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表现为趾间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绒山羊腐蹄病发病率高,占引起绒山羊跛行蹄病的35%-36%,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绒山羊腐蹄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牛,发病率较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炎热潮湿季节比冬春干旱季节发病多;后肢发病多于前肢;成年且高产的母牛易发.  相似文献   

3.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为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患部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相似文献   

5.
奶牛常见的肢(趾)蹄病有:趾间皮炎、蹄叶炎、趾间蜂窝组织炎等。若感染上这些蹄病,将会造成奶牛的疼痛不适,跛行,运动量减少,生理机能减退,产奶量下降,繁殖率降低,淘汰率增高,给奶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平时要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和肢(趾)蹄维护和蹄病预防工作,一旦患上蹄病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奶牛蹄病的预防与保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病是蹄子所有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威胁奶牛健康的、仅次于奶牛乳房炎和不孕症的疾病之一。蹄病主要有蹄叶炎、蹄底出血、蹄底溃疡、创伤性蹄部真皮炎、踵裂、腐蹄病、趾间坏死杆菌病、趾间增生、趾皮炎、白线病等11种。急性蹄病的组织学病变主要是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但外观则为站立和行走姿势异常、跛行、生产性能下降等。  相似文献   

7.
腐蹄病是指侵害指(趾)间皮肤及皮肤更深层软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患病皮肤常坏死、裂开,炎症从指(趾)间皮肤蔓延到蹄冠、系部和球节,病肢明显跛行,并伴有全身性症候。腐蹄病是奶牛蹄病中危害性极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病畜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繁殖能力降低,病情严重者将被迫淘汰,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鉴于该病对奶牛业的严重危害,奶牛出现蹄病时的及时、准确临床诊断,以及与其他蹄病的鉴别诊断,对于奶牛蹄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试验根据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设计1对引物BPP并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引物BPP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敏感性达到了152.5 pg,且引物FLP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能够准确诊断出节瘤拟杆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奶牛腐蹄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成母牛发病率高达5%~10%。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消炎粉和补蹄膏合用,结合在病灶上方人字形注射普鲁卡因和抗菌素治疗,收到明显效果。1临床症状病初奶牛蹄间裂,从后部腐烂,趾间皮肤潮红肿胀,运动时呈支跛。多蹄发病时,因站立和行走困难而卧地不起,长时间可引起褥疮。患蹄从蹄冠、蹄球至整个蹄底部腐烂分解,引起蹄冠蜂窝组织炎,病变进一步可侵害至系部、球部、腱、腱鞘、韧带、骨和关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化脓性炎症。重者可引起蹄匣角质分…  相似文献   

9.
张双歌 《北方牧业》2004,(17):11-11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为特征的局部化脓性坏死性炎症。病牛疼痛、跛行。轻者食欲减退;重者卧地不起、消瘦,最终淘汰。本病全年皆可发生,但以7-9月发病最多。成母牛发病率可高达5%~10%。  相似文献   

10.
奶牛腐蹄病是以蹄部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1临床症状病初病牛一肢或多肢跛行,喜卧;强行站立时频频提举病肢,患蹄刨地或踢腹;患蹄系部和球节屈曲,免负体重,后蹄患病时蹄尖轻轻着地,前蹄患病时患蹄前伸,趾(指)间皮肤和蹄冠呈红色或暗紫色、发热、肿胀、敏感,皮肤裂开,有恶臭味,蹄底不平整,角质呈黑色。  相似文献   

11.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该病在本地区历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后奶牛的泌乳能力下降。自1992年以来,笔者应用KMnO4外敷治疗奶牛腐蹄病,收到了显著疗效,而且本法成本低疗效高,操作简便,很适合兽医临床应用。经我们治疗的41头病牛,共60只病蹄,用药后治愈率达100%。1临床症状 病初奶牛蹄间裂从后部腐烂,趾间皮肤潮红肿胀,运步时呈支跛,多蹄发病时,因站立和行走困难而卧地不起,长时间可引起褥疮。 患蹄从蹄冠、蹄球至整个蹄底部腐烂分解,引起…  相似文献   

1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发生病变。在奶牛饲养中,常见的肢蹄病以跗关节磨损及炎症肿胀、趾间皮炎(俗称蹄叉炎)、蹄底溃疡为主。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  相似文献   

