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马铃薯干腐病作为一种在田间和窖储期常发性块茎病害,既能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发病直接造成作物大幅减产,也可以通过收获后块茎间感染造成损失。其常年发病率达到10%~30%。发病原因: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病原有茄病镰孢(图1)、茄病镰孢蓝色变种、串珠镰孢、串珠镰孢中间变种、串珠镰孢浙江变种和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黑色粗皮病、茎溃疡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北方多数地区每年只能种植一季,轮作倒茬困难,所以此病害也逐年加重,并已经成为马铃薯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15%左右,严重田块发病率达到70%~80%,个别年份可达全田毁灭,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阻碍了马铃薯产业的迅速发展。发病原因:引起马铃薯黑痣病的病原是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粉痂病是检疫病害,不病则已,一病难治,严重者不仅可减产50%以上,而且直接使病薯失去商品性,降低商品价值。认识和掌握马铃薯粉痴病,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减少损失,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大意义。发病原因:引发马铃薯粉痂病的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真菌粉痂菌,粉痂病"疤斑"破裂散出的褐色粉状物为病菌的休眠孢子囊球(图1),即由许多近球形的黄色至黄绿色的休眠孢子  相似文献   

4.
费克伟 《科学种养》2014,(10):31-31
<正>马铃薯环腐病是马铃薯的一大病害,在六盘水市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发病重的减产达30%以上。1.发病症状植株受害后,一般表现为生长迟缓,地上部矮缩、瘦弱、分枝减少、叶片变小,后期表现出萎蔫症状,自下而上发展,引起植株提早枯死。薯块受害后形成环状腐烂,用手挤压受害处内外可分开。2.发病过程带病种薯是主要侵染源,若用病株所结的薯块做种薯,以后就会发病,病菌还可以从伤口侵  相似文献   

5.
<正>苹果花腐病近年来已成为冷凉气候地区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一般可减产30%左右,流行时可导致全园绝产,严重影响产量及果农的经济效益。发病原因:引发苹果花腐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苹果链核盘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苹果核盘菌。菌丝纠结形成黑褐色菌核,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无色、丛生的分生孢子梗可单生念珠状的分生孢子。柠檬形的大型分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软腐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遍布全世界马铃薯产区,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减产3%~5%,常与干腐病复合感染,引起较大损失。福建省福鼎市于2000年左右突然爆发,占种植总面积82%的马铃薯感染软腐病,造成田间和贮藏期间均有20%以上均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马铃薯病毒病所致的种薯严重退化,产量锐减,我国大部分马铃薯产区都可严重发生,一般减产20%~50%,严重的可减产80%以上,给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已成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最大障碍和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原因:引起马铃薯病毒病的病原目前可查的有20多种病毒,其中线形病毒粒体的马铃薯X病毒(图1)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症;马铃薯Y病毒(图2)可引起严重花叶或坏死斑和坏死条斑,病毒粒体线形;Y病毒与X病毒混合侵染时呈现严重的皱缩花叶及矮化症。我国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宁夏西吉县马铃薯贮藏期病害调查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结果表明,宁夏西吉县马铃薯贮藏期病害有细菌性环腐病、软腐病和真菌性晚疫病、湿腐病、干腐病、坏疽病。其中主要危害病害是镰刀菌干腐病,其次是晚疫病和环腐病;陇薯3号品种较耐贮藏,宁薯4号不耐贮藏。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代森锰锌防治病害效果达56.8%,是贮藏期较适宜的病害防治药剂,其次是25%甲霜灵,防治效果达43.8%。  相似文献   

