酶多态性来了解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此项研究以鸡、牛和猪较多,而家兔尤其是獭兔血液蛋白或酶多态性在其遗传育种中应的研究远不如其他家畜广泛和深入。为了解法系獭兔的遗传变异情况,我们对其亲代与子代血液的乳酸脱氢酶(L…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不少家畜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工作,应用在家畜选种方法和遗传学研究上,作为研究早期签定方法、缩短种畜的鉴定时间、减少外界环境影响而造成的选种误差、研究β球蛋白及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及其内部结构与重要经济性状的相关规律等的根据和手段。同时,还尝试用纯种及其杂交一代猪的血清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来测定杂种优势率与  相似文献   

5.
在猪的遗传育种的研究中,国内外研究人员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生产性能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猪的血型、血液生化测定在选种中的应用,虽有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将血型、血液生化与猪的早期选种、预测杂种优势结合起来,尚需进一步探索。 酶是促进机体内代谢的重要物质,在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酶催化反应的特性,保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外对各种牛血液理化性状及其与各种条件和生产性能的关系,开始作了一定的工作。秦川牛是国内外驰名的优良品种,但目前对该品种血液生化值测定的报道不多。本文报道了秦川育成牛血清蛋白、血糖、血钙、血磷等15项生化值,虽然各测值均在以前国内外对其它各品种牛的测值变动范围之内,但与其它品种牛比较,尤其与日本1975年组织的全国性的对各品种牛“血液理化性状的研究”相比较,秦川牛显示了总蛋白、白蛋白的高值(秦川牛8.16±0.99;日本各品种牛在5.2~7.8的范围内),秦川牛血清蛋白量与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也高于其它各品种牛,这一点可能表明秦川牛体格大,适应性强,发育快,肉味鲜美特点的代谢基础状况。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了秦川育成牛血液生化值与各条件之间的关系中,总蛋白量有季节性的显著变化;白蛋白、球蛋白、血钙、血磷等在育成阶段即表现了性别的差异,这与日本等所报导的荷兰牛(乳用、肉用),和牛(放牧、肉用)有所不同,可能是秦川牛早熟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性别和品种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血糖、血脂与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本试验对莱芜猪及苏太猪血液生化指标和脂肪沉积性状进行了测定。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了251头莱芜猪和248头苏太猪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性别间仅莱芜阉公猪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高于母猪(P0.01),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品种间莱芜猪血液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高于苏太猪(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低于苏太猪(P0.01),其他两项血液生化指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莱芜猪和苏太猪的血糖以及部分血脂指标与脂肪沉积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在莱芜猪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胸部(6~7肋)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苏太猪中,血液葡萄糖、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肩部背膘厚、胸部背膘厚、腰部背膘厚、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糖化血清蛋白与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油三酯含量与肩部背膘厚、腰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我们推测:性别对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而品种间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血糖、血脂与脂肪沉积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畜牧资料中,可以看到家畜血液各种生化指标的研究结果,作者们认为,生化指标水平如是在报道资料正常变化范围内,则研究的因素对试畜生理和健康状况无有害作用。这是完全正确的结论,但应注意到,研究血液生化指标水平的主要目的,不应是测定家畜的生理和健康状况,而是应查明物质代谢的改变。众所周知的是,所有试验不用病畜而用健康家畜。所以重要的评定作用不是家畜物质代谢中急性的病理变化(这是兽医师的任务),而恰恰是发生在研究指标的生理标准范围内不明显(微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家畜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畜育种中最基本的工作,是育种工作的基础,没有动物生产性能测定,家畜育种会变得无意义。马对所处生态环境的反应较为敏感,马匹体尺和外貌所表现的特征是其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相关研究表明马匹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等体尺指标是能直接反映马匹生长发育以及生产能力的可定量指标,也是决定一个马种生产性能和利用方向的指标之一。因此研究马匹体尺相关性对于马品种的培育及选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培育和生产瘦肉型猪已成为畜牧业的当务之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多集中在肉质的研究上。为了探讨瘦肉型猪的早期血液生化指标以作为育种预测手段,我们对一月龄的北京黑猪,杜长北猪的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初步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动物:试验猪由本院牧场提  相似文献   