13.
奶牛腐蹄病是趾间皮肤的化脓坏死性炎症,为奶牛的常见多发病。在牛舍潮湿不洁、运动场地泥泞的条件下,蹄角质及趾间皮肤长期受粪尿及污水浸泡,感染坏死杆菌等病  相似文献   

14.
每年夏秋季节,雨季来临时都会有个别羊群发生腐蹄病。腐蹄病是蹄趾间皮肤化脓坏死性炎症。病蹄负重异常,疼痛不适,引起跛行,由于病痛而引起病羊采食量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影响羊群生产。  相似文献   

15.
奶牛腐蹄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腐蹄病是由蹄病或趾(指)病造成的,90%以上的奶牛跛行皆此因素所致。蹄病的病灶或负重异常可造成疼痛与不适,引起跛行,并使关节、肌腱及韧带等受到刺激,同时使蹄上部的组织和器官易于受到伤害。由于病牛不愿活动,长时间躺卧,与同群牛只接触减少,从而发情鉴定困难或不发情导致繁殖失败;由于病痛致使采食量下降,从而影响泌乳量,致使生产能力和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6.
韦海飞  郭锷锋 《广东奶业》2004,(1):18-19,27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四肢每段的皮肤、皮下组织、骨、关节、韧带、肌腱均可能发生病变;后肢髋关节由于摔伤引起脱位存在不稳定因素,而且发病率不高,这里不阐述。前肢肢蹄病主要集中在趾间皮炎及蹄底溃疡,后肢主要有跗关节磨损及炎性肿胀、趾间皮炎、蹄底溃疡发病居多。珠江奶牛场2002年,肢蹄病的发病率及引起的淘汰达到历史高峰,泌乳牛月发病率为7.8%,全年因肢蹄病而淘汰占总淘汰牛的17%,2003年1月份起,我们调查了跛行牛282头牛的肢蹄病发生情况,旨在摸索肢蹄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总结出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第四季度的月发病率降至3%以下(占成母牛),因肢蹄病引起淘汰共4头。现将我们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腐蹄病是牛的常发病,尤以奶牛的发病率为高,据报道奶牛腐蹄病发病率约为 20%。其特征是趾间组织、角质部发生腐败性化脓炎症,病变可波及蹄冠皮肤、蹄真皮及蹄关节,一般后蹄发生比例高于前蹄,而且天热潮湿雨季比天旱季节发病率高。莱阳市郊区奶牛专业户陈某自 1986年起饲养荷斯坦奶牛,至 1998年共发生腐蹄病 15例,治愈 13例,治愈率为 86. 7%。现介绍如下: 1症状   病牛站立时患蹄不敢着地,或频频换蹄,打地或踢腹,前蹄患蹄、患肢向前伸出;跛行,有痛感;检查患蹄时,蹄底角质部完整,看不见病变;叩击或按压时可出现疼痛;当…  相似文献   

18.
奶牛腐蹄病是因指(趾)间皮肤感染化脓菌引起的化脓坏死性炎症。主要原因是由于厩舍、运动场潮湿以及多雨季节导致趾(指)间皮肤长期受粪尿和污水浸渍,致使弹性降低,引起龟裂、发炎,或受到损伤时坏死杆菌等侵入而致病。 临床症状:病初蹄间皮肤潮红、肿胀、疼痛,呈现明显的跛行,  相似文献   

19.
1指(趾)间皮炎 在没有扩延到深层组织的指(趾)间皮肤的炎症,称为指(趾)间皮炎。皮肤呈现湿疹性皮炎的症状,有腐臭味。不引起急性跛行,蹄部非常敏感。表皮增厚和稍充血,在指(趾)间隙有一些渗出物,有时形成痂皮。初期,与球部相邻的皮肤可发生肿胀,轻度跛行。随后,在球部出现角质分离,跛行明显,在角质和下面的真皮之间有泥土、粪便和褥草等异物进入,使角质和真皮进一步分离。在少数病例,化脓性潜道可深达蹄匣内,严重的可引起蹄匣脱落。  相似文献   

20.
蹄皮炎是引起奶牛跛行最重要的传染性皮肤病之一,是一种发生于趾间内侧皮肤的弥漫性、增生性或局限性炎症。该病可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卧地不起,甚至被淘汰,对奶牛养殖效益、奶牛健康及福利水平危害巨大。本文对奶牛蹄皮炎的发病阶段、不同阶段发病特征以及诊断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