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富万钾有机钾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青海省一大优势作物,是青海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根据马铃薯喜钾的特性,进行富万钾有机钾肥的叶面喷施试验,得出不同用量的叶面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提高和改善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亚磷酸钾在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应用,以番茄为供试作物,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磷酸钾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磷酸钾占肥料重量比为3%~6%时,番茄各时期叶片SPAD值、中后期株高、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提高,茎粗没有显著差异;亚磷酸钾重量占比大于6%时,番茄各生长指标均随亚磷酸钾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亚磷酸钾有助于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喷施亚磷酸钾对富士苹果黑星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发现喷施亚磷酸钾3~4次对苹果黑星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控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亚磷酸钾对预防黑星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能降低中后期苹果黑星病发生程度25%~35%左右。亚磷酸钾可推荐作为黑星病预防药剂的补充肥料,建议与内吸性杀菌剂配合或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滴灌施有机肥(主处理滴施氨基酸、黄腐酸)和喷施叶面肥(副处理喷施B、Si、复硝酚钠)相结合的供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黄腐酸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氨基酸处理和对照;氨基酸处理的产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在对马铃薯淀粉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上,滴灌施黄腐酸和氨基酸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2种有机肥之间不显著;与副处理对照相比,喷施叶面肥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及淀粉、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其中硅肥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上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马铃薯是威海市主要的蔬菜品种,但传统马铃薯种植产量低、品质差,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威海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课题组在设施马铃薯上开展了叶面喷施水溶肥料的试验研究,以验证其增产提质效果,为该肥料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叶面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喷施不同叶面肥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可不同程度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使马铃薯产量增加。喷施绿叶金钢、磷钾动力、农哈哈和土豆宝、艾曼等增产显著,尤以艾曼增产幅度最大。不同的叶面肥对提高马铃薯产量的贡献方式不同,喷施99%磷酸二氢钾主要有利于单株块茎数增多;喷施艾曼和土豆宝主要有利于单薯重量增加;而喷施金吉尔、磷钾动力、绿叶神露、绿叶金钢和农哈哈等则有利于二者同时增多。另外,绿叶神露、农哈哈、99%磷酸二氢钾和磷钾动力能促进块茎干物质积累和淀粉含量提高,对改善马铃薯品质有益;磷钾动力和艾曼则有利于马铃薯商品薯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叶面喷施膨大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在马铃薯盛花期,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膨大素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收获10d后,室内测定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膨大素可明显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中浓度的膨大素处理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中、高浓度膨大素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马铃薯盛花期施用适量茎块膨大素(浓度在0.677~1.333mg/L),有利于提高马铃薯营养及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8.
刘喜平  陈彦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48-1755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钾对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几种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陇薯3号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钾,通过比较块茎在贮藏期间酶活性的变化,研究喷施外源钾对马铃薯休眠生理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4.05 kg/hm2的钾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取样末期块茎内淀粉酶和升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活性,并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8.1 kg/hm2的钾处理可提高取样末期块茎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显著提高取样末期块茎内酚氧化酶活性。[结论]研究结果对了解外源钾在马铃薯块茎休眠期间的作用,以及促进外源钾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适宜的灌溉制度及施钾方案。于2021年03—06月在山东省日照市进行灌水定额和施钾量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设置3个灌水定额W1(5 mm)、W2(10 mm)、W3(块茎膨大期前5 mm,膨大期后20 mm)和4个施钾(K2O)水平K1(180 kg/hm2)、K2(260 kg/hm2)、K3(340 kg/hm2)、K4(420 kg/hm2),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1)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耗水量增加,W3处理比W1和W2显著增加23.66%和16.05%。同一灌水定额下,增施钾肥有增加耗水量的趋势(除W3K2外)。2)生育期内马铃薯钾素累积量呈“S”型变化,块茎膨大期前滴灌灌水定额小于10 mm、适量增施钾肥均有利于马铃薯钾素累积。在K4施钾量下,W3处理马铃薯钾素累积最多,与W1和W2相比,钾素利用效率提高17.74%和19.48%,钾素吸收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均接近40%。3)同一灌水定额下,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在K3处理下获得最大值,K3处理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32 983.2 kg/hm2和110.3 kg/(hm2·mm),比K1、K2、K4处理分别提高9.53%、5.88%、13.16%和5.91%、3.15%、15.90%。4)同一施钾量下,马铃薯产量和钾肥偏生产力均在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除W1K1外),W3处理下平均产量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2 294.0和118.1 kg/kg,比W1和W2处理分别提高5.84%、4.02%和8.58%、8.70%。综合考虑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马铃薯较为适宜的灌水定额为块茎膨大期前5 mm,膨大期后20 mm,钾肥施用量为34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研究了钙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渗透调节物质及SOD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喷施Ca(NO_3)_2设置6个钙肥施用水平。在马铃薯贮藏期间,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几种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马铃薯经田间喷施Ca(NO_3)_2后,块茎内可溶性糖、脯氨酸等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显著抑制MDA累积量;SOD保护酶的活性显著提高。综合分析本试验研究结果,提出Ca(NO_3)_2喷施的最佳浓度为0.6 kg/hm~2。【结论】钙能有效提高细胞渗透调节能力和原生质保护能力,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耐贮性能。  相似文献   

11.
