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孵鸡助产是指孵鸡出雏时对出壳困难的雏鸡的人工辅助出壳措施。适宜时间为孵化至21天,雏鸡开始大批啄壳出雏时进行,此时若见有啄出小洞,或在种蛋小头啄壳,迟迟不能出壳者即实施助产。方法为:将啄壳处蛋壳啄掉一小部分,将雏头轻轻拉出,揩净鼻孔粘液使自行出壳。如啄壳处被粘液粘住,可用温水湿润,用镊子拨开或剪刀剪开,以便于雏鸡慢慢展体出壳。  相似文献   

2.
正常情况下,孵化第20—21天,确切地说是孵化第20天后半天至第21天的前半天,应是出雏的高峰期。雏鸡大批出壳后,有个别啄壳后因体弱而无力自行破壳的雏鸡需进行人工助产。有的雏鸡虽体质正常,但破壳时只从蛋壳内伸出头部或腿部。因雏鸡是用头颈顶撑、腿脚蹬挣...  相似文献   

3.
多年实践证明,因种蛋品质不良、营养价值不足、受精率低或者种蛋保管不当、孵化技术运用不妥、管理不善等因素,尤其是经大批出雏后,总有少数雏鸡发生难产问题,出现啄壳不出、胚胎的胎位不正、绒毛粘壳、啄壳后只露头部和两腿等。也有的种蛋虽壳膜大部分已破裂,但雏鸡仍被内壳膜紧紧箍绕不得出壳。上述情况大多数蛋壳膜发黄,尿囊绒毛膜血管已经枯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人工助产。  相似文献   

4.
购买鸡雏首先应注意的是,出售鸡雏孵化场的种鸡品种是否纯正,雏鸡必须是来源可靠、品种纯正的多元杂交鸡,或者是来自专门化品系父母代的商品雏,切不可购买商品鸡的后代;种鸡是否经过鸡白痢病的检疫,并淘汰阳性种鸡,因为只有健康母鸡所产的蛋孵出的雏,才不会生白痢病。 雏鸡是21天准时出壳的为好,一般来说,从第1只雏出壳后,8个小时以内出壳的雏,均为健康雏;8小时以后出壳的,不如前批雏的身体健康;最后出的雏,群众称为“扫滩雏”,多是先天营养不良,成活率较低; 有的是人工剥壳后才出来的雏,放保温箱中抚育,虽有少数可以成活,但其体质特别衰…  相似文献   

5.
多年实践证明,因种蛋品质不良、营养价值不足、受精率低或者种蛋保管不当、孵化技术运用不妥、管理不善等因素,尤其是经大批出雏后,总有少数雏鸡发生难产问题,出现啄壳不出、胚胎的胎位不正、绒毛粘壳、啄壳后只露头部和两腿等。也有的种蛋虽壳膜大部分已破裂,但雏鸡仍被内壳膜紧紧箍绕不得出壳。上述情况大多数蛋壳膜发黄,尿囊绒毛膜血管已经枯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人工助产。  相似文献   

6.
蛋内注射技术是指对一定胚龄的鸡胚接种疫苗,使雏鸡出壳时至出壳后几天就具有特异性主动免疫力。这一新的免疫接种技术因能避免雏鸡早期感染特定传染病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雏鸡出壳后的48h或72h内可以靠吸收卵黄获取营养,但出壳后不久就有采食行为。为了保证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应在充分饮水2~3h后开食。只有选择良好的开食料并掌握好开食的正确方法,才能保证开食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雏鸡从温度较高(37.8℃)的孵化器出来,在出雏室停留,又经运输到达育雏舍;同时雏鸡出壳后代谢消耗水分,故入舍后应立即给雏鸡饮水,才能保证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1初饮的意义1.1可以补充体内水分,利于体力恢复雏鸡出壳后,体内的代谢和呼吸消耗大量水分,及时饮水可以补充雏鸡体内消耗的水分,避免缺水,有利于体力恢复。1.2利于卵黄的吸收出壳后的雏鸡卵黄营养吸收的快慢主要取决于饮水是否充足,饮水充足的雏鸡卵黄吸收较快。因  相似文献   

