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如皋豇豆年年在旺盛生长的6~8月根腐病严重发生,产量损失35%以上,部分田块因病绝收。2003~2008年通过对如皋市豇豆根腐病发病因素的调查试验分析,认为防治豇豆根腐病可通过控制栽培条件和改变栽培措施来减轻此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如皋市豇豆根腐病与不同栽培方法关系试验的分析研究,认为防治豇豆根腐病可通过控制栽培条件和改变栽培措施减轻此病的危害。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为首要措施,以每667m^2施有机肥2000kg为宜。抽蔓期开始对豇豆根部适当扒土,使豇豆根颈基部裸出地面,对减轻豇豆根腐病的危害有一定的作用,且在生产中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豇豆是我地主要栽培的无公害蔬菜品种之一,因其耐热、易管理、施药少、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菜农欢迎。但由于多年重茬栽培,各种病害逐年加重,其中根腐病已成为我市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重病田死亡率达60%~90%,甚至绝收。因此,2006-2009年我们调查其发生危害情况,摸清了如皋地区豇豆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种类及环境与发病关系,为综合防治豇豆根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朱正荣  丁克友 《上海蔬菜》2006,(3):66-66,77
豇豆是夏秋堵淡补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各地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生长过程中植株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豇豆的品质和产量。据我们多年来豇豆生产的经验,造成豇豆植株枯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豇豆根腐病是豇豆上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由于豇豆种植年数的增加、面积的扩大、品种的变化等,成为豇豆上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在局部区域尤为突出。一般发病率为30%~40%,严重的达60%以上,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菜农对其防治盲目性较大,往往发病严重后才开始用药,收效不大,且易造成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豇豆产品的质量和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豇豆根腐病造成的豇豆产量损失进行定量分析,确立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确定防治指标,为其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豇豆生产上常发生死藤现象,我们通过多年调查和分析,发现枯萎病、疫病、根腐病及涝害是导致死藤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上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等,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方法,为豇豆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豇豆生产是丽水市莲都区蔬菜的支柱产业。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豇豆根腐病成了豇豆上发病最重、为害最大、防治最难的病害,一般发病率为25%~40%,严重的达50%以上,造成豇豆减产达20%~60%。  相似文献   

8.
以豇豆为试材,采用在豇豆生殖生长时期即结荚期摘除部分叶荚的方法,分析了结荚期摘除叶荚后豇豆植株的落花率、成荚率、产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荧光光谱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初荚期摘叶1/4、摘叶1/3、摘叶1/2植株的落花率均升高,摘荚1/4、摘荚1/3植株的落花率均低于对照。盛荚期摘叶1/4、摘荚1/4、摘荚1/3植株的落花率均低于对照,而摘叶1/3、摘叶1/2的植株落花率高于对照。其中,盛荚期摘叶1/2的豇豆植株落花率最高。在豇豆结荚期摘叶摘荚处理后,植株的成荚率、产量都低于对照。此外,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反射指数(PRI)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且R2达到0.80以上。Fv/Fm、PRI、叶绿素含量、落花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强,表明还有其它因素对豇豆产量的高低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棚栽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经常造成植株整畦整垄死亡,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为此我们通过试验探索,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抑制了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现将棚栽辣椒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控措施简介如下:1为害症状辣椒根腐病主要危害辣椒根部及维管束。发病后病株部分枝条和叶片变黄萎蔫,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或生长后期茎基部或根部腐烂,有时可见粉红  相似文献   

