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C/S网络模式及Internet网络技术,描述水泥企业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硬件结构及视频信息和控制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过程,提出水泥企业网络远程监控系统中几个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针对系统中的管理架构、总厂调度监控中心、各分厂视频监控系统及分厂视频传输与处理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的发展,原有的气象探测保障体系已不能满足气象探测建设的需求,建设稳定可靠的气象探测环境实景监控系统成为气象探测保障工作重点。该系统以网络视频监控平台技术为基础,将气象数据管理与WebGIS技术相结合,形成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气象观测环境实景监控管理平台。系统借助气象内网,采用B/S结构设计,包括台站地理信息中心、基础信息维护、视频监控管理中心、系统管理四个模块,实现了台站信息管理、实时视频采集、存储、视频数据与气象数据叠加显示等功能,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操作方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参窝水库工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集成应用了视频监控技术和产品,可对水库的主体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等进行远距离的实时观察和视频监视。系统主要由嵌入式WEB服务器、视频传输网络、管理服务器和视频监控软件组成。该系统同时可对工程管理区及主要工程部位进行安全监控。  相似文献   

4.
视频监控系统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新兴的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高、实时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因此研究并开发一种高效乡村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防系统中的视频监控部分进行介绍,阐述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对视频监控系统的3种类型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化大农机发展的需求,研究了如何将3G通信技术与GPS定位技术相结合,建立农机视频监控系统,用于现代化大农机管理。采用WebGIS技术为基础,以B/S结构进行开发建设,为农机综合管理监控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董连鹏  王飞 《农业与技术》2010,30(4):145-146
参窝水库工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集成,应用了视频监控技术和产品对水库的主体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等进行远距离的实时观察和视频监视。系统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嵌入式WEB服务器、视频传输网络、管理服务器和视频监控软件组成。该系统同时可对工程管理区及主要工程部位进行安全监控。  相似文献   

8.
根据校园网络系统的网络构架基础,采用其混合结构模式作为系统的网络架构,系统内部采用c/s模式,系统外部采用B/S模式,设计实现了基于校园网络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利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解决校园治安管理中存在的人力资源不足、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大麦田间状况的远程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农业生产管理,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ARM11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选取S3C6410并构建Linux操作系统为采集节点,采用ZigBee构成田间信息采集无线局域网络,选用0V9650摄像头采集图像,用Video4Linux调控和接收视频,视频通过研究改进的优化H.264编码后,通过无线网桥传送到接收端解码存储和显示。结果表明:该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稳定,传输压缩率高于93%,误包率小于5%。  相似文献   

10.
研发了一种农业服务指挥平台,包括水稻基地监控系统、农机管理与调度指挥系统、粮种生产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农机服务中心视频监控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功能描述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的现状,结合实际服务的需要,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综合监测分析网系统。该系统基于.NET平台,采用ASP.NET技术进行开发,并应用Web GIS技术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产品的发布。系统内容丰富,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可操作性,其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2.
基于6S 技术体系之上的林业活动是一种能把完善的管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动态管理系统的战略思想。本文认为, 6S 技术一体化既是新的林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也能促使林业生产和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推动国家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 从而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讨论了6S 技术一体化在我国开展试验研究与应用的几个问题。图1 参13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无疫区进行疫情监测、疫情上报、疫情预警、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方面严重不足。规范了无疫区内生产管理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理清了无疫区渔业生产、疫病监测两大管理活动中信息传递过程,建立了无疫区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集成养殖生产、流行病学调查、病原监测、疾病免疫等管理数据,按用户角色提供不同管理功能,将系统内各类数据分类存储和共享,实现以信息化的手段辅助开展无疫区现代化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UCML框架式开发平台搭建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通过Internet上传和管理数据,通过四种用户角色和五级管理划分用户权限,通过灵活的数据调用功能提供便捷的数据管理,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建立了覆盖无疫区内各种管理活动的专业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稻群体育秧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减少人力投入、优化育秧环境、降低系统故障率和维修率,采用MCU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485总线技术相结合,研究了群体育秧棚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棚内环境,采用总线通信技术减少棚内布线,降低系统故障率。经过在庆丰农场的一个月运行期,系统无故障,操作简便,拆装方便。  相似文献   

15.
刘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87-2790
应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Internet技术、嵌入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被监控区域环境参数的智能化监控与自动控制。设计的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对多个环境因子同时进行检测、预警和自动控制并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通讯,适用于温室、家居、办公环境、大型商业区等多种场所。  相似文献   

16.
龙丽娜  陆诗敏  刘晃 《农学学报》2022,12(11):50-54
为探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在低盐度条件下对凡纳滨对虾生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为养殖对象,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设置5‰(S5组)、10‰(S10组)和15‰(S15组)3个不同的低盐度组,进行为期4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组间的水质指标没有明显区别(P>0.05),均在适合对虾养殖的范围内。凡纳滨对虾的生长、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各组间没有明显区别(P>0.05),但S10组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S5组和S15组(P<0.05)。在S5组的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肠道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S15组的盐度条件下对虾的血清抗氧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凡纳滨对虾在低盐度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的生长不受显著影响,但抗氧化水平和消化酶活会受到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的盐度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营运车辆安全运行,提高运营企业的管理水平,避免财产损失和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本设计整合了MC9S12DG128B微控制器及DS-8104HM-M嵌入式车载录像机,采用CAN总线技术及3G无线通信技术等,开发了营运客车运行状态远程监测系统。通过系统研究和多次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实时采集并上传CAN总线信息和视频数据流,监控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到营车辆状态参数及车内影像,完成了预期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8.
周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917-10918
分析了创建B/S模式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优点,从计算机技术角度探讨了这一系统的开发方法、开发流程和流行的软件技术,并对这些软件技术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陈进发  刘畅  徐剑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365-7366,7407
采用地面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三江源玛多县为例,在计算玛多县TM影像归一化植物指数(NDVI)分布图的基础上,建立监测样点地上生物量与NDVI的遥感模型,结合青海省草地生产力划分等级,得出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分布图,实现草地生产力监测由点到面扩展。研究表明:①2009年玛多县草地覆盖面积约222万hm2,NDVI以0~0.5为主,占玛多县草地总面积的88.64%;②监测样点生物量与NDVI相关系数达0.7以上,呈显著相关关系,模型可定量表达为生物量=552.632×NDVI1.137;③玛多县草地生产力等级以750~3 000 kg/hm2为主,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72%;草地生产力最高等级为4 500~6 000 kg/hm2,但占玛多县总草地面积不到1%。  相似文献   

20.
针对福建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中对历史数据管理、部门调查数据协同与交换、数据分析与展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移动智能终端、3G移动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福建外来入侵生物数据采集与管理的协同工作模式,并开发了福建外来入侵生物基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与采集设备.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