9.
<正>香蕉冠腐病又称白霉病,是香蕉采后及运输期间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部分地区达86%的发生率,高居采后病害之首。即便是在施用防腐剂、密封包装条件下,香蕉冠腐病仍然是最常出现的病害。发病原因:引发香蕉冠腐病的病原较为复杂,国内外已报道有10多个属,而国内报道引起本病的主要病原为串珠镰孢(图1)、亚粘团串珠镰刀、半裸镰孢霉和双胞镰孢(图2)等4种伤痍菌类镰刀菌,其中半裸镰孢霉致病力最强。采后贮藏半月左右,病菌最先从果轴切口等伤口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晚疫病在世界各地马铃薯产区都有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较为严重,东北、华北与西北多雨潮湿的年份为害也相对较重,1950年大流行,这些地区损失30%~50%。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大量死亡,减产高达50%,使100多万人饿死,200万人移居海外。今年5月中旬,在重庆召开全国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防控技术培训会,以此提高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视,并通过现代化预警防控技术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5.花生根腐病和茎腐病花生根腐病俗称鼠尾、烂根,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两种病害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根腐病主要引起根腐死苗,造成缺株断垄,茎腐病早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中后期感病荚腐烂或种仁不满。一般发病率为25%左右,严重者达70%左右,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2.
<正>姜斑点病又称生姜白星病,是目前逐年加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山东曾报道出现高达100%病株率的情况。姜斑点病一般能造成50%左右的减产,较重地块减产率可达80%以上,严重影响大姜的产量和品质。发病原因:引发姜斑点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姜叶点霉菌(图1),其球形至扁球形的分生孢子器黑褐色,具孔口。椭圆形的单胞分生孢子无色,当孢子成熟后从分生孢子器孔口涌出时,分生孢子团常呈带状或卷须状。  相似文献   

13.
正香蕉花叶心腐病在国外称为花叶病、心腐病、侵染性褪绿等,经报道该病在南美洲、菲律宾等地发现较早,我国于1974年在广东省分地区开始发现。早期植株感病生长萎缩,甚至死亡,成长期感病则生长衰弱,不能结实。近年来该病发病面积逐年增加,病株率一般在30%以上,部分蕉园甚至高达90%以上,是一种较为危险的难防病害。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接上期)5.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称大豆蛙眼病或斑点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云南等大豆种植区,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该病是一种间歇性流行病害,近年来,随着大豆重茬面积的增加,灰斑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一般发生年份可使大豆减产12%15%,严重发生年份可减产30%,重可达50%以上。病害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外观,品质变劣,使商品豆降价,出口受限制。病粒发芽率降低,含油量降低约2.9%,蛋白质含量降低约1.2%。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草莓革腐病虽然很少有报道,但近年来随着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重茬栽培,草莓革腐病为害日益严重,一般病果率为25%左右,严重者可达90%以上,甚至绝产。发病原因:引发草莓革腐病的病原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真菌恶疫霉,亦称苹果疫霉,无色的菌丝有分支但不分隔,近球形或卵形的孢子囊顶生,乳突较显著。孢子囊脱落有一短柄,病菌以卵孢子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7.小麦病毒病小麦病毒病是指由病毒引起的一类小麦病害,国内已经报道有20几种,其中为害较重的主要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和土传小麦花叶病,其它的如小麦黄花叶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小麦红矮病、小麦线条花叶病等在局部地区可能会严重发生。我国于1960年在陕西、甘肃的小麦上发现小麦黄矮病,上世纪70年代左右有6次大流行。受害小麦严重的减产40%以上,个别地块可造成绝产。丛矮病曾在西北、河北和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流行,重病田减产50%以上。土传花叶病局部地区可造成70%的减产,还可以危害大麦等作物。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黑胫病又称黑脚病,因茎基部变黑的症状而得名,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一种重要病害,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25%,严重时达205%,严重时达2030%。近年来,南方和西南的马铃薯种植区也都有的趋势。发病原因:引发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图1),周生鞭毛的单细胞菌体呈短杆状,极少双连,具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发酵葡萄糖产出气体,边缘齐呈整圆形  相似文献   

18.
正枣锈病又称枣雾、枣串叶病和枣雾烟病,是侵染枣树叶片的一种主要流行性病害,各枣种植区均有分布,常在果实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削弱树势,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降低枣的产量和品质,导致枣果多数失去食用价值,重灾年份可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病株早期落叶后出现二次发芽,又导致翌年严重减产。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环腐病是最易传染的威胁性最大的马铃薯病害之一,该病害在我国首先发生于黑龙江,后蔓延到全国十几个省市,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克孜勒苏、伊梨、塔城、阿勒泰、石河子等地均有发生,是我区对内的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20.
<正>苹果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气传病害,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有相关报道,80年代在渤海湾、黄河故道、江淮等苹果产区普遍发生,近年来已经成为苹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许多果园病叶率高达90%以上,落叶率50%左右,严重影响权势,造成当年果小、次年减产的严重损失。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