11.
<正> 毛皮动物的育种,尽管可以借鉴家畜育种的知识,但毛皮动物和家畜之间,因用途不同在育种方法上有一定差异。家畜以提高乳、肉、蛋和毛等生产性能为主要育种目标,毛皮动物则以获得优质毛皮来确定育种方向。养狐的目的是获得优质毛皮,因此必须把提高毛皮质量放在育种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12.
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始于Smithes(1965)发明了淀粉凝胶电泳之后,他以淀粉为载体分离出血清蛋白(人)、乳蛋白(牛)及蛋清蛋白,电泳后能区分出多种成分,并且有个体遗传差异性.因此,蛋白多态性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家畜血液蛋白多态性成为了数十年来动物遗传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目前,已发现绵羊血液蛋白多态位点达30多个,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遗传.本文通过运用电泳技术对皇城地区生活的几个细毛羊品种(品系)生化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将其与青藏高原生活的青海细毛羊进行比较研究,以其对高海拔地区生活的绵羊的特殊基因库有所了解,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动物育种的进程已突破常规选择的范畴,用各种生物技术以扩大选择差,提高选择强度.用血清参数作为生产性能的生化指标,来间接选择家畜的优良基因和经济性状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血液中作为生化指标研究的参数主要有酶、代谢物和激素类三种,以下分别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 广丰黄牛是江西省优良品种、不仅在省内首届一指,就是在江南黄牛的类型中,其生产性能之强,也是不多见的。因此,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对该品种的育种,耕牛保健,临床防治工作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1982年5月至7月,进行了广丰黄牛血液常规和生化正常值研究,并于1984年1月间,对部分黄牛抽样进行了复查。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移植胚胎受体绵羊妊娠期不同时间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以研究移植胚胎受体绵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机能代谢营养状况,探讨移植胚胎对受体母羊基本生理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早期妊娠维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奶牛基因组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为家畜育种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使得家畜育种工作者从分子水平直接研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成为可能.研究家畜基因与性状之间关系的过程就是家畜基因组分析,候选基因法与基因组扫描法是基因组分析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在奶牛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 畜禽的生产性能是体内特定基因系所控制的生化过程的综合结果,研究其过程中的生化物质,探讨它们与生产性能的关系,有利于扩大选择差,增加选择强度,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有利于早期评定和选留种畜,加速育种进程,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化指标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血液中用作指标研究的,主要有酶、代谢物和激素三类。本试验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血清中酶和代谢物进行分析,以探讨它们在养猪生产和育种中应用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饲养试验是选取20kg左右体质健康的大白猪68头和长白猪24头(公母各半),分两批在冬夏两季进行。个体饲喂,单栏群养,充分采食,自由饮水。达25kg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移植胚胎受体绵羊妊娠期不同时间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以研究移植胚胎受体绵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机能代谢营养状况,探讨移植胚胎对受体母羊基本生理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早期妊娠维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黄牛血清蛋白含量及其频数分布毕振东韩秀峰何英袁自超(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10161)血清蛋白含量的变化可反映家畜营养代谢状态和某些脏器的功能状况,许多疾病都能引起血清蛋白含量的改变,因而血清蛋白含量的测定已成为家畜营养代谢状态监测和某些疾病...  相似文献   

20.
蛋鸭生化遗传标记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经过4年的努力,摸索出利用蛋鸭早期血液生化指标估测后期产蛋性状的生化遗传标记辅助育种新技术,用于早期(60~100日龄)选择高产后代,以缩短世代间隔,加速遗传进程,提高育种工作效率,克服限制性状和某些活体难以测定的性状选择。蛋鸭生化遗传标记育种技术就是根据蛋鸭的育种目标,采血测定与之强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根据相关程度、选留强度和各自条件,选用1~7项生化指标决定选留。选择理想个体繁殖后代,建立高产群体,达到育种目标。如以500日龄产蛋数为选育目标,可选择测定60日龄和100日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