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油松飞播林油松毛虫防治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84~1989年在平山县飞播油松林区对油松毛虫幼虫食叶量和油松毛虫不同程度危害后,松树材积损失量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确定最佳的防治指标为油松针叶损失率达50%。  相似文献   

2.
山西灵邱油松人工林油松毛虫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人工林单株载叶量(W_i)与胸径(d_(1:3))之间有下列关系:lgW_i=2.1256+1.9095lgd_(1:3)或W_i=133.6d_(1:3)~(1:9095),r=0.95996。单头油松毛虫幼虫终生食叶量(置信度为95%)为54.34±2.72克,损失针叶63.924±3.20克。不同食叶量对高生长影响不显著;失叶1/3以下对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不显著;失叶1/2以上胸径、材积生长率剧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84—1986年3年时间,对赤松毛虫年生活史、各虫态历期、各虫态发生期、蛹重—携卵量的关系、幼虫及蛹的自然死亡率、幼虫食叶量、幼虫上(下)树规律等,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赤松毛虫幼虫平均历期346天,上(下)树进度与气温关系密切,赤松毛虫不仅直接取食为害,还可造成松针死亡或折断,其蛹重—携卵量的关系为y=-54.9+148.3x(r=0.9612,S=±4.9),呈直线紧密相关关系。根据赤松毛虫年生活史及其活动规律,本文还提出了最佳防治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明确油松毛虫在油松上的产卵和取食部位以及可能机理,为未来害虫发生预测模拟提供基础信息数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统计油松毛虫在盆栽油松幼苗不同部位上的产卵量和取食不同油松针叶的偏嗜情况及死亡率;测定油松针叶内含物含量并与油松毛虫偏嗜行为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一年生油松针叶上平均产卵块数最多(3.10±0.28),显著高于二年生针叶和三年生针叶;取食一年生油松针叶的油松毛虫数量最多(13.40±0.91)、死亡率最低(13.60%±4.87%),显著优于取食二年生油松针叶和三年生油松针叶的幼虫。油松毛虫幼虫取食选择、成虫产卵选择和幼虫体长与油松针叶内含水量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寄主总酚含量(P0.01)和碳氮比(P0.05)成显著负相关。[结论]油松毛虫对一年生油松针叶具有明显的产卵和取食偏嗜行为。一年生油松针叶内含水量最高、总酚含量最低、有机碳含量最低可能是造成寄主偏嗜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及滞后诱导抗性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分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投案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单宁、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用其饲不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三 ,死亡率比对照高19.2%,油松对赤松毛虫的滞后诱导  相似文献   

6.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检松毛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酚类,萜烯,矿质元素均有较大的幅度变化,用受害后油松针叶饲养的幼虫摄食量减少33.5%,死亡率升高10%,产卵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明纹柏松毛虫主要以侧柏的嫩芽和针叶为食,受害林木枝叶多枯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文章通过室内、室外饲养和林间观察法,观察明纹柏松毛虫Dendrolim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ajonquiere各虫期生活习性,总结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8.
伏虫隆(Nomolt)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当前协调综合治理较为理想的药剂。为了验证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于1987年,分别对美国白蛾和赤松毛虫进行了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室内试验有100%的杀灭效果;对赤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达84%。本文仅就赤松毛虫的防治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地点于1987年7~10月,在铁岭县李千户林场的11年生人工赤松林内选设试验地。  相似文献   

9.
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和模拟自然环境饲养松阿扁叶蜂,测定该虫各虫态历期、幼虫期食叶量和咬断后未取食针叶损失量,确定了30cm长油松单枝松阿扁叶蜂各龄幼虫的防治指标值,研究了该虫的物候法、发育进度法和有效虫口基数法预测预报,从而为确定该虫的防治方式及防治适期提供了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松人工林中选择9株样株,对文山松毛虫第1代4 500粒卵加以标记,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期的存亡状况的跟踪观测,获取不同虫期的存活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由生命表得出,文山松毛虫第1代种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整个世代死亡率高达99.87%。通过30头第1代幼虫室外套笼饲养、食叶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幼虫期单虫的总食叶量为4842cm;不同龄期幼虫的单虫食叶量不同,1-3龄较少(为601cm)、5龄最多(为1 589cm),6龄次之(为1 311cm),5~6龄为暴阶段。生命表组建和食叶量测定,为可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明纹柏松毛虫主要以侧柏的嫩芽和针叶为食,受害林木枝叶多枯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树木死亡。文章通过室内、室外饲养和林间观察法,观察明纹柏松毛虫Dendrolimus suffuscus illustratus Lajonquiere各虫期生活习性,总结其生活史。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林间云南油杉的叶量测定,根据室内养虫和林间接虫试验,测定4至5龄思茅松毛虫幼虫的食叶量,以及4至5龄幼虫的自然死亡率和林间4至5龄幼虫的虫口密度,确定危害指数并数量化,得出危害指数查检尺。  相似文献   

