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探索利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及其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于一九九○年十至十一月在广州自云区钟落潭镇,对越冬前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对不同用药量的防治效果和对寄生蝇寄生情况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由深圳星火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三号及灭多混剂对松毛虫赤眼蜂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韩诗畴  许雄 《昆虫天敌》1994,16(2):73-76
证明:灭幼脲三号及灭多混剂(灭幼脲三号十多来宝,DT)均能通过米蛾卵壳渗入卵液、对松毛虫赤眼蜂发育略有影响,但幼虫尚能发育至肾期。灭多混剂比灭幼脉三号对赤眼蜂的毒性大、两种药剂的LC50分别是493.73和630.48ppm,均大于林间使用浓度;对寄生于松毛虫卵中的不同发育期赤眼蜂均很安全、对蜂羽化没有影响。在人工卵中,灭幼脉三号浓度达到320ppm时,低龄幼虫尚能生育至老熟幼虫;但浓度为20pp  相似文献   

3.
球孢白僵菌混合制剂的加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混合粉剂是由51%的孢子粉、20%紫外保护剂、25%载体和4%的灭幼脲Ⅲ号,经正交设计优化配方得到。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此剂对3~4龄马尾松毛虫幼虫LT50为5.7d。林间放菌防效达74.27%。室温下贮藏0.5a,孢子萌发率比高孢粉剂提高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包为民  何国锋 《昆虫天敌》1995,17(3):111-115
室内试验和林间调查结果表明,灭幼脲Ⅱ号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除具有速效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迟效作用,表现为取食量减少、体重减轻、易感染白僵菌致死等,进而影响蛹和成虫的存活和发育,从而导致当代和后代种群数量的极大下降。  相似文献   

5.
1984—1986年,我市在小区试验基础上,用25%灭幼脲3号胶悬剂(以下简称灭幼脲,防治秋菜上的菜青虫和甘蓝夜蛾,示范面积800余公顷,平均防效在95%左右。比辛硫磷等杀虫剂提高防效10%,降低农药成本30%,并提高了秋菜的产量和质量,深受菜农和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3号是吉林省通化化工研究所与通化农药厂联合研制的一种新杀虫剂。它可以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变态受阻。对成虫则有抑制产卵和使卵不孵化的作用。国外有很多关于灭幼脲1号的残留分析方法的报导,但尚未见到关于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方法。为了研究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我们研究了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1”号和“3”号的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灭幼脲是一种无公害农药,对多种昆虫幼虫均具有致死作用,但对黄脊竹蝗 Cer-acris kiangsu 蝻的杀灭效果至今仍未见报道。我们于1991和1992年曾进行试验.初步结果如下:一、材料1.蝗蝻 1991和1992年4月初,分别用广宁县横迳管理区井汶尾和屋背山挖黄脊竹蝗卵一批,带回广州市,室内孵化,待用。2.灭幼脲灭幼脲Ⅰ号为河北省唐山市化工研究所生产;灭幼脲(?)号为深圳市星火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几种昆虫生长调节剂:15%Nomolt(teflubenzuron,农梦特)、5%IKI-7899(chlorfluazuron,抑太保)、5%Alsystin(triflumuron)、25%灭幼脲Ⅲ号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dendrolimiMatsumura)有无不利影响,1991年和1992年在室内,分别以不同浓度在寄主卵被寄生前、后,以及处于羽化盛期的松毛虫赤眼蜂成虫期进行施药处理,以不施药的为对照,然后将各处理及其对照放入人工气候箱饲养观察;再以受过药剂处理的松毛虫赤眼蜂作为蜂种,再次接蜂以检验其子代的繁殖力及成虫寿命,结果证明该4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松毛虫赤眼蜂及其子代都很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六种目前常用的化学农药中筛选出的灭杀毙和灭幼脲Ⅲ号是两种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毒力测定和林间大面积防治试验表明,用两种农药的800-1500倍液毒杀棉蝗2-3龄跳蝻,其杀虫效果可达97.0%~100%。因此,灭杀毙和灭幼脲Ⅲ号是两种值得推广的高效灭蝗剂  相似文献   

