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正被称为"地球之癌"的石漠化,一直是广西生态经济建设的"绊脚石"。在治理石漠化中,广西林科院立足桂西南石漠化治理树种选择及复合栽培研究。它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将有哪些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森林生态研究所所长申文辉。记者:申教授,广西在治理石漠化中,已经筛选了吊丝竹、任豆树等一大批石山人工造林树种,探索出了"竹子+任豆"等多种治理模式。广西林科院石漠化治理研究有什么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正被誉为"东方魔茶"的"国宝"金花茶,有很高的观赏、药用、保健价值。林业科学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引进和选育更加优良的品种。近年来,广西林科院从越南引进了金花茶新品种。引进的新品种有何特点?培育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韦晓娟。记者:据悉,全世界95%以上的野生金花茶生长在广西防城港市,为什么还要引进越南的金花茶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是全国马尾松的主产区,也是最重要的优良种源区。经过26年系统联合攻关,2017年,广西林科院申报的"广西马尾松育种体系建立与应用"获2016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马尾松培育和利用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用材林研究所所长杨章旗。记者:杨教授,您从事马尾松研究已有30年,当初为什么选择马尾松这个树种?  相似文献   

4.
正肉桂与人参、鹿茸、燕窝一起,被推崇为中华四大养生补品,有"南桂北参"之说。它作为广西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其高效培育与利用创新有哪些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开祥教授。记者:李教授,广西经济林可研究的树种有很多,为何选择肉桂?李开祥:广西之所以简称"桂",说法之一是自古以来它盛产肉桂。广西人工种植肉桂始于秦汉,距  相似文献   

5.
尹国平:摸清家底有效保护古树名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龙娟 《广西林业》2016,(12):20-21
正古树名木自古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被形象比喻为"绿色文物"。2016年9月,广西启动第二次全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此次普查与以往有何不同,进展如何?其他省份古树名木保护有何经验借鉴?未来推进广西古树名木保护有哪些建议?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党委书记尹国平。记者:为什么要启动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尹国平: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可比作"绿古  相似文献   

6.
<正>香花油茶,自2012年在南宁新发现以来,以早熟、高产、花香、树美而备受广泛关注。近年来,广西林科院一直致力于香花油茶优良品系的筛选及应用。香花油茶究竟有何特点,它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马锦林。记者:马教授,香花油茶是油茶的一个新种吗?马锦林:没错。由于香花油茶植株的形状、叶片与普通油茶较为接近,起初,科研人员认为它是普通  相似文献   

7.
珠江是广西的"母亲河",也是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生命源"。地处珠江中上游的广西,加强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不仅是维护广西本土生态安全、建设美丽广西的需要,也是维护整个华南地区特别是港澳地区水质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要,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珠江防护林体系具有多重意义建设珠江防护林体系,与打造"西江千里绿色走廊"互为载体。西江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西核桃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全区核桃种植已成林15万亩,到2015年种植规模将达到300万亩以上。特别是河池市,仅2012年新造50万亩,并计划在2~3年内扩大到200万亩。如何看待广西迅速掀起的"核桃热"?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李开祥。记者:核桃种植的效益如何?广西核桃种植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雷  龙娟 《广西林业》2016,(11):20-21
正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和食用历史。2016年11月1日,第二届全国油茶学术大会暨广西油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南宁召开。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为广西油茶产业建言献策。广西油茶产业近年来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困难?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油茶研究所所长陈国臣。良种选育是第一"功臣"记者:从油茶学术大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正长在荒山野岭间的"扫把枝"(学名岗松),往往会被路人忽视。如今,却成了农民手里的"致富宝"。岗松究竟有何价值?全区种植利用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将如何促进岗松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开祥教授。记者:李教授,岗松有哪些价值和用途?李开祥:岗松,属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俗称扫把枝、扫帚子。它喜热、耐高温,主要分布于广西、  相似文献   

11.
正樟树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价值。然而,由于人类提取芳香油对樟树资源造成了极大破坏,亟待加强油用香樟的分类选育和经营利用研究。广西林科院在樟树的高效培育与利用创新取得哪些突破?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院长安家成教授。记者:广西的乡土树种可以研究的有很多,为何选择香樟作为研究对象?安家成:樟树是樟科樟属的常绿阔叶树种,又名香樟、芳樟树,是集珍贵用材、特用经济和城市园林绿化于一体的优良乡土树种。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  相似文献   

