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雷  龙娟 《广西林业》2016,(11):20-21
正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2016年11月1日,第二届全国油茶学术大会暨广西油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召开。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为广西油茶产业建言献策。广西油茶产业近年来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困难?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油茶研究所所长陈国臣。良种选育是第一"功臣"记者:从油茶学术大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西核桃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区核桃种植已成林15万亩,到2015年种植规模将达到300万亩以上。特别是河池市,仅2012年新造50万亩,并计划在2~3年内扩大到200万亩。如何看待广西迅速掀起的"核桃热"?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李开祥。记者:核桃种植的效益如何?广西核桃种植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长在荒山野岭间的"扫把枝"(学名岗松),往往会被路人忽视。如今,却成了农民手里的"致富宝"。岗松究竟有何价值?全区种植利用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将如何促进岗松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开祥教授。记者:李教授,岗松有哪些价值和用途?李开祥:岗松,属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俗称扫把枝、扫帚子。它喜热、耐高温,主要分布于广西、  相似文献   

4.
<正>香花油茶,自2012年在南宁新发现以来,以早熟、高产、花香、树美而备受广泛关注。近年来,广西林科院一直致力于香花油茶优良品系的筛选及应用。香花油茶究竟有何特点,它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马锦林。记者:马教授,香花油茶是油茶的一个新种吗?马锦林:没错。由于香花油茶植株的形状、叶片与普通油茶较为接近,起初,科研人员认为它是普通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区油茶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到2025年,全区油茶产业年综合产值增加到1000亿元,努力将油茶产业打造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近日,笔者就《意见》出台的背景、油茶在广西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推进油茶"双千计划"等问题,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  相似文献   

6.
张雷 《广西林业》2012,(1):27-27
2009-2011年,全区共培育油茶良种苗木1亿多株,完成油茶新造林40万亩、低产林改造35万亩。近日,本刊记者就全区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思路采访了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资源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气候相对寒冷,但通过合适的良种、种植区域选择以及栽培技术,油茶产业仍大有可为。通过良种引种试验,部分筛选、确定了资源县可适宜油茶种植区域和优良品种,并从造林地选择、苗木质量、种植抚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油茶早期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核桃是世界著名的经济林树种,名列四大干果(核桃、榛子、腰果、杏仁)之首。近年来,广西特别是河池市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取得初步成效。广西的核桃选种培育取得了哪些突破?未来广西的核桃产业何去何从?河池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其核桃产业是否存在供给过剩?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副所长梁文汇。记者:广西在核桃选种培育取得了哪些进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良种不足、油茶培育管护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社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主要问题,以及国家、云南省高度重视和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广大农民热衷发展宿根性较长的产业等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条件.提出加大良种的引选工作,加强良种采稳圃的建设,规范苗木生产,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种植经营管理水平等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2~[Z2月12日,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在岑溪市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油茶良种苗木繁育推动全区油茶产业发展。陈章良副主席实地考察了岑溪市软枝油茶繁育基地,观看了工人们嫁接油茶良种苗木流程。他指出,广西拥有油茶良种软枝油茶,是广西的优势,也是广西的财富,  相似文献   

11.
广西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油茶种植面积列全国第三位、平均单产列全国第一位.广西油茶良种选育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先后选育出全国第一个油茶良种--岑溪软枝油茶,及一批优良无性系.至今,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良种有20个,其中种子园1处、优良无性系19个.  相似文献   

12.
<正>"树上长棉",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如今,一种名为"树棉"的植物的确在"树上长棉",并在八桂大地迅速推广。这种神奇的树种究竟有何价值?全区种植推广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新举措?日前,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开祥教授。记者:李教授,树棉的栽培种植与加工利用是我区孕育中的新兴生物产业。能否介绍树棉有哪些价值和用途?李开祥:树棉,学名牛角瓜,又名断肠草、哮喘树、羊浸树、五狗卧花,属萝藦科牛角瓜属直立灌  相似文献   

13.
甘汉英 《中国林业》2009,(17):43-43
广西三江县是全国有名的“中国油茶之乡”,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70万亩,是广西最大的油茶基地,正常年份产油量200万公斤。由于品种良莠不齐,管理粗放,多为野生和半野生状态,优良品种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导致单产、总产低,收益少,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油茶的产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对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油茶香桂北——桂林市油茶产业发展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闫春明在全州县农村长大,每年霜降前都要上山摘油茶籽。他说,油茶树曾是不少桂北山里娃的"助学树"。油茶是桂林市的重要传统林业经济作物。近几年,油茶良种增多,栽培技术先进,茶油价格翻了10多倍,油茶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以来,桂林市把油茶产业纳入民生林业和生态林业,新造油茶林15.5万亩,平均每年总产值3.25亿元。"全市繁育良种、规范种植,示范带动,规模发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广西全区每年新造杉木面积70万亩,其中,使用良种苗木的只有42万亩,约占60%。柳州市是良种杉木种苗的主要产区,西山林场和贝江河林场两大苗圃生产的苗木,还不足以供应柳州市杉木种植的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良种杉木苗木的需求,杉木无性系组培育苗在广西应运而生。广西林科院和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合作进行杉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2010年至今,已经生产了组培苗木约50多万株。杉木组培苗能否推广应用?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木组培快繁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以及王三运省长、赵树丛副省长等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认识,创新思路,完善措施,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3亿多元,完成油茶造林面积近9.6亩,低产油茶林抚育6.8万亩,建设良种采穗圃1000余亩,培育良种苗木2700余万株,取得了首战告捷的阶段性成果。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呈现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广西蔗糖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一直是广西支柱产业之一。据统计2002/2003年榨季广西甘蔗面积已达1120万亩,比上个榨季增加100万亩,甘蔗总产量5170万吨,糖产量562万吨,占全国的食糖产量的50%左右,制糖工业总产值达118万元。为什么从前几年地方党委、政府强迫农民种甘蔗农民不愿意种,到现在,区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压减甘蔗面积,而且甘蔗价格一跌再跌的情况下,农民还是要扩大种植面积,而农民种树的积极性却不高,原因如何?给林业产业有何启示?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至少有如下几点启示。一、蔗糖产业部门解决了产品“卖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油茶种植面积列全国第三位、平均单产列全国第一位。广西油茶良种选育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先后选育出全国第一个油茶良种——岑溪软枝油茶,及一批优良无性系。至今,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相似文献   

19.
王琪 《国土绿化》2023,(12):4-5
<正>11月23日,记者从广西柳州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获悉,截至11月中旬,全国已完成油茶新增种植473.65万亩、低产林改造463.36万亩,分别占三年行动方案年度计划任务的85.92%、111.04%,完成2022年因灾受损油茶林补植补造72.1万亩,种苗抽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三年行动良好开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从政策、资金、项目、组织保障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广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针对当前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存在良种选育工作缺乏持续性、无性系苗木繁育能力不足、缺乏高产示范样板、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从产业政策环境、科技攻关与保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高产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建知名品牌、技术推广和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