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9种不同类型彩叶植物为试材,分析比较了不同植物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紊和花青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了彩叶植物叶片呈色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彩叶植物色素含量中叶绿素类含量以李树(对照)最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金山绣线菊最高;花青素的含量为紫叶李最高.季节方面,叶绿素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随季节变化趋势不稳定.色素比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紊、叶绿素/花青素的比值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类胡萝卜紊/花青素的比值为绿色植物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双色叶植物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它彩色植物春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2.
陈霞 《花卉》2022,(6):58-60
园林景观基本可以分为软质及硬质两类东西,色叶植物作为软质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可丰富景观色彩,创造丰富季相变化,提高园林景观观赏价值.本文重点阐述了色叶植物的概念与分类,指出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叶植物的配置原则,最后在明确色叶植物配置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议,为色叶植物在园林整体结构中得到良好运...  相似文献   

3.
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园林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绿色植物已经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而色叶植物因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越来越受人们欢迎,本文从色叶植物的概念、色叶植物的分类和色叶植物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彩叶植物的系统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彩叶植物分类体系,将彩叶植物分为常年色叶与季节色叶两大类,前者再分为单色叶与多色叶两类,后者再分为新色叶与老色叶两类。该分类体系简明易懂,可以涵盖目前所有的彩叶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5.
以哈尔滨市4条典型道路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NCS色卡采集不同季节植物花、果、叶色彩数据的方法,候温法划分季节,研究了植物的主要观赏性状色彩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设计的影响,以期探讨哈尔滨市道路绿地季相色彩设计评价方法与推理依据。结果表明:采集观赏性状色彩数据的方法评价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设计体现了一定科学性与合理性,不同季节道路景观色彩构成数据体现定性、定量及与图纸表达色彩一致的特征。研究案例中43种植物生长季节叶色色彩范围为S6020-G30Y~S3560-Y90R,共44个标准色,其中红色系色值占11%;观花植物花色范围为S0300-N~S3560-Y90R,共20个标准色;观果植物果色范围为S3060-Y~S5040-Y90R,共9个标准色,主要集中在红色系,占67%。4条道路的春季景观中,观花植物种类在4~7种,花期持续时间25~34d;夏季景观中,观花植物0~8种,花期持续时间0~81d,观果植物1~2种,持续时间16~25d;秋季景观中,观花植物5~7种,花期持续21d,观果植物0~2种,持续0~25d。4条道路存在植物叶色色系偏少,秋季果色不够丰富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区色叶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色叶植物是未来园林应用的主要造景植物之一,本文就重庆地区色叶植物资源作了详细调查.按植物色彩分成常色叶类、春色叶类、秋色叶类和两季色类,并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途径和前景作了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7.
彩叶植物呈色机理及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8,自引:5,他引:78  
 本文在阐述彩叶植物的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 介绍了呈色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环境因子对叶片呈色的影响, 并归纳了近年来对彩叶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最后提出了彩叶植物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赵卫华  杭唯  许雷  杨钢  黄晶  方圆 《南方园艺》2019,30(2):40-44
通过实地调查对常州市核心区(高架环线内2)7条样本景观道路的应用树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区域内有色叶植物9科9属12种,其中秋色叶树种10种、春色叶树种1种、常色叶树种1种;色叶树种数量占36.67%,以悬铃木科、无患子科、银杏科为主。同时,分析了该区域内色叶树种的应用配置,并对今后色叶植物合理配置应用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媛  杨立新 《北方园艺》2016,(14):78-83
以沈阳市公园彩叶植物为调查对象,采用SD和BIB-LCJ景观评价法对沈阳公园彩叶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得到了沈阳公园彩叶植物的现状以及优秀彩叶植物景观样本,以期改善沈阳公园彩叶植物的搭配模式。结果表明:沈阳公园中常见的彩叶植物有39种,隶属于20个科,30个属;其中乔木和灌木类的彩叶植物较多,草本和藤本的彩叶植物种类较少;黄色叶的彩叶植物种类较多,红色叶的次之,白色叶和紫色叶的较少,多色叶的彩叶植物最少;秋季和长期观赏的彩叶植物种类较多,春季观赏的较少;人们喜欢的彩叶植物景观多为多种彩叶植物和绿色植物搭配。根据研究结果,对沈阳公园彩叶植物景观配置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勘查的方法,对衡水市桃城区主要城市道路、广场、公园及居住小区和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的色叶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对色叶植物资源搭配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丰富衡水市桃城区绿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能更好地丰富园林景观层次,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品位及视觉美感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文章阐述了彩叶植物的特点、呈色机理及配置原则,为以后在景观设计中能更多、更好地把彩叶植物应用于园林绿化设计中,极大地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园林彩色植物的选优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存莲 《北方园艺》2012,(10):104-107
传统的园林彩色植物一般具有明显的季相特点,通常在秋季时变彩的比较多,而北京地区秋季短,风沙大,这些秋彩类彩叶植物很快就会凋落,观赏期比较短,不能满足园林彩化的高要求。为了延伸园林绿地上彩叶植物的观赏时间,于2009年开始从河南、河北、陕西、大连、沈阳、山东等地方引进了90种园林彩色植物,以常彩类彩色植物为主,经过3a的适应性栽培,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81种适合北京地区生长的彩色植物,以期为北京地区的园林彩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调查法,对陕西榆林市城区主要城市道路、广场、公园及居住小区和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的色叶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该地区目前主要彩叶植物种类和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并对今后陕西榆林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彩叶树种在榆林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路路 《花卉》2016,(19):21-28
正"斑叶"植物是指叶片上具有白、黄、红、紫色等斑点或镶边、脉纹等植物的通称,这类植物与一些因季节原因而变色的植物不同,色斑、条纹会伴随植物一生而存在,因此观赏期极长,特别在热带或接近热带地区的亚热带,绝大部分落叶型色叶植物因气候原因无法栽培,造成彩叶树种缺少,景观缺少季相变化,而"斑叶"类植物则成为园林造景有益的补充。下面介绍部分华南地区常见的"斑叶"植物。一、草本类"斑叶"植物1.竹芋  相似文献   