燕山滴灌系统施工和运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成 《甘肃农业》2004,(10):77-77
甘肃燕山滴灌技术试验示范是农业部下达的重点科技项目 ,由甘肃省农业厅组织实施 ,甘肃省农业勘测设计院和甘肃省农科院旱农研究所具体负责。我们通过 1996~ 1999年与北京燕山滴灌研究所的专家在甘肃会宁扎子塬进行燕山滴灌的试验示范 ,总结出燕山滴灌系统的施工及运行管理经验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3414"试验,研究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氮、磷、钾化肥的合理施用量,全面掌握土壤供肥性能、养分校正系数以及马铃薯1 000 kg经济产量吸收氮、磷、钾养分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构建马铃薯膜下滴灌施肥模型,指导科学高效施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打顶后喷施不同浓度IAA对烤烟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转化酶(Inv)活性,根系活力及烟叶中钾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喷施适宜浓度的IAA(20 mg/kg)可以增加烟叶NR活性,减缓烟叶Inv活性下降程度,有利于提高根系活力,增加烟叶钾含量,同时具有降低烟碱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志成 《甘肃农业》2004,(10):76-76
甘肃燕山滴灌技术试验示范是农业部下达的重点科技项目 ,由甘肃省农业厅组织实施 ,甘肃省农业勘测设计院和甘肃省农科院旱农研究所具体负责。我们通过 1996~ 1999年与北京燕山滴灌研究所的专家在甘肃会宁扎子塬进行燕山滴灌的试验示范 ,总结出燕山滴灌工程的概念、分类、及施工运行管理经验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马铃薯单产及综合利用稀土矿废物,2011年开展了稀土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研究。试验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对马铃薯喷施不同剂量的稀土溶液有增产效果,并同时在凉山州马铃薯主产县进行了控制性生产试验,其结果一致,马铃薯叶面喷施稀土可增产5%~10%;稀土在低浓度时对马铃薯品质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可产生抑制或毒害作用;马铃薯高产创建宜采取肥促化控、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两次喷施与一次喷施稀土产量差异不明显;喷施稀土有助于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提高细胞间隙CO2浓度、叶面指数,降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植物截获光强。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马铃薯抗旱方法,以后旗红马铃薯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培养方法,研究了在干旱胁迫情况下不同浓度水杨酸对马铃薯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水杨酸后0、10d时,各个浓度处理下的干旱马铃薯单株鲜重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在喷施水杨酸后的第20天,0.10~0.20mmol·L~(-1)水杨酸处理下,单株鲜重呈下降趋势;单株干重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呈现波动变化;喷施0d(喷施后2h)时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10d时差异显著,不同水杨酸处理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到了20d时,差异减小,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短期内水杨酸有利于干旱条件下马铃薯中叶绿素的保持,长期干旱时叶绿素含量回落。综上所述,水杨酸处理对干旱条件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及叶绿素的保持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贵州高海拔地区旱作春马铃薯高效施用农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威芋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农药不同用量(习惯剂量的100%、80%、60%和40%)对贵州威宁春马铃薯病情指数和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喷施农药后马铃薯的出苗率为89.63%~93.37%,病情指数为2.71%~6.17%,与不喷施(CK)相比,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提高1.55%~22.97%、2.50%~30.00%和12.29%~42.68%,以习惯喷施剂量80%的表现最佳;喷施农药可以显著改善马铃薯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还原糖含量较CK提高0.01~0.14百分点,淀粉含量提高0.76~7.43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氮、磷、钾和水分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喷施农药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含量分别较CK提高6.96%~15.47%、1.75%~36.84%、3.57%~56.09%和10.00%~14.99%。【结论】贵州旱作春马铃薯高产栽培过程中农药施用以习惯喷施剂量的80%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新壮态"有机液体叶面肥与冲施肥在花生上的施用技术和应用效果,在山东莱西、辽宁阜新和江西赣州进行叶面肥试验,在阜新进行膜下滴灌模式下的冲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叶面肥试验,在赣州花生生育中期和前期(花针期与苗期)施用增产效果较好,莱西、阜新试验数据则分别显示在花生生育后期和中期(饱果期和花针期)、后期(饱果期)喷施增产效果较好;莱西试验产量最优处理饱果期叶面肥300X比空白对照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提高,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降低,更适合食用;在赣州调查,喷施"新壮态"叶面肥的花生植株叶斑病、锈病和白绢病发病较轻;膜下滴灌冲施肥试验,以饱果期浓度105L·hm~(-2)产量最优;叶面肥试验和膜下滴灌冲施肥试验最优处理相比空白对照增产10%以上,净增收超过1950元·hm~(-2)。  相似文献   

19.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田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比实验,确定目前常见的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马铃薯后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探索不同调节剂的最佳喷施浓度,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试验可知,保丰素(180g/hm2)处理提高产量的效果最好,多效唑(750g/hm2)处理后,大薯块所占百分比最高,缩节胺(150g/hm2)处理后,马铃薯淀粉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黄腐酸滴灌肥含有马铃薯生长所必须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且含较高黄腐酸,能够刺激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本文通过试验调查马铃薯田施用黄腐酸滴灌肥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追施黄腐酸滴灌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收益,其中,黄腐酸滴灌肥与其他化肥配施的增产、增收效果最好,而单施黄腐酸滴灌肥的田块马铃薯品质最好。综合来看,黄腐酸滴灌肥与其他化肥配施效果比单施黄腐酸滴灌肥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