10.
针对长江流域梅雨季节,豇豆易发枯萎病、根腐病的特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长江蔬菜服务部,以“抗病性强、粗荚、丰产、品质优、耐瘠薄、适应性广”为目标,以引自台湾的台湾八号为母本,以印度JK公司提供的品种为父本,用系谱法,历经5年8代共同选育而成了奥斯曼豇豆。2006-2008年在浙江、湖北等地大面积推广,表现出高抗豇豆枯萎病、根腐病,产量高、品质好,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1.
杏树根腐病是杏树苗及幼树上发生的一种病害。杏树患根腐病后,若地上部出现相应病变时,则说明病情已十分严重,病斑已扩散到侧根和部分主根。患根腐病的杏树,地上部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延安地区棚栽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经常造成植株整畦整垄死亡,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棚栽辣椒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控措施介绍如下。1为害症状辣椒根腐病主要危害辣椒根部及维管束。发病后病株部分枝条和叶片变黄萎蔫,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或生长后期茎基部或根部腐烂,有时可见粉红色菌丝及点状黏质物。当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13.
豇豆新品种台湾8 号,田间抗根腐病、霜霉病、锈病能力强。商品豆荚平均长58.5 cm以上,比普通豇豆品种长4.1 cm以上。经长途贩运后,豆荚仍保持鲜、脆、嫩,肉质不易受损。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延安地区棚栽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经常造成植株整畦整垄死亡,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棚栽辣椒根腐病的发生原因和综合防控措施简介如下。1为害症状辣椒根腐病主要危害辣椒根部及维管束。发病后病株部分枝条和叶片变黄萎蔫,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或生长后期茎基部或根部腐烂,有时可见粉红色菌丝及点状黏质物。当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15.
马骁 《西北园艺》2020,(1):42-43
近年来,随着棚栽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经常造成植株整畦整垄死亡,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1危害症状辣椒根腐病主要危害辣椒根部及维管束。发病后病株部分枝条和叶片变黄萎蔫,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或生长后期茎基部或根部腐烂,有时可见粉红色菌丝及点状黏质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长抑制法,发现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对豇豆根腐菌(Fusarium spp.)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对豇豆根腐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24.4 mg/L。采用拌种法,测定了芽孢杆菌对豇豆根腐病的室内预防效果,其中以药种比100 mL∶1 kg的防效最高,为92.1%,与对照30%噁霉灵水剂防效相当。田间灌根试验结果显示,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50倍,对豇豆根腐病的防效达到74.9%,与对照30%噁霉灵水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枇杷根腐病是枇杷的重要病害之一,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为害严重的整株黄化落叶直至死亡。枇杷根腐病多发生在根颈及根部,病部皮层松软、坏死、腐烂。病发初期为黄白色至黄褐色不规则病斑,病健部分界不明显,后逐渐转为黑褐色。近地面的根颈处或根部促发大量新根,新根被侵染后也随之腐烂、坏死。病情严重时,大部分根系变黑腐烂,韧皮部与木质部分离,形成层坏死显褐色,植株萎蔫,叶片黄化,脱落,最后整株枯死。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病部表面会形成大量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河北省中南部梨树栽培区部分梨园不同程度发生根腐病,并有蔓延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据调查,梨树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及根颈部。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根系变褐,逐渐腐烂坏死,营养供应受阻,呼吸功能逐渐消失,地上部位开始呈现病状,生长势下降,不能抽生新梢或新梢短,果实个小,  相似文献   

19.
在湖北省兴山县峡口镇,选取根腐病发生程度为重度(植株基本死亡,叶片和枝条干枯脱落)、轻度(叶片开始发黄,根开始腐烂且根表皮已断裂)以及未感病(树体正常)的9年生枳砧纽荷尔脐橙植株,取样分析菌根侵染率、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孢子密度、根际土壤菌丝长度及根际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未感病植株相比,轻度感病与重度感病植株根系菌根侵染率分别降低了50.4%和64.9%。根腐病的发生还显著抑制了根系活力、根际孢子密度和土壤菌丝长度,且抑制强度随着根腐病发生程度的加剧而增强。根腐病的发生也降低了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尤其是难提取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根腐病的发生抑制了菌根的生长以及菌根代谢物球囊霉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20.
夏季温室黄瓜生产开花、结果初期,受高温高湿的影响,植株抗劣、抗病性减退,易引起根茎部腐烂坏死,植株萎蔫死亡,严重影响产量。2006年6~9月,我们在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进行了温室黄瓜病害的调查研究,发现了根腐病的发生,通过积极组织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