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回归法和高稳系数法对 2 0 0 2 - 2 0 0 3年甘肃省春蚕豆区域试验中的 9个品种 (系 )在 4个试点上的产量进行了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新品系 92 3 2 - 2 - 2 - 5、83 5 4 - 3 - 4属丰产性品系 ,在参试品种 (系 )中分别位居第 1位和第 2位 ,其稳定性参数 b分别为 0 .94 3 0和 0 .96 6 3 ,高稳系数位居第 2位和第 1位 ,表明这两个品系不仅丰产 ,而且其稳产性和适应性也好 ,可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作旺  杨文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3-7124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能。[方法]依据2004~2005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运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HSC),对陇春24和其他21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 ̄2005年小麦区域试验中相同地点的4个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区域试验中,陇春24平均产量为8624.40 kg/hm2,较对照高原602增产6.65%;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627.35 kg/hm2,较对照增产11.65%。HSC分析表明,陇春24、91043的高稳系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8515,高稳系数与变异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7845,高稳系数与标准差间的相关系数为0.4806。[结论]陇春24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在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本研究结合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及2018-2019年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利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方法对冠麦2号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麦2号在3个年度的审定试验中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高稳系数均高于对照品种周麦18,适应度分别为86.4%、100.0%和100.0%,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本研究能够为冠麦2号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吉农17号"大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3—2004年度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资料,通过联合方差分析、F测验、新复极差测验、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法,对“吉农17号”和其他13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3—2004年大豆区域试验相同地点的4个品种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吉农17号”大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都优于其他供试品种,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北方春大豆中熟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5.
春油菜品种的产量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berhat-Russell法、关联度法、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2年黑龙江垦区油菜5个参试品种(品系)的丰产稳产性,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关联度法是测定油菜品种丰产稳产性一个比较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浚2016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08、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区试资料和2009-2010年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资料,利用高稳系数、Shukla变异系数、适应度、离优度对浚2016的丰产性、稳产性与其他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浚2016的两年高稳系数值为0.9402、0.9511,均处于较高水平;两年变异系数分别为3.64%和3.56%,相对较小;两年适应度为70%和63.64%,优于对照种偃展4110;两年离优度为513.921和801.481,小于对照种偃展4110。说明浚2016是一个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晋稻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晓慧 《农学学报》2014,4(11):10-14
为给‘晋稻12 号’在山西水稻生产中更好地推广提供依据,根据2007—2008 年山西省水稻中晚熟组区试资料,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它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晋稻12 号’2 年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9507 kg/hm2和9604.5 kg/hm2,分别比对照‘晋稻8 号’增产6%和9.8%。‘晋稻12 号’2年主效应分别为0.78 和0.71,说明该品种丰产性好;回归系数分别为1.06 和0.87,说明对环境反应不敏感;高稳系数2 年分别为13.85%和10.15%,说明该品种稳产性较 好。穗粒数、结实率、穗长的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由此得出,‘晋稻12 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强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米质优良,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适宜进行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817的丰产稳产性及其生态适应性,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多年多点产量联合方差分析、高稳系数法和环境指数法3种方法分析油研817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油研817新品种在长江上游生态区的产量和HSC值高于对照品种和其他同步试验品种;两年的回归系数(b)与对照相当(1年b>1、1年b<1),适应度高于对照.结论:油研817的丰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在有利环境条件下具有较高增产潜力,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中稳产性好,适宜在长江上游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浚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berhat-Russell模型和高稳系数法,对3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种浚单98 3、浚单22、浚单26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8770.58 kg/hm2、9424.35kg/hm2、7961.3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42%、13.75%、13.5%,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生态适应性强.3个杂交种在环境指数4500-10500 kg/hm2时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点试验资料,通过高稳系数、丰产性参数、稳定性参数及抗旱系数的计算,对参试玉米品种高产稳产及抗旱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试验地点间的玉米产量有极显著差异,参试品种对不同试验地点的适应性有显著差异;灌溉增加了所有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洛玉1号和俞单3号高产稳产性最好.丰产性参数很好地反映了品种间的丰产性差异,高稳系数则较全面地反映了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综合性能.方差和变异度与玉米品种的稳产性关系不密切.参试品种间的抗旱系数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良现有芝麻品种的丰产性和抗病性,以早熟、优质白芝麻品种冀芝1号纯合体为亲本,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芝麻新品种选育,最终选育出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冀航芝4号。该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为54.25%、蛋白质含量为22.83%,均达到优质标准;茎点枯病和枯萎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品种冀黑芝2号,抗病性较高;2013~2014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 256.40 kg/hm~2,较对照冀黑芝2号增产9.5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生产试验,9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1 285.20 kg/hm~2,较对照冀航芝1号增产13.20%。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强,2015年12月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芝麻2016003号)。  相似文献   

12.
