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组培苗和实生苗造林幼龄林分进行连续15个月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和同样抚育经营措施下,大花序桉组培苗林分胸径、树高的平均值均大于对照实生苗林分,且胸径、树高的极差和变异数均小于实生苗林分。大花序桉组培苗林分具有生长快、长势均匀、变异小、稳定性好等特点,能保持优树原株的遗传特性,优良性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2.
澳洲大花梨属桃金娘科,学名为大花序桉,英文名称Eucalyptus. Cloeziana,天然起源于澳大利亚,广西国有东门林场1983年引种。澳洲大花梨木材呈黄褐色,硬度高、纹理通直、结构均匀、耐久沉重,可用于家具等木制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1982年东门林场开展了林地土壤调查,并对场内主要造林树种进行了化学成份的分析。现将桉、松树种的分析测定结果及其相应的立地土壤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林场的基本情况东门林场位于北纬22°17’—22°30’,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桉树速生品种在我区引进、推广,桉树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病虫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据1991年、1992年调查,焦枯病在我区只是零星发生,而1993年桉树的主要种植区青枯病严重发生,焦枯病也很严重,这是历年来所没有过的。桉焦枯病在一、二年生桉幼林普遍发生,尤以钦州市那彭镇、来宾县铁帽山林场、东门林场的二年生桉幼林最为严重。病害严重发生的林地,大片植株中、下部叶子焦枯脱落,有的甚至枯死。一年生桉树下部叶子发病的现象也很普遍,但严重程度不及二年生桉树。桉焦枯病虽然尚未造成大片桉树枯死,但在生长高峰期  相似文献   

5.
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广西东门林场的人工林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尾巨桉(EucalyptusurophyllaE.grandis),尾园桉(E.urophyllaE.tereticornis),尾赤桉(E.urophyllaE.camaldulensis)和大花序桉(E.cloeziana)木材为主要材料,用驻波管法测试了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系数,比较了这些桉树木材的吸声性能,结果显示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系数在频率1000赫兹之内变化不大,之后随频率的增加吸声系数也在增加。在频率200至2000赫兹范围内,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系数差异不显著,在低频区域,尾叶桉的吸声性能较好。在所测试的声波频率范围内,桉木弦锯板的吸声系数高于径锯板;0.5厘米厚的锯材的吸声性能好于1.0厘米厚的锯材;因此,桉木板材的种类和板材的厚度影响其吸声性能,但五种桉树木材的吸声性能差异不显著。图2表4参6。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7日,广西东门林场场迎来建场40周年华诞。1965年7月27日,广西区党委下文决定建立桂南林业局,东门林场随之成立。东门林场是以人工种植桉树为主的林场。建场后的十多年间,主要种植野桉、柠檬桉等,树种单一,技术落后,营林效益低,职工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属区直贫困场之一。1982年,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政府技术合作东门桉树示范林项目在东门林场正式实施,开展了引种改良、优良无性系繁育、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等多项研究。在中外专家的艰苦努力下,项目经过8年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项目的后续研究中,东门林场培育和生产的尾叶桉、巨尾桉等优良无性系,被广西林木良种委员会认定,并向社会推广应用。2001年,东门林场桉树科研项目成果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特色种苗基地”称号。目前,东门林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7.
正1983年引种3个大花序桉种源施肥实验·1989年引种11个大花序桉种源建立种源试验·2001年建立大花序桉第一个家系试验·高达30-35米·平均胸径达30-42厘米·最大胸径达58.8厘米·木材光泽明显,无特殊气味和滋味·沉重坚固,硬度高·纹理通直,结构均匀,非常耐久·耐干旱贫瘠,抗病虫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生长与形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筛选优良种源及单株,为大花序桉良种繁育及中大径材培育提供优质遗传材料。[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综合分析等方法,对11个大花序桉种源进行生长与形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胸径(DBH)、树高(H)、单株材积(V)、树干通直度(ST)和树干圆满度(SF)在种源间呈极显著差异;上述5个主要性状的种源遗传力(H2)为0.634 0.895,单株遗传力(h2)为0.136 0.342;以DBH、H、V、ST和SF 5个性状指标构建大花序桉种源/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标准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和13株优良单株,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1.2%,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29.7%,选择效果尚好。[结论]大花序桉5个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在种源水平受中度至较强遗传控制,在单株水平受弱度遗传控制。优良种源D47、S14127、B47和S12195生长材性兼优,可用作培育优质中大径材。  相似文献   

9.
按小卷蛾(Pelochrista spp.及Strepsicrates sp.)是桉树嫩梢、叶部的主要害虫,在桉树分布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苗圃幼苗和一年生苗木,严重影响桉苗生长。合浦县乌家镇西大村1991年4月初定植巨尾按65公顷,7月中旬调查,有虫株率94%,虫苞数每株24个,虫口数量每株8条以上。1991年初来宾县新造桉苗67公顷7~8月份也受到桉小卷蛾的严重危害。此外,在钦州地区林科所苗圃、东门林场、北海防护林场、广东省雷州林业局等地也有桉小卷蛾危害。据初步观察,桉小卷蛾约有三种,均未定种,它们主要危害桃金娘科的一些植物,如桉树、白千层、白树油树、红胶木和桃金娘等。其中,白千层和桉树  相似文献   

