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奇石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藏石、品石的热潮,如火如荼,席卷神州大地。为了全面反映和展示全国各地石友近年来的赏石成果,花木盆景杂志社发起并编辑了《中华奇石精品》大型画册,共刊登奇石图片800余帧,这是从全国各地近两万件来稿中精选出  相似文献   

2.
临朐太湖怪石,亦称北太湖石,又称“湖石“,产于沂蒙山区北部临朐西南山里沟壑中。它多为灰青色和青黑色,属石灰岩,储藏量极为丰富,据初步调查,全县约有145万吨。这些怪石,具有形质俱佳之特点,被赏石者争相购藏。太湖怪石是四五亿年前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石,经千百万年的风剥雨蚀或波击浪打自然形成。宋代诗人范成大鉴赏曰:“石生水中者良。岁久波涛冲激成嵌空,石面鳞鳞作靥,名曰弹窝,亦水痕也,扣之铿然,声如磬。“这就清楚地道明了怪石的成因。临朐五井镇有一座莲花山,整个山体均由太湖怪石构成,可以连片开发,已经形成专门的怪石交易市场。据说这些怪石,原被埋在地深层,后来火山爆发,导  相似文献   

3.
革命老区百色,人杰地灵。右江起义闻名于世。一方水土也养出一方亮丽的奇石精品。这块赏石《右江叠翠》在当地被称之为“白硅”,色彩艳丽,层次分明,恰如一幅浓缩的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4.
盆景怡乐     
魏琪 《花卉》2008,(8):41-41
盆景据说始于唐,盛于宋。韩愈曾有盆池诗,咏盆中荷花(见《全唐诗》)。宋人赵希鹄写《怪石癖》,述奇石清供,可算此类盆景之滥觞。元有僧韫上人善作盆景。据周瘦鹃考证,盆景之名始于明代,屠隆作《考槃余事》有文云:“盆景以几案可置者为佳,  相似文献   

5.
话甘洛灰石     
甘洛灰石产于二叠纪阳新统石灰岩,属安徽巢湖石一类品种。石质坚硬,造型奇特,神态浑朴敦厚,颜色灰黑纯净,石质细腻,扣声悦耳,石中古生物化石丰富,有硅质或泥钙质核瘤点缀等特色。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对甘洛灰石雕琢得透彻玲珑,大孔小孔,遍布石上,上下左右,孔孔相连,纹理纵横,网络精细,形状千奇百怪,挺拔俊秀,物像形神兼备,具有人见人爱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灵峰妙境     
此石石色青黛,形态多变,似有千山万壑,绵延起伏。石体迂回曲折,或藏或露,独具北方山林雄伟豪迈的神韵。  相似文献   

7.
深谷幽兰     
金炎  邬帆 《花木盆景》2005,(4):36-36
这是一首赞颂深谷幽兰的诗,为诗人晚年时所作。开头两句写诗人常在饭后拄着拐杖到南边山岩去散步,从面自然地引出幽兰。三四句写诗人因兰香而急着去寻求,然而兰花藏在深谷野卉之中,没有能得到。“遽求”,表达了诗人求兰的急切心情。五六句“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诗人紧接着抒发议论,写出兰花的高尚气节。它宁愿在深山幽谷之中与野草为伍,也不愿到那庸人的庭院中去当装饰品,当作玩物,  相似文献   

8.
贵州石赏析     
红水河贵州段,有一种类似玛瑙的水冲石,当地人称红河玛瑙。该石呈褐黄色,有红白包块.能形成人物、动物、山水、风景等图案,被当地石友视为上品。这方石有山、有水、有蔓、有林,好一派亚热带风光之美。藏配座时,雕有一对苗家情侣,一个吹笙、一个弄笛,更体现了红水河畔的苗家风情。  相似文献   

9.
熊协藩  熊彬 《花卉》2009,(10):33-33
有一种香花树种,至今仍藏在山野,每年三四月间花盛放于丘陵山野中,名叫山矾。《本草纲目》中,有其大名。民间芳名就有:山桂花、春桂、十里香。  相似文献   

