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韦健康 《广西林业》2006,(1):F0003-F0003
2005年11月29日,全区速生丰产林现场会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区营造速丰林取得的巨大成绩:全区造林投资达32.4亿多元,其中个体造林面积占全区速丰林面积的 60%;区直国有林场共造林121万亩,相当于新增了6个六万林场。现在我区速丰林的每亩平均出材量比80年代增加一倍,最高的超过每亩10立方米,平均投入产出比由1比3提高到1比5,累计速丰林面积达1876.5万亩,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2.
<正>在南丹县山口林场,有一连片达3万亩树龄23~25年的杉木林分。杉木林平均每亩每年蓄积生长量在2立方米以上,最高达到2.4立方米。广西杉木专家陈代喜教授说,它是目前全国生长最快、产量最高的杉木林分。山口林场土壤肥沃,气候阴凉多雨,杉木生长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该林场在1991~1993年种植的3万多亩杉木林,不仅全部采用了良种造林,而且使用间伐抚育  相似文献   

3.
正"4+1"怎么大于"4+4"?三门江林场的速丰桉高产林给了肯定的答案。一般4龄林桉树每亩木材蓄积量是5.5立方米,8年采伐两轮,只有木材11立方米。4年生速丰桉高产林再培育1年,每亩木材蓄积量超过14立方米。显然,"4+1"的速丰桉高产林木材蓄积  相似文献   

4.
<正>昭平县富罗林场大坳林站第5林班。2015年4月新种的300亩大叶栎,在秋日阳光下翠绿诱人。这是贺州市林科所推广的全区第一片良种育苗和现代林业技术栽培的大叶栎纯林。其成活率高,每亩初植存活率达90%,高出全区种苗初植存活率5个百分点,高于非良种育苗人工栽培成活率40个百分点。且生长迅速,平均月生长达25厘米,高出全区林木月生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大山区以树种繁多而著称,但最有发展前途的是杉木.根据森林普查资料:全区有杉木181万亩,立木蓄积量3440000立方米.近几年来,每年造杉木林速度都在10万亩以上,并且出现了一批大面积的丰产典型和单株典型,为今后发展杉木林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经验.恩施县的铜盆水林场有杉木林3000亩,立木蓄积量36000立方米,平均每亩单产12立方米.来风县胡家坪林场有杉木林15000亩,立木蓄积120000立方米,平均每亩8立方米.来风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春季,东门林场场长苏勇在雷卡分场9林班发现七十多亩的桉树半年生萌芽林枝叶稀疏,立即告诉分场场长全部砍了重新整地种植。苏勇场长算了一笔账。桉树林长势不旺,5年后每亩最多收5立方米木材。如果重新种植,每亩最少也能收8立方米,每亩多出3个立方米。按每立方米600元计算,多出1800元,剔除再造成本1000元,还有赚头。  相似文献   

7.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我省十个重点林区县之一。这里属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林木生长快。据专家考察鉴定,杉木每亩年平均生长量为0.75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二十年至三十年为一轮伐期,比东北林区短一半多时间。成熟林每亩平均蓄积量达9.7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据国营拉揽林场调查,二十年人工林每亩蓄积量达到20立方米以上,最高的29.6立方米,每亩年生长量为1.1立方米,径生长1.17公分,高生长1.1米,超过国家要求每亩速生年产指标,是杉木速生丰产的宝地。  相似文献   

8.
资兴县滁口林场因地制宜,于1958年至1965年先后进行大面积马尾松点播造林,共计8千余亩,现在均已成林成材。1977年4月标准地调查,19年生的马尾松林每亩平均蓄积量20.292立方米,其中最好的230亩,平均每亩保留113株,平均树  相似文献   

9.
檫树人工造林的历史虽较短,但实践证明,即使在自然条件较差的丘陵区,其效果也是好的。例如,安乡县黄山头林场丘陵山地上的13年生檫树(初植每亩74株,现在每亩保存57株),平均胸径15.6厘米,平均树高14.2米,每亩立木蓄积7.08立方米。我所低丘红壤上13年生的檫树(初植每亩107株,造林后4年起陆续间伐,现在每亩保存66株),平均胸径13.9厘米,平均树高12米,每亩立木蓄积6.39立方米。上述檫林的造林整地及抚育管理均属一  相似文献   