12.
科技短波     
湘中丘陵洞湖水系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研究由省林科院袁正科研究员主持的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湘中丘陵洞庭湖水系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研究”,荣获1998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湘中丘陵区位于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腹地,是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森林植被质量差,水土流失严重,成为我国南方生态环境恶劣地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列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探索列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省林科院共组织力)多名科技人员,以洞庭湖水系为对象,在五门、炎…  相似文献   

13.
位于广西东部珠江水系区的苍梧县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选择研究,是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并以构成其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各林种的功能需求特征为依据,在充分遵循其树种优化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林种功能作用所需求的要素,按其层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及其隶属关系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多层的分析结构模型,即树种优化选择的评价模型,用指标层相对于控制层(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来确定营建该防护林体系待选的56个树种的优劣次序,明确了不同林种对其造林树种选择诸因素(依据)间的权重问题,评选出了适合苍梧县营造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造林树种,为营建其最大综合效能的珠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良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核桃是世界著名的经济林树种,名列四大干果(核桃、榛子、腰果、杏仁)之首。近年来,广西特别是河池市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取得初步成效。广西的核桃选种培育取得了哪些突破?未来广西的核桃产业何去何从?河池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其核桃产业是否存在供给过剩?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副所长梁文汇。记者:广西在核桃选种培育取得了哪些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它泡出的茶水不仅味道甘甜,还有降糖的奇效。它叫"甜茶",却不属于大家熟知的茶叶种类。它是什么神奇的植物呢?全区种植推广有哪些进展?日前,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开祥教授。记者:李教授,甜茶究竟是一种什么植物?与熟悉的茶叶有何区别?李开祥:甜茶的学名叫多穗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Rehd.),又叫甜叶子树、胖稠、甜味菜、  相似文献   

16.
健康 《广西林业》2010,(3):28-31
<正>由广西林科院、苍梧县林业局、广西大学、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梧州市林业局、苍梧县林科所等14个单位承担的"苍梧县珠江高效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经70多名科技人员历时14年的艰苦努力,在南宁通过成果鉴定。项目成果为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苍梧县低效防护林综合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梧县是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由于人为干扰、树种选择不当、经营措施不合理等原因,林分退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形成较大面积的低效马尾松纯林、湿地松纯林和低效次生阔叶林。本研究通过对低效林分的土壤理化性质、凋落物、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等的调查,提出了对苍梧县低效林采取异龄混交、调整群落结构、调控林分密度、抚阔补珍、抚针植阔和封育补植等一系列综合改造技术,并对几种低效林分改造后形成的不同林分结构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持续特性等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所在的雷公山顶峰是黔东南的最高峰,这里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我们所站立的苗岭以北属长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生态区位非常重要。"站在雷公山顶的飘渺云雾之间,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雄伟对记者说。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台湾杉(秃杉)等珍稀生物为主的自然资源,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9.
袁琳 《广西林业》2020,(4):19-21
广西林业总产值2019年超过了6400亿元,正在打造一二三产总值万亿元的绿色大集群。广西林业要上“万亿元”大台阶,主要着力点应当放在什么地方?广西林科院院长安家成教授对此有一番见解和主张。记者:上世纪后期以来,广西森林资源和广西林业经济迅猛发展,目前在全国、全区处于什么地位?安家成: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西森林覆盖率只有25%,处于历史低谷。  相似文献   

20.
<正>"树上长棉",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如今,一种名为"树棉"的植物的确在"树上长棉",并在八桂大地迅速推广。这种神奇的树种究竟有何价值?全区种植推广取得哪些进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新举措?日前,记者采访了广西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李开祥教授。记者:李教授,树棉的栽培种植与加工利用是我区孕育中的新兴生物产业。能否介绍树棉有哪些价值和用途?李开祥:树棉,学名牛角瓜,又名断肠草、哮喘树、羊浸树、五狗卧花,属萝藦科牛角瓜属直立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