15.
以赣州城区为调研对象,对城市绿地中秋色叶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应用特点展开调查,结果表明:赣州市秋色叶植物共计32科52种,其应用形式包括孤植、对植与列植等,并对赣州地区秋色叶植物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开和 《广西园艺》2010,21(3):39-40,43
连城县县城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1.5km,具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相融"的区位特色,是生态旅游度假城市。注重城市绿化彩化美化,营造景色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连城生态旅游度假城市色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旨在为今后合理开发应用色叶植物资源,促进园林绿化建设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彩叶植物可极大地丰富城市的色彩,易于形成大面积的群体景观。彩叶植物种类很多,其呈色受组织发育年龄、光照、温度、季节等因素影响。彩叶植物的配置方式主要有孤植、丛植、作为篱垣材料、群植或片植、做行道树或间隔种植等。  相似文献   

18.
秋色叶树种进入秋季后,其叶片色泽较为均匀地由绿色转为其他颜色,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秋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5种配置模式:色块法、混交法、对比法、国画法、分赏法,旨在为秋色叶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盖 《现代园艺》2023,(15):60-62
为了解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木本植物组成情况,对此进行了调查分析。截至目前,校园主要木本植物有9085株,隶属于26科49属71种。其中,乔木有40种5815株,常绿乔灌木有8种767株,夏季赏花植物7种533株,秋季赏叶植物9种917株,秋季观果植物8种1372株,彩叶乔灌木有9种657株。为进一步提高校园景观效果,学院在今后的绿化工作中需要加大外来植物引种力度,增加木本植物多样性,重视常绿树种、夏季赏花树种、秋季赏叶树种和彩叶树种引种;结合自身特点营造景观,增加季相景观营造,丰富造景形式,充实景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植物材料是景观中的主导因素,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彩叶树种将会在景观中随着时间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季相变化。春色叶、秋色叶、斑色叶将会充分展现园林的色彩美、季相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