13.
文山松毛虫生命表组建及幼虫食叶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云南松人工林中选择9株样株,对文山松毛虫第1代4500粒卵加以标记,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期的存亡状况的跟踪观测,获取不同虫期的存活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由生命表得出,文山松毛虫第1代种群数量的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特约,整个世代死亡率高达99.87%。通过30头第1代幼虫室外套笼饲养、食叶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幼虫期单虫的总食叶量为4842cm;不同龄期幼虫食叶量不同,1 ̄3龄较少(为601  相似文献   

14.
根据虫口密度预测油松毛虫成灾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多年的调查、统计、分析,建立了油松单株蓄叶量估计模型和油松针叶损失率估计模型,将虫口密度和松毛虫单虫食叶量代入模型便可计算出是否达到成灾指标,不仅能及时掌握虫灾发生程度,而且对评估树木经济、生态效益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毛虫为害在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一年发生一次,主要以幼虫为主。通过人工饲养的办法详细观察不同虫龄的食叶量,并发现了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白桦尺蠖Phigalia djakonvi Moltrecht的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测定了幼虫各龄期的头壳宽度,卵和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各龄幼虫食叶量,林分的危害程度和害虫发生数量的关系,为该虫的预测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过度修枝对油松生长及其的抗虫性影响以及合理修枝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章义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3,29(5):408-414
油松幼林封山八年后,2-3年过度修枝(只留2轮枝)或过度修枝又失叶后,油松的光合强度,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及生长量都显著下降,针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下降,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反而增高,松毛虫食物的总热量增大,取食其针叶后,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增长率提高。合理修枝不仅能提高油松的光合强度与树势,还能增强抗虫性。研究还发现,油松第四轮枝的一年生针叶量与光合产物量最多,对增强树势与抗虫性极为重要,应予以重...  相似文献   

18.
过度修枝对油松生长及其抗虫性影响以及合理修枝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松幼林封山八年后,连续2-3年过度修枝(只留2轮枝)或过度修枝又失叶后,油松的光合强度、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及生长量都显著下降,针叶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下降,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反而增高,松毛虫食物的总热量增大,取食其针叶后,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增长率提高。合理修枝不仅能提高油松的光合强度与树势,还能增强抗虫性。研究还发现,油松第四轮枝的一年生针叶量与光合产物量最多,对增强树势与抗虫性极为重要,应予以重点保护,并据此提出了油松合理修枝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失叶对油松抗赤松毛虫的影响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章义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3,29(3):220-226
本文研究了不同失叶量、不同季节失叶、不同叶龄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叶的光合、蒸腾、叶绿素、淀粉、可溶性糖及油松生长与抗性的影响,还研究了油松的贮藏营养物质。结果表明:30%失叶量能提高树势与对赤松毛虫的抗性;油松的贮藏营养是脂肪,主要贮存于叶内,新叶的营养制造与贮存大于老叶;油松失新叶后所抽的梢比失老叶后的短,光合、蒸腾及树势与抗性更弱;为增强树势与抗性,新叶是应重点保护的对象;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幼龄幼虫主要危害新叶,取食新叶死亡率低,体重增长率大,为保护新叶与树势,应抓紧对幼龄幼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3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确定出赤松毛虫上树盛期为4月2日至4月5日,日均气温11.2℃,地下5cm深温度为15℃.幼虫暴食期为103d.从蛹至5龄幼虫生存系数为0.0047.产卵量与蛹重的回归方程为(?)=-155.456+193.918x.不同食叶水平油松材积生长量之间有显著差异,受害允许水平为50%以下,其单株载虫量最多不得超过18头,超过此指标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