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邱进杰  朱黎  蒲强 《猪业科学》2022,39(3):96-98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以发热和全身脏器出血为特征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皮肤发绀、全身内脏器官广泛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非洲猪瘟导致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达80%~100%.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猪病毒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高温,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和出血等。非洲猪瘟病程短,死亡率可高达100%,给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群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总结了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加强猪群管理、增强防控意识、饲料控制、定期消毒和驱虫等防控措施,以期为养猪户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在非洲猪瘟疫苗研究推广应用前将是我国养猪业最大的威胁。基层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疫情的排查是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的前提,在没有进行实验室检测前,临床症状的鉴别对疑似病例的诊断十分重要。非洲猪瘟与古典猪瘟、蓝耳、猪丹毒等常见猪病临床症状相似,但其典型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常见猪病的临床症状进行简要阐述,为基层防疫人员进行非洲猪瘟疑似病例的排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致命猪瘟感染。它是唯一可以通过软蜱载体传播的DNA病毒。野猪和家猪很容易感染,并且可以通过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水平传播。临床症状与猪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一旦发病就会迅速蔓延.为了有效地遏制住非洲猪瘟的传播,应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为生猪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基于此,有必要对非洲猪瘟防控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传染病,能引起所有品种和年龄猪的一系列综合征。论文从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样品采集和实验室诊断等方面对非洲猪瘟诊断技术进行简述,重点介绍了血细胞吸附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等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主要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程较短,死亡率很高,对全球的生猪养殖业都是很严重的威胁。非洲猪瘟临床主要表现是高热,并且猪的皮肤和内脏都有不同程度出血,还伴有呼吸障碍以及神经症状。我国对非洲猪瘟的预防和治疗还需进一步改善,减少和避免非洲猪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已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高热、眼鼻分泌物呈黏性、肤色发红、出现坏死性鼻炎及内脏出血等。当前,针对非洲猪瘟并不具备有效的免疫疫苗,其防控需采取严格的综合措施。1消灭传染源非洲猪瘟病毒可存在于病猪及带毒猪体内,尤其是带毒猪,因其表现与健康猪无异,无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猪粮安天下",生猪属于重要的基础产业,对保障供给具有重要的作用。非洲猪瘟(ASF)与猪瘟(SF)都具有败血症症状,本文就非洲猪瘟与猪瘟的鉴别诊断及宰后检验判定要点谈点粗浅意见,供广大同行和养猪场参考。一、非洲猪瘟和猪瘟的概念、危害1.非洲猪瘟的概念和危害。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病程短、死亡率极高,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类似急性猪瘟。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相似文献   

10.
牟雁群  宋颖  崔超 《猪业科学》2022,39(4):34-35
非洲猪瘟(ASF)是因野猪和家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ASFV)而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过程短,急性和最急性致死率高达100%,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虽然至今尚未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和兽药用于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但实践证明,ASF是可防可控的.笔者将近年来在里岔黑猪饲养管理中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总结如...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致死率较高,病死猪以及带病猪都是非洲猪瘟的传染源,无论是什么猪种,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猪都是易感体.非洲猪瘟的致死率几乎达到了100%,而且病症发作没有季节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积极切断其感染源和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本文即针对小型猪场对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2.
1非洲猪瘟和仔猪副伤寒 非洲猪瘟虽发现于非洲,但已传入亚洲。猪瘟疫苗防疫注射的猪场可发病,表现为大批猪突然发病,症状与猪瘟类似,但比猪瘟影响更大,传染更快,死亡更多,剖检时猪淋巴结严重出血。用猪瘟疫苗紧急预防无效时,应认为是非洲猪瘟。此外,病猪体温升高现象在出现临床症状后即下降,并濒临死亡。猪皮肤紫绀区界限明显,耳、四肢、腹壁紫绀区肿胀、出血,中央呈黑色,周围干枯,淋巴触片内有单核细胞碎片,猪瘟无此病变。  相似文献   

13.
猪瘟和非洲猪瘟发病症状相似,养猪户容易将其混同。但细辩之下两者是具有明显区别。文章从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发病时猪的体外特征和体内特征、死猪病理变化等方面论述两者的不同,从而指导养猪户正确辨别猪瘟和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4.
<正>非洲猪瘟(ASF)是一种高传染性、致命的猪病毒性出血性疾病。被认为是猪类最危险的病毒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要求必须报告的疫病之一,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病之一。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普通猪瘟的临床症状高度相似,非专业技术人员凭肉眼很难辨别,只有通过实验室方法才能确诊。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沈阳确诊,随后的几个月里我国其他省份相继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现就不同国家应对非洲猪瘟的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1伴有发热猪皮肤出现斑疹伴有发热现象大多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非洲猪瘟、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等。病猪常突然死亡,无明显症状,死后猪皮肤上有时可出现红斑、紫斑。仅患亚急性的非洲猪瘟、猪瘟、猪副伤寒、猪丹毒及链球菌病时于生前可在猪耳尖、耳根、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出现红斑和紫斑。非洲猪瘟仅发生于猪,其他动物不发病。各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可发病,数天后可波及全群,病猪虽发热,但体温一般在40.0~40.5℃。患非洲猪瘟的猪出血十分严  相似文献   

16.
经典猪瘟和非洲猪瘟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猪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经典猪瘟病毒和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也有许多不同点。在临床上对经典猪瘟和非洲猪瘟进行鉴别诊断,应多注意其不同点,以便早期确诊疫病和采取合理的防控和扑灭措施,减少猪场损失。  相似文献   

17.
吕雪峰  任锐  苏双 《动物保健》2008,(12):19-21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疫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皮肤充血、流产及脏器出血,致死率高达100%。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已将此病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传播速度快,致死性强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会给养殖户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对非洲猪瘟进行深入研究,可有效避免生猪感染,减少损失。1临床症状自然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病猪潜伏期为4~19d,非洲野猪能够有效抵抗非洲猪瘟,即使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也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若欧洲野猪或家猪感染,其临床症状通常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正>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高度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家猪和野生猪。由于其高传染性、快速传播和极高的病死率,非洲猪瘟对全球猪肉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应对非洲猪瘟疫情时,诊断和防控措施的及时实施至关重要。诊断非洲猪瘟主要包括评估病史、观察临床症状、进行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测。而防控措施则涉及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非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该病不仅发病较急,同时具备高度接触传染性以及高死亡率,一旦流行,会导致生猪出现高热以及皮肤充血现象,病猪脾脏、肾脏以及淋巴结等多个器官出现出血症状,其死亡率可达100%。因而,在猪场内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意义重大。1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野猪以及家猪是非洲猪瘟的天然宿主,二者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以及死亡率比较相似。各种钝缘蜱都是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同时软蜱也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者以及传播者。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病猪或者带毒猪的尿液、粪便、唾液、鼻涕、肠道内气体、结膜渗出物以及伤口流出的血液排出体外,也可通过呼吸道、口腔以及其他裸露部位等进行传播,可通过皮肤伤口、注射以及蜱的叮咬进行传播。非洲猪瘟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是病猪及其产品的异地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