10.
《杂草科学》1993,(1):45-46
灭草王系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研制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可用于移栽稻田除草。为测定灭草王对移栽稻田杂草的防效、杀草谱、药效期及对水稻的安全性,1991年进行了灭草王防除移栽稻田杂草田间试验。一、材料与方法 (一) 供试药剂:10%灭草王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研制);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美国杜邦公司产)。 (二) 试验设计 1.不同用量试验:设每亩用10%灭草王可湿性粉剂3克、6克、9克,均在移栽后3天以药土法施入。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的增效剂——蜕皮激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蓁 《植物保护》1990,16(2):16-16
灭幼脲为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在施用浓度低于致死浓度一定值时,不仅起不到杀虫作用,反而能促进害虫的生长,补施药2—4天后才显现效果,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国内外尚无具体的报道。笔者在进行灭幼脲杀虫机制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植物性外源蜕皮激素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和方法 供试昆虫:菜粉蝶幼虫是田间采集大量蛹待其羽化产卵,卵孵后饲以新鲜甘蓝叶。 家蚕幼虫,西南农大蚕桑系提供良种781。 供试药物:灭幼脲Ⅰ号20%悬浮液,国营江阴农药厂提供。 露水草蜕皮激素,广东顺德县化学生物研究所提供。 处理方法:用微量进样器经口注入药液。 处理分为两类,第一类(1)相同龄期不同浓度的灭幼脲处理。(2)相同龄期不同浓度的灭幼脲混合定量蜕皮激素处理。第二类(1)不同龄期相同浓度的灭幼脲处理。(2)不同龄期相同浓度的灭幼脲混合定量蜕皮激素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2.
《植物保护》1981,7(1):26-27
1973年以来,有不少报道应用灭幼脲类(取代苯基甲酰基脲类)防治蚊、蝇及各种农林害虫。其中以灭幼脲Ⅰ号(国外商品名称为Dimilin、Diflubenzuron、TH6040、PH6040)及灭幼脲Ⅱ号(TH6038、PH6038等),杀虫力强,毒性低,对多种害虫天敌无杀伤作用,比较安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能抑制被处理昆虫表皮几丁质的沉积,使之不能正常脱皮或化蛹而致死;并有导致成虫不育  相似文献   

13.
除虫脲(灭幼脲1号)商品名 Dimilin,通用名 diflubenzuron,是荷兰 Phlips—Duphar 公司1972年开发的农药产品,化学结构式为: 除虫脲与我国生产的灭幼脲3号为同系化合物,同属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昆虫幼虫吃下后,表皮的几丁质合成受到抑制。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使之变态受阻而形成畸形或死亡。该杀虫剂对粘虫、尺蠖、舟形毛虫、桃小食心虫等害虫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六种目前常用的化学农药中筛选出的灭杀毙和灭幼脲Ⅲ号是两种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毒力测定林间大面积防治试验表明,用两种经的800-1500倍液毒杀棉2-3龄跳蝻,其杀虫效果可达97.0% ̄100%,因此,灭杀毙和灭幼脲Ⅲ号是两种值得推广的高效灭蝗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当前美国白蛾在杨树上发生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以常用药剂灭幼脲25%悬浮剂为对照.在田间杨树上测试了2年球孢白僵菌4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在不同使用浓度下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4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相对于灭幼脲25%悬浮剂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2年的防效均在90%以上。该试验结果为该药剂的产品登记以及为生产上选择适于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种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灭幼脲一号对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若虫具有很高的毒性,对卵孵化没有作用,但卵经灭幼脲处理后孵出的一龄若虫呈现较高的死亡率。灭幼脲一号对桔全爪螨的主要天敌-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 nicholsi Ehara-et Lee的毒性低。大田用95ppm的灭幼脲一号喷雾,对以若虫为主的柑桔木虱种群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苯甲酰基苯脲类化合物克幼脲对玉米螟的毒力及药效。室内测定表明,克幼脲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胃毒毒力LC50=2.39mg/kg,对玉米螟卵也表现了一定的抑制效应;田间试验证明,克幼脲复配4号对玉米螟的防效达94.2%。  相似文献   

18.
杨笑如 《江西植保》2005,28(3):97-99
云南松毛虫是福建省沿海地区湿地松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卵于翌年2月下旬孵化,幼虫7龄,历期158d~195d,以取食嫩针叶为主,幼虫老熟时下树,藏于草丛里或树干基部,在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预蛹期50d~70d,成虫寿命5d~10d.其发生与林分的林木组成、气候、天敌等因子密切相关.试验表明:用25%灭幼脲3号,白僵菌与0.4%氰戊菊酯粉剂按4︰1混合制成的粉炮防治幼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除虫脲)类,系取代苯基苯甲酰基脲类化合物,又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有灭幼脲1号(TH6040),化学名称为1-2.6-二氟-(苯甲酰基)-3-(4-氯苯基)脲,化学结构式灭幼脲2号(TH6038),化学名称为1-2.6二氯-(苯甲酰基)-3-(4-氯苯基)脲,化学构式 灭幼脲3号(苏脲1号),化学名称为1-2-氯-(苯甲酰基)-3-(4-氯苯基)脲,化学结构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省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面积不断扩大,本文在飞防区防治前后随机采取昆虫样本,以研究飞防喷药对昆虫及其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t+病毒、灭幼脲、苦参碱.烟碱乳油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的各试验区内,调查发现飞机喷药防治前后各试验区出现的优势类群均为蜘蛛、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灭幼脲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所增加,且差异显著;Bt+病毒和苦参碱.烟碱乳油飞防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