9.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很多,出壳时由于缺氧而造成雏鸡破壳或脱壳无力而致死,是影响孵化率的因素之一。本次试验采用人工脱壳方法,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孵化率提高了7.21%(P<0.001)。同时对人工脱壳的雏鸡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人工脱壳的雏鸡与正常出壳的雏鸡无明显的差别。试验组成活率比对照组低3.99%,差异不显著(P>0.05),20周龄体重为1565g,基本上达到了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10.
<正> 雏鸡的出壳速度,是指雏鸡从啄壳到完全出壳所需要的时问。雏鸡的出壳时间,是指雏鸡出壳时的胚胎日龄。过去人们认为,雏鸡的出壳速度、出壳时间只受种蛋的来源,品质及孵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次观察却表明,雏鸡的出壳速度与性别有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1.
冬末春初 ,是养鸡生产者育雏的重要时期。此时 ,气温低 ,光照时间短 ,影响雏鸡的发育 ,欲提高雏鸡成活率 ,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 雏鸡的选购与运输购买雏鸡时要选择出壳时间一致 ,匀称整齐 ,活泼健康的鸡群 ,所购雏鸡应脐带愈合良好 ,没有血污 ,抓在手里挣扎有劲。小鸡出壳后要经过熏蒸消毒 ,并在 2 4 h之内注射过马立克氏疫苗 ,在出壳 2 4 h之内应做好雌雄鉴别。雏鸡运输时 ,应选择保温性能好的笼箱。笼箱内温度应保持在 3 3~ 3 5℃ ,并能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雏鸡在 4天之内能运输到目的地 ,可不必开食饮水 ,但运输时间超过 4日 ,则需…  相似文献   

12.
胚蛋自转入出雏机以后,一般在20天又6小时开始大批啄壳出雏,在20天又12小时可达高峰期,20天又18小时应基本结束。雏鸡出壳以后,当少部分的雏鸡(大约5%)颈部嫩毛未干时,便可将较早出的雏鸡从出雏机内检出。有人主张待雏鸡出壳完毕以后,进行一次性出雏。这种主张是不对的。因为,如果让较早出壳的雏鸡继续停留在出雏  相似文献   

13.
1育雏鸡和拉稀病鸡不能喝水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已失去了不少水分,加之长途运输更需要水,有的农户误认为雏鸡喝了水会死亡,不给鸡水喝,造成雏鸡因脱水而死亡。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雏鸡出壳24h后应尽早喂温开水,此后,无论气候和温度如何变化,都应保持昼夜不断地  相似文献   

14.
正初饮(开水):出壳12~24小时,最长不超过36小时,入舍2小时内。开食:出壳后25~36小时,入舍6~12小时内,提倡及早开食促进发育。原理与方法:最早的雏鸡不到20日龄就已出壳,要在出雏器里等1天多才开始装运,到养殖场户常常已经出壳了12小时甚至更长。雏鸡出壳后,每小时平均失水0.1克,所以需及时饮水。传统的开食习惯,即从孵化场转入饲养场后才开始喂饲,一般都在24~48小时以后。实验数据显示,及早开食刺激雏鸡食  相似文献   

15.
通常小鸡出壳后1—6周龄为育雏期,而一般3周龄内雏鸡正常周死亡率应为0.5%以下,种蛋是否带菌、雏鸡抗应激抗病能力强弱和饲养管理是否科学等原因直接影响着雏鸡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雏鸡的出壳速度,即雏鸡啄破蛋壳开始至完全破壳出雏所需的时间。过去认为,雏鸡出壳的速度,只受种蛋品质、孵化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次观察初步证明:雏鸡的出壳速度,与雏鸡的性别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公雏的出壳速度快,母雏的出壳速度慢。  相似文献   

17.
以鸭瘟弱毒冻干苗注射初出壳的雏鸡可使雏鸡死亡。为了弄清在鸭瘟防疫工作中是否有可能因排弱毒而造成雏鸡的感染死亡。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在商业性孵化场,雏鸡出壳后需要在孵化器中停留24~48h,大多数雏鸡在出壳后仍需呆在孵化器内,以待所有雏鸡全部孵出后方可离开孵化箱。一旦离开孵化器后,新出壳的雏鸡在到达肉鸡养殖场前必须经历孵化场的多项处理,随后才能进行运输。这意味着,在实际的生产规程下,雏鸡的断水、断食时间可长达72h。另外,孵化期的出壳时间和出壳的跨度会使雏鸡的断食时间出现较大的差异。有关出壳后雏鸡断食的文献资料清楚地表明,延迟开食会对雏鸡的生产性能,如生长、免疫系统的激活、消化酶的分泌和器官发育等带来有害影响.改善管理措施,如缩短孵化期或通过特定的管理措施提前开食,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由延迟开食所引起的负面影响的解决办法。开发出能够更好地满足刚出壳雏鸡营养需要的开食料或能够将出壳与首次采食之间在营养供应上连接起来的卵内饲喂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另一种供抉择的办法?然而,有关卵内饲喂或早期饲喂的重要性仍待考察,或卵内饲喂或早期饲喂本身是否能产生所报道的优点。本综述旨在讨论早期饲喂的研究现状,以进一步推动此类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养好七彩山鸡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精心育雏育雏是指对1~30日龄雏鸡的培育。刚出壳的雏鸡,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全靠人工培育。1.注意保温。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雏鸡由  相似文献   

20.
<正>1育雏期的选择1.1出壳时间雏鸡出壳有早有晚,一般以21天出壳的雏鸡较好,这样的雏鸡体质强壮。晚出壳的雏鸡体质较弱,卵黄吸收不好,肚大,毛焦,脐带愈合不好。尤其是最后出壳的鸡只更是先天营养不良,疾病多,不易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