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乳及乳制品中皮革水解蛋白的几种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动物性食品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同时检测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免疫亲和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和比较了目前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离子色谱法、光谱检测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近红外线吸收检测法和核磁共振法)、容量分析法(苦味酸法、升华法、电位滴定法、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和试剂盒检测法)及其他检测方法(比色法、纳米粒子颜色法、化学发光法和浊度法)。  相似文献   

4.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倍受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较多,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常用的方法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测定法、免疫亲和色谱-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薄层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文章对这些检测方法从定性(筛选)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常用抗球虫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对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各种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种抗球虫药物残留的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球虫药物的色谱质谱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莱克多巴胺的组成与危害,酶联免疫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联用法(MS)、毛细管电泳法(CE)、免疫传感器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等莱克多巴胺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及应用研究。方法 对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 MS/MS)法测定生鲜乳、调制乳、超高温瞬时灭菌乳、含乳饮料和奶粉样品等乳及乳制品中牛乳铁蛋白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原因。结果 两种测定方法均具有较高回收率和较优的重现性,但两者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 HPLC法测定牛乳铁蛋白是通过肝素亲和柱纯化富集乳铁蛋白,测定的是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而UPLC-MS/MS法测定的是热变性和非热变性牛乳铁蛋白的含量,不受热处理加工工艺的影响。实验室可针对不同检测目的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后会降低其养价值,引起动物疾病,并危害人类健康,应当建立相应的检测体系。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法、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和GC-M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层析法(IC)、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综述了霉菌毒素常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乳铁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蛋白,具有抗菌、抗肿瘤、抗过敏、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相关基础研究及产品开发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乳铁蛋白检测方法也备受关注.尤其是不同方法各自的优势、灵敏度、准确度及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着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本研究对适合不同类型生物样品中乳铁蛋白的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亲和色谱法、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法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等检测技术,并分析比较了这些检测技术的不同优缺点,以期能为乳铁蛋白的研究与开发实践中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残留量定性检测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法主要有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GC-MS/MS)[1-3]。这些仪器方法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是因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便携性差等缺点,不适合现场监控和大量样本筛查[4]。目前,检测三聚氰胺的主要方法为色谱法,但其操作复杂,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基层的应用[5]。因此,建立快速、敏感、低成本、适用于临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在乳及乳制品中青霉素类残留及其主要酶解代谢产物、体内代谢产物等方面检测中的应用.从样品的提取、净化、色谱分离方式和质谱检测方式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牛奶中存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且不同基因型遗传变异体牛奶蛋白质的构型和功效存在差异。酪蛋白分型鉴定方法有基因鉴定、毛细管电泳分离鉴定、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鉴定等。本文对比介绍了不同构型κ-酪蛋白和β-酪蛋白的分型鉴定方法,重点验证了高效液相色分离谱鉴定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生乳和乳制品酪蛋白分型检测鉴定,区分不同牧场牛群的遗传变异体类型和比例。通过该方法可指导牧场快速分群饲养奶牛,生产不同酪蛋白类型的生乳,并加工不同类型的高品质乳制品。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目前兽医临床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但此类药物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综述国内外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不同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多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非甾体类药物的残留检测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的检测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一种缩短灭菌乳中糠氨酸含量检测时间的方法,可以提升乳制品质量控制效率。[方法]利用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糠氨酸含量,实现微量糠氨酸的快速简便定量检测。[结果]与农业行业标准方法《NY/T 939-2016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相比,本文糠氨酸定量检测方法结果出具时间由2天缩短至15 min。[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精密度和准确性较高,符合检测要求,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张振宇  王勇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7):2820-2830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霉菌产生的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乳与乳制品和霉变谷物中。目前研究较多的黄曲霉毒素有黄曲霉毒素B1(AFB1)、AFB2、AFG1、AFG2、AFM1和AFM2,黄曲霉毒素物理与化学性质稳定,加热处理很难将其破坏,是目前公认的毒性最强的致癌物之一。黄曲霉毒素不仅会造成动物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进入人体后还会对人体的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原料乳中黄曲霉毒素的存在会对整个乳制品产业链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建立简便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综述了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展,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质谱法、电化学法、光谱法、色谱法、试纸条法等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应用,总结以上各种方法在检测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中的优势与其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设计新的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中兽药的滥用可能导致牛奶中的兽药残留并对消费者健康造成风险。由于兽药种类较多,单一检测效率较低,而高通量检测技术可以一次性检测多种兽药残留,省时省力,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如QuEChERS方法)由于其简单、快速、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样品净化过程;另一方面,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由于其分离快、灵敏度与准确度高等特点,展示出比高效液相色谱法更好的分析能力和应用前景。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仪器的使用,兽药残留检测在前处理效率、仪器灵敏度和高通量检测方面发展迅速。作者结合近些年发表的文献,综述了奶及奶制品中兽药残留前处理技术(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QuEChERS和盐析支持液液萃取)和高通量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为今后相关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abuse of veterinary drugs in production may lead to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milk and pose a risk to consumer health.As the kinds of veterinary drugs are too many,the detection method for single target presents low efficiency.Whereas the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technology can detect various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simultaneously,with time and labor saving,and become a research hot spot.In the aspect of sample pretreatment,dispers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techniques,such as QuEChERS method,are widely used in sample purification due to its features of simplicity,rapidity and low cost.On the other hand,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separation,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 has shown better analytical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tha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instruments,veterinary drug residue detec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erms of pretreatment efficiency,instrument sensitivity and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In this paper,based on recent literatures and publications,the pretreatment techniques and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were reviewed,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The pretreatment techniques introduc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QuEChERS and salting out support liquid extraction,while the high-throughput detection technology include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LC-TOF-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