10.
檫木人工造林历史较短,但实践证明,即使是在自然条件较差的丘陵区,檫木人工造林效果也是好的。例如,安乡县黄山头林场丘陵山地上的13年生檫木(每亩初植74株,现在每亩保存57株),平均胸径15.6厘米,平均树高14.2米,每亩立木蓄积7.08立方米。省林科所低丘红壤上13年生的檫木(每亩初植107株,造林后四年起陆续间伐,现在每亩保存66株),平均胸径13.9厘米、平均树高12米,每亩立木蓄积6.39立方米。这二块檫林整地质量及抚育管理都属一般,而单位面积上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杉木林速生丰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只有良种良法,才能达到速生丰产之目的。 1972年春,我们在景宁林业总场鹤溪分场驮岙头营林区营造了杉木速生丰产林、优良母树子代林,并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苗木质量、间伐强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3年生杉木丰产林,平均树高为9.47米,平均胸径13.9厘米,每亩平均蓄积达13.97立方米,分别比对照高 7.5%、4.4%和13.2%;12年生杉木优良母树的子代林,平均树高11.13米,平均胸径16.2厘米,每亩平均蓄积13.974立方米,加上间伐量5.063立方米,总量为19.037立方米。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速生用材树种当中,人们常指阔叶林中的团花、泡桐、云南石梓、桉树、柚木等。可针叶林中的杉木,其速生程度几乎能与上述树种相媲美。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福建南平溪后乡,39年生人工杉木林每亩蓄积达78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达2立方米。我省罗平水沟林场14年生人工杉木林平均高13.7米,平均直径16.3厘米,每亩蓄积达37立方米,年平均生长量达2.6立方米。两地人工杉木林的年均生长量,分别是部颁标准0.7立方米的2.9倍、3.7倍。杉木泛指青杉、灰杉、细枝杉。我省常见的栽培杉木多指青杉。我省地处全国杉木分布区的西南缘,大面积造林的中心区为云南高原边缘和滇西纵谷区西侧,面对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面,即昭通地区的北部,文山州、红河州的南部,  相似文献   

13.
广西杉木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060万亩,总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占广西林木蓄积量的20%。杉木平均每亩蓄积量为5.28立方米,比全区林木每亩平均蓄积量3.76立方米高出40.4%。杉木每年新造面积达到70万亩。值得关注的是,使用良种只有42万亩左右,占60%。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2月16日,天峨县林朵林场当年第10场木材销售竞价会。当天,销售杉木材2500立方米,平均每立方米比市场售价高160元,直接增收40万元。从2013年1月至今,林朵林场举行了22场竞价会,销售杉木材4.7万立方米,累计增收480多万元。场长黄弼昌说,竞价销售杉木的模式,大幅提升了杉木的价值,销售环节"明明白白",避免了国有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15日下午,记者坐在广西华劲竹林发展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通过电脑了解大塘林场林管员梁益亮实时巡山的情况。华劲竹林公司企管部高级经济师卢茂永打开管理系统,点击GPS卫星定位管理模块,在宽大的电脑屏幕上,凡是携带了定位仪而且正在林地现场作业的员工,其名字都在不断闪烁。卢茂永点击了"梁益亮"三个字,屏幕上立即出现一幅大塘林场南州片区14林班的电子地图,地图很详细,不但标有林班的界线,还标注了林班内每座  相似文献   

16.
正位于天峨县的山口林场,其杉木林曾创造了22年每亩60立方米的蓄积量高居全国首位的奇迹。1978年,该场引进秃杉,陆续改种5.6万亩,其中有2万亩是可采伐的大径材林,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秃杉人工林,也创造了奇迹。种过杉木的都知道,其采伐后再种第二、三代,产量不断下降,可谓"一代不如一代"。  相似文献   

17.
乐业县同乐林场,自1967年以来共造杉木林2500亩,生长量居全区首位。据1988年5月测定8块不同年限造林的标准地,平均每年材积生长量为1.4462立方米,生长最好的第16林班2号小班标准地,20年生,平均树高21米,平均胸径21.0厘米,亩蓄积量为43.6立方米,年均材积生长量2.13立方米,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春季,东门林场雷卡分场9林班。新造的幼林平均地径3毫米,高度41厘米。5根侧枝在雨露中尽情伸展,有的长达22厘米,宽大的嫩叶散发着一缕缕幽香。幼林名为大花序桉,商品名"澳洲大花梨一号"。它是东门林场经过选育采用组培方式培育的速生优质品种。新造的幼林22亩、2100株,也是全国第一片用优良组培苗种植的大花序桉林。  相似文献   

19.
<正> 薄刀峰林场地处罗田县北部,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是杉木分布区的北缘地带。林场从1963年开始造林,23年里共营造杉木林10,000余亩,除改造、皆伐外,还保存杉木林分5800余亩,未成林的杉木林分367亩,占全场总造林保存面积的33.5%,杉木林分蓄积51,008m~3幼林每亩平均蓄积1.4m~3,11年生杉木林就有间伐收入,中龄林平均每亩蓄积8.65m~3,近熟林平均每亩蓄积  相似文献   

20.
高峰林场现有各种混交林面积16749亩,其中松、杉混交林9486亩,针、阔混交6258亩,其他1005亩。(一)已成林的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比纯林高。如:1.六里分场4林班100亩的13龄松、荷混交林的标准地调查,平均每亩有松树57株,倚木71株;每亩立木蓄积量为8.3851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