10.
赏石佳品     
《花木盆景》2005,(1):62-63
名:《金网绿缘》 种:绿蜡石 格:18emx15cmxsem 藏:钟毅文(广东) 瑜i瞥婿班腮黝渊瓣酬嘴骗赢念黔赢曦耀诬翁憋姗睽瞥夔翻鹅碧她骊黝班瓣解裁蟋礴 题名:《海狮》 石种:汉江梨皮石 规格:86emx29emx21em 收藏:赵大毅(湖北) 名:《一山独秀》 种:太湖石 格:45emx26emx15em 藏:王洪德(山东) 巴止巡业二兰上弓二竺坚垫I鉴奎卿览星兰.少协于r一况气‘谁砂赞坷‘尔碳婴脚派万矛酬盆 题名:《彩云飞舞》 石种:卵石 规格:10emxgcm 收藏:庄良聪(广东) 题名:《河塘夜色》 规格:22cmx25cm 收藏:刘家权(湖北) 题名:《鳄鱼母子》 石种:类太湖石 规格:50emx28e…  相似文献   

11.
冷布果袋     
《红楼梦》(中华书局出版,由启功主持,张俊等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程甲本为底本整理)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风姐讯家童》,提到袭人想起风姐身体欠安,自己要过去看看,便告诉晴雯不要出门,免得宝玉回来无人服侍,引来晴雯一番戏谑之后,有以下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2.
此石如一老,饱满的天庭显得大智若愚,长长的胡须似乎告诉我们只有见惯人间世态炎凉、与世无争的豁达之人才有此心境贻养天年。老身披长袍大褂,右手藏进了长袍,拄拐的左手也缩拢紧靠左胸,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位老寿星了。  相似文献   

13.
石品赏析     
《花木盆景》2007,(10):58-59
好汉 一见此石,不由得令人想到《水浒》中身长八尺、虎背熊腰的梁山好汉。看他抱拳一揖的神态,更是透出一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霸气,端的是雄浑大气的一方好石!  相似文献   

14.
此石产于安康的汉江,是笔在一处江心洲上所拾得。记得那是一九九六年之夏,觅得此石时心中非常欣喜,一天的辛苦劳累全忘记了,因为我得到了天公馈赠的一方极有韵味的奇石——《梅花香自苦寒来》。  相似文献   

15.
启文 《花木盆景》2007,(2):57-57
此石画面若为人力雕琢渲染而成,虽让人赞其意蕴之恬淡,却也让人觉得其构图之泛泛。然此石乃天公之佳构,不得不让人慨叹自然之鬼斧神工!细观画面若有茂林修竹藏苍掩翠,有蝉鸣鸟唱之余韵,有淡荷飘午之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6.
股市风云     
最近偶得一方灵璧奇石,奇妙之处在于它能一石两看——一角度观之如“牛”,转换角度又呈“熊”态,二者皆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7.
谦受益     
这是一方水洗度高的汉江石。它既具体到位,又抽象丰厚。说它像杯还是像壶,像罐还是像坛,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给人一种珍贵的涵养。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花木盆景》2008,(10):74-74
回忆不是忘却;《花木盆景》助我成为藏石名家;《盆景赏石》使我爱上文人树盆景;  相似文献   

19.
人生是一场旅行,你会与谁同行?15年前,当我在盆友家看到《花木盆景》杂志时,就深深地被它吸引,注定与它同行。从此以后,它浸润着我的心境和生活,成了我每年必订、公文包必备、书柜里必藏、每天必看的宝贝。  相似文献   

20.
《云之上》     
婺源是一幅趣味盎然的山水风光画。踏进婺源,山青水秀,松竹连绵,田园秀色,风光无限。就连河里的石头也长着美丽的图案。这不,笔在江湾河畔就觅得许多奇石,其中一方心爱的精品,由于石质好,图案格外突出,故把它命名为“云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