10.
托里桉     
在桉属中,托里桉(Eucalyptus torelliana)是近年来颇受人注目的树种,其枝叶婆娑,树冠呈尖塔型,幼枝嫩叶红色,终年常绿。它原产澳大利亚,为热带桉树种类之一,我国云南植物研究所最早引种,1974年广西东门林场开始种植,1979年华南农业大学从东门林场获得少量种子,经育苗,造林效果良好,在南亚热带以南广大地区,四旁绿化、庭园布置、台地低丘造林,不失为良好树种。形态特征:托里桉又名卡达桉,红毛桉,常绿大乔木,叶子茂密,分枝很低(图1),枝条不易脱落,从地面至顶梢呈尖塔形。嫩叶、老叶、小枝均有红色绒毛,故名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以来,我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有利于青枯病的发生。有些地方新造的桉树幼林,部分发病严重,局部成灾。在合浦县乌家、象州县大蒙林场、区直钦廉林场、七坡林场等地,局部发病率高达45%~60%。目前,青枯病在全区仍有发展趋势,严重地影响着生产。桉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是由一种细菌(即茄青枯假单孢杆菌)引起的。此细菌宿存于土壤之中,从植物的根部侵入沿输导组织上升并大量繁殖,最后堵塞维管束,破坏植株输导组织,导致植物整株枯死。桉树从苗木到大树均可感病。病株典型症状是:地上部分枝、叶表现突然失水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新造幼林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新造针叶林地常因杂草、杂灌丛生,针叶幼苗被覆盖,长势衰弱,甚至大部分死去。为了消灭草荒,保证成活,我们从1987年开始,连续三年在信阳县东双河乡的教坊村和柳林乡林场的松、杉针叶幼林中进行了除草剂幼林抚育应用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除草剂进行幼林抚育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成本低、工效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是中国桉树的主产区。桉树起源于东门林场,有"中国桉树看广西,广西桉树出东门"的说法。最近开始流行一种说法是"东门的种苗七坡的林子"。意思说东门林场拥有最好的种苗,七坡林场营造了最好的林子。2014年,七坡林场生产木材33万多立方米,收入2亿多元,每立方米均价606元,获"广西森林经营示范林场"称号。  相似文献   

14.
尾叶桉萌芽母树林营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性系苗木虽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但目前由于受到育苗技术、生产资金、运输条件等因素限制,在近期内仍需要大量的尾叶桉种子,当务之急是如何营造短期速效的尾叶桉萌芽母树林。主要介绍东门林场利用尾叶桉萌芽营建母树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花序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花序桉是优良的实木锯材利用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着重论述大花序桉的引种栽培、苗木繁育、木材材性、生理等方面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大花序桉研究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大花序桉研究的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
"科技兴林兴场"是东门林场一贯实施的战略方针.1982年我国与澳大利亚进行技术合作的"东门桉树示范项目"落户林杨,开辟了东门林场杂交育种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大花序桉是优良的珍稀用材树种,其木材品质与黄花梨相当。通过论述大花序桉在我国南方各省的遗传育种进程,包括引种试验、耐寒性研究、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阻碍大花序桉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今后大花序桉遗传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6年生大花序桉不同种源木材纤维特性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9个种源的大花序桉为材料,通过解析木法,测量其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腔径,比较9个种源6年生大花序桉的木材纤维特性。结果表明,种源间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纤维形态(宽度除外)与树高、胸径生长性状相关关系不显著,据此可对各性状进行独立选择,可望培育出木材性状好又速生的种源;树高、纤维宽度与种源地的经纬度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9个大花序桉种源作为中大径材培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对海口林场5种幼林期桉树的受冻害程度及冻害后恢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种桉树的冻害恢复能力差异较大,抗冻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多利桉,本沁桉,邓恩桉,史密斯桉,蓝桉。本沁桉、多利桉和邓恩桉的冻害恢复较快,史密斯桉冻害后死亡率仅为5.8%,蓝桉死亡率则高达74.9%。采取合理的抚育管理措施可以加快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20.
1.东门林场尾叶桉良种。系国营东门林场于1985年在实施中澳东门按树项目中从印度尼西亚帝汶岛等地引进的优良品种。1985-1995年建立了尾叶桉种源试验和家系试验共170个。分别在柳州沙培林场、国营铁廉林场建立家系试验点各扣个。1989年开始建立采种按树林,进行优良个体选择,建立无性系种子园。现有来种母树林900亩,实生种子园和无性系种子国共900亩。1989年以来累计生产种子op公斤,供区内外造林叨万亩,年生长量每亩为1.5-2.0立方米。该良种具有耐瘠薄、较耐旱、速生丰产、轮伐期短(约6年)、于形通直、分校小、树冠窄、材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