杜成章  张继君  陈红  张晓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69-15870
[目的]找到具有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品种和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区试试点。[方法]采用平移乘积(SHMM)模型分析方法对2009年重庆市春大豆区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大豆品种长江春1号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秋毛大豆属于低产不稳定品种,其余包括对照在内的所有品种稳定性参数欧氏距离(Dg)都在6.13~7.13。辨别能力最强的试点是梁平,其次是北碚,辨别能力最差的试点是巴南。[结论]研究结果为重庆市大豆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浚单0898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浚单0898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浚单0898在2年24点次的试验中,全部比对照品种浚单18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11.3%,丰产性突出,且变异系数小,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结论]浚单0898是一个适应较广、丰产性突出、稳定性好的玉米新品种,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福建省1995-1996年甘蔗新品种区试试验资料的8个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估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闽糖88-103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31.5%,经L.S.R测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接近1,是一个高产稳产、早中熟、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50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22.6%,增产达显著水平,回归系数b<1,是一个高产稳产、中晚熟、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闽糖90-525、闽糖90-913和闽糖85-843个品种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产12.8%、10.8%、8.7%。除闽糖90-913的回归系数b=1.2901外,闽糖90-525、闽糖85-84回归系数b<1,均属早熟高糖、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甘蔗良种;闽糖87-912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5.1%,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b<1,属丰产稳产、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5.
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不同试点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于淮北地区不同类型茬口的产量潜力在9750kg/hm2以上且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综合分析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根系特征和电解质渗出率得出,新福麦1号、金禾9123、许科1号、中麦895、华城3366、郑7698、济麦22、淮麦29和宿553丰产性和抗性表现突出,适合淮北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旱兼用小麦新品种长麦251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为更好的指导和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2010—2011年山西省中部水地小麦和2012—2014年山西省南部旱地小麦的区试试验结果为依据,以长4738和晋麦47号为对照,利用互作方差和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等方法分析了小麦新品种长麦251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结果]长麦251具有高产潜力大、丰产性突出,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是水旱兼用小麦新品种。[结论]长麦251在山西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晋芝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豫芝4号为母本、晋芝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芝麻新品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芝麻枯萎病、茎点枯病和叶斑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2009年在山西省芝麻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为1 080 kg/hm2,较对照晋芝1号增产10.3%;枯萎病、茎点枯病和叶斑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42%,2.94%,11.31%;种子含油量54.22%,蛋白质含量22.86%。  相似文献   

18.
利用DPS数据统计软件,对II优航2号的6个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以及Eberhard and Russell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对II优航2号产量的作用最大,结实率和穗实粒数对产量也有较大影响。高产栽培策略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的前提下,适度促大穗,提高结实率。笔者还对该组合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I优航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都优于对照,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9.
应用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2001Pb-3,其遗传性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高抗棉铃虫,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纤维品质符合国家纺织工业要求。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了解定薯4号的生产利用价值,以2013~2014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与品质检测数据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对该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定薯4号属于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强,淀粉加工和鲜食品质佳的优良品种,在土壤肥力中等的雨养农业区增产潜力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