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茅草堂乃武汉企业家李城先生2003年创建,斥资引进外地成品及半产品盆景桩材,大力开发湖北丰富的黄山松及刺柏资源,取得丰硕成果。建园仅仅3年余,山茅草堂收集的松柏资源无论规模、档次都已具盛名,成为湖北盆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台湾盆景大师李仲鸿、中国大陆盆景大师王选民及樊顺利等多次到园中交流技艺。2007年3月,河南省青年盆景作家吴德军先生在杨金萍先生的协助下对友人的一棵刺柏进行了初次创作,现将过程刊录如下,以供交流。  相似文献   

2.
王炘 《花木盆景》2003,(9):21-23
2003年6月初,中国盆景艺术家王选民在胡乐国先生的陪同下,应邀到浙江台州路桥梁园进行桧柏盆景制作示范表演,现将王选民先生示范表演过程刊录如下,以期广大盆景爱好从中能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3.
冯连生 《花木盆景》2007,(10):24-26
近年来,中国多次举办国际性盆景展览会,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到中国盆景。赵庆泉等大师也曾多次应邀出国参加活动,宣传我国盆景并作树石盆景创作示范表演,受到了国际盆景界的欢迎,使中国盆景在国际上有了更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4,(12):16-16
应美国北卡罗纳植物园、亨廷顿植物园及波多黎各盆景协会的邀请,赵庆泉于今年10月6日出发去美国和波多黎各进行交流访问,并作中国盆景示范表演和创作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农历正月十六上午,台州市椒江盆景研究所召开了新春盆景创作研讨会。来自台州地区椒江、黄岩、路桥、临海、天台、玉环的20多位从事盆景创作的爱好者和研究所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王选民是研讨会的策划和召集人。著名盆景作家任晓明和台州市文化局局长梅利华应邀与会。  相似文献   

6.
胡光生 《花木盆景》2006,(11):26-29
2006年5月,笔者来到安徽合肥樊氏园艺公司盆景工作室参观学习,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先生正和几位学员改作一棵台湾真柏盆景,我记录了创作过程,供同仁们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盆景的创作是很微妙的过程,当一棵素材在自己手中一步步变得凸显其本身的特点和独有的美感时,其中的乐趣妙不可言。盆景创作在地域和流派上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创作过程中遵循着同样的共性,不外乎两个原则:一是意在笔先,通过立意选材:  相似文献   

8.
宁波茂松园黄敖训先生多年来对松类盆景情有独钟,其松树制作枝艺也因专而精。其作细腻工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而不呆滞。今将黄敖训先生几件资材平庸、几近舍去的桩材的创作效果刊录如下,以求与广大读者共窥黄先生松类盆景创作理念、技艺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三友 《花木盆景》2008,(3):76-76
2月28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先生喜获扬州市园林局“特殊贡献奖”,并获奖金5万元。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来自江苏省20多座城市及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湖北等周边省市的盆景协会负责人、盆景艺术大师和盆景爱好者共300多人齐聚扬州,为赵庆泉大师庆祝60岁生日,共商扬派盆景艺术的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0.
冬姿     
《花木盆景》2014,(3):34-35
陈月祝女士在其先生郑诚恭的影响下开始接触盆景,并爱上了盆景创作,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中自由挥洒。其非常醉心于杂木盆景的创作。创作的盆景注重内部结构,以骨架为主,过渡目然。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杂志的发展壮大,2002年10月,绿色大世界杂志社与花木盆景杂志社合并,成立新的花木盆景杂志社。2004年2月,《花木盆景》杂志开辟花木盆景20年专栏,以各种形式纪念创刊20周年。4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长甘伟林、副理事长傅珊仪、韦金笙,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徐晓白、潘仲连、赵庆泉、胡乐国、梁玉庆、王选民等纷纷题词、题字或作画,庆贺杂志20周年华诞,江苏、河北、黑龙江、贵州、江西、海南、陕西、安徽等省花协  相似文献   

12.
胡光生 《花木盆景》2007,(10):12-13
朱祥勇先生,1967年生,安徽合肥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盆景协会理事,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杰出盆景艺术家u0他钟爱盆景艺术事业,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盆景的研究与创作。师从安徽盆景艺术大师朱秀文先生,在前辈梁永贵会长的悉心爱护下,多年来在杂木类盆景研究上颇有建树,作品以“端秀”见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松柏类盆景创作上,将杂木的“端秀“与松柏的“气韵“充分相融合,形成了“端庄、清秀、飘逸、大气“的作品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  相似文献   

13.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中旬,浙江宁波茂松园园主黄敖训受杭州怡然园之托,精心改作了一棵圆柏盆景。黄敖训精湛的技艺,严谨的创作态度折服现场众多的观,今将改作过程刊出,以期让广大盆景爱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花木盆景》2014,(4):79-81
安徽省淮北市园艺盆景协会会长张长青先生对山水、水旱盆景十分执着与热爱.经二十余年的钻研与学习,其创作技艺日臻成熟,在各类创作比赛及交流活动中获誉甚多,今刊登其一组水旱盆景创作过程,与读者共享山水、水旱盆景独有的方寸之间蕴藏的大千世界。  相似文献   

16.
美的发掘     
2006年12月,波兰青年盆景作家MARIO KOMSTA(以下简称MARIO)应常州宝盛园之邀,赴常州进行了十余天的盆景创作。MARIO是波兰人,因对盆景的热爱赴日本苔圣园学习盆景多年,此次赴常州也完成了一批盆景的创作,今仅选取其对一棵资材平庸的黄山松的创作,让我们共同感受盆景创作过程中如何利用废弃资材,如何从看似无用的资材中发掘其隐形的美。  相似文献   

17.
由于从小对榕树的特别钟爱,因此对榕树盆景的制作也经历了二十几年、几个阶段的投入、摸索。苦苦追求,不停地探索,感悟大自然之博大精深,深感个人知识之浅薄。对榕树盆景的执着追求,下面想谈谈本人对古榕树盆景创作的几点看法,恳请界内同好不吝指教、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14,(9):38-38
动势盆景是由中国盆景一代宗师贺淦荪先生首创的一种艺术形式。贺老逝世后,其高足刘传刚、冯连生、唐吉青、张志刚、贺小兵将其动势盆景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增加各自对盆景创作的心得体会,编著成《中国动势盆景》一书。自本期起,本刊将连载此书中的精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因材巧施艺     
2007年3月,河南青年盆景作家吴德军先生应湖北武汉朋友邀请,赴武汉创作了一批盆景,今再选一件刺柏盆景的创作过程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20.
趣怡园     
《花木盆景》2007,(3):21-21
吴成发先生是香港盆景雅石学会名誉会长及香港尊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48年出生,祖籍广东中山。在一个非常偶然机会,他接触到盆景,从此迷上了这富有生命力的国粹艺术。多年来他四处寻找各类优美盆景,并加以改造及再创作,将其个人风格融入作品之中,所有作品都亲自剪扎造型,不假手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