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法国种子产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法国种子产业概况 法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业传统的国家,不但成就了其在欧洲大陆的农业大国地位,而且造就了一个世界级的种子产业.法国是欧洲大陆最早生产种子的国家,在世界上排在美国之后,是第2个开始生产种子的国家.法国种子占据欧盟种子市场份额的30%,世界种子市场份额的9%左右.  相似文献   

2.
刘宏 《种子科技》2006,24(5):11-12
我国是西瓜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用种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我国西瓜种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方式、手段、理念均尚不成熟,在种子产业发展过程中易出现波动起伏,从而直接影响西瓜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目前西瓜种子经营出现的低谷,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从而找出从低谷中奋起,再创辉煌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玉米种子产业的战略地位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种子大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国家繁荣和社会安定的根本性问题。“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充分说明种子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玉米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30a来,世界玉米生产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流通中玉米市场十分活跃。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4.
美国种业现状及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美国种子产业发展特点美国是世界上谷物生产大国,种子的科研、生产推广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农作物转基因研究方面独领风骚。1.1以法治种,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对种子的管理除检疫外,可概括为保护产权、管理标签,其余基本不干预。政府不干预公司,公司不依赖政府。政府管理工作重点是立法,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诚实经营、加强政府对种子质量的监督。至于什么样的品种能种,什么样的种子能上市,一律由市场决定。裁判员是农民,种性不好,质量不高,农民不会选择,自然就没有市场。1.2科研是种子公司发展的基…  相似文献   

5.
肖婷 《种子世界》2012,(3):12-13
2010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回良玉副总理做了重要讲话,会议指出: “农作物种子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国务院2011年第8号文件更是把农作物种业提高到了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优良品种的支持,而种子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种子行业影响因素的探讨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种子行业具有巨大稳定的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用种构成种子市场的直接需求。据统计,全国年粮棉油用种量高达125亿kg,而目前种子基地的供种量仅为80亿kg左右,潜在市场巨大。2000年我国种子产业年销售额约为200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2,本行业实现增值额约有150亿元  相似文献   

7.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种子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的内因,是先进科技的载体,是农业价值链的起点.有什么样的种子,就有什么样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改变世界农业面貌的"绿色革命"就是从种子开始的.种子的优劣,不仅影响农民增产增收、影响国家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安全、影响种子和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而且关系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其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此.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是国民经济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国种子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产物,是植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保存者,它肩负着植物世代繁衍、逐步进化和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效的重要使命.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良种则是促进农业增产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史和谷物产量提高过程,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应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发展种子产业,对于改善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怎样走出国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杂交水稻在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种子繁育诸方面均领先世界水平,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甲申岁首,在海南省举办的“国际种子技术与产业化论坛”上,有关专家呼吁,加快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和技术的国际化进程,努力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三大作物之一.由于中国既是玉米生产大国,也是种子生产大国,因此围绕玉米杂交种所进行的育种、种子生产及加工技术的研究,对于促进中国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玉米生产能力及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杂交玉米兴农单1号种子生产的因素,从亲本(母本)生产潜力、密度、覆膜、施肥、花期调节、严格去杂去劣、去雄、适期收获等方面总结兴农单1号玉米种子产量、质量及效益的主要栽培措施.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分析了兴农单1号母本产量因素,即密度为4000株/667m2、N肥为30kg、P肥为22.5kg、K肥为10kg时产量最高(为580.9kg),在大面积种子生产时父母本行比为1:6,种植母本3500~3800株/667m2、父本500~600株/667m2,调节好父母本花期和加强父本的肥水管理使之具有充足的花粉量,可生产种子400kg/667m2以上.总之,玉米种子生产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它受到气候、地域及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能否贯彻高产、优质及高效的种子生产技术,则是保证杂交种子产量及质量的一项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创中国芸豆品牌 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芸豆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特别是我国实现粮食安全供给的情况下,芸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出口数量越来越多,已成为世界第3位的芸豆生产大国,仅次于印度和巴西.总产量超过82万t,平均单产超过世界单产两倍以上.为确保中国芸豆品牌.发展芸豆产业、出口创汇,不仅要保持现有优势品牌,还必须选育优良新品种,创芸豆新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种子产业发展阶段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种子生产国。美国的种子产业已发展成为年产值几十亿美元的基础产业,对美国的种植业、食品业、饲料业乃至医药、化工等产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种子及其技术"走出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 2004年为"国际稻米年",水稻生产受到国际重视.中国是水稻生产大国,其总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推广,为世界水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杂交水稻无论是在研究、应用技术方面,还是在种子繁、育、加工技术方面都领先世界水平至少五年.然而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的推广应用却发展缓慢,使这项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却没有带动经济贸易的发展.为此,本文特就杂交水稻种子及其技术"走出去"问题略陈拙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经营历史悠久,享有世界森林大国之盛名。随着苏联造林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林木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也相应提高.为完成造林计划,促进了林木种子业的发展。苏联的林木种子  相似文献   

15.
<正>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关键要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常年用种量在125亿kg左右。2000年我国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奠定了我国种业市场化发展的基础,种子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刘付仁 《种子科技》2010,28(1):20-21
我国是世界稻谷生产第一大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近年来,种子市场开放,进入我县制种的种子公司急剧增加,品种也越来越多,因而危险性病虫传播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何有效预防水稻病虫害伴随种子的传播蔓延,确保用种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加强无检疫对象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谷物生产大国,种子的科研、生产推广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农作物转基因研究方面独领风骚。 1 以法治种,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对种子的管理除检疫外,可概括为保护产权、管理标签,其它基本不干预。政府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立法,法规的主要内容是保护知识产权、鼓励诚实经营、加强政府对种子质量的监督。至于什么样的品种能种,什么样的种子能上市,一律由市场决定。裁判员是农民,种性不好,质量不高, 农民不会选择,自然就没有市场。  相似文献   

18.
当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真 《种子世界》2012,(1):16-16
1 问题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作物种业取得长足发展,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应引起相应的重视.1.1 种子企业产业集中度不高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有8 700家,注册资本在3 000万以上的仅有200家,实现繁育推一体化、经营范围覆盖全国的企业不到100家,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种子企业屈指可数.1.2 商业化育种机制尚未形成科研院校的科技创新研发历史悠久,育种基础实力较为雄厚,但缺乏做大做强产业的理念、机制、人才与市场开拓动力;种子企业里国有公司已经所剩无几,新生民营企业虽多,但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支撑行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政府农业科研单位经费有限,编制人员少,受体制限制,无法有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磊 《中国种业》2013,(12):1-5
随着现代种业的发展,种业成为跨国公司竞相抢占的战略型新兴产业。我国是种子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用种量保持在120亿kg左右,根据国际种子联盟(ISF,international seed federation)最新统计,2012年我国种子市场价值为99.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120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我国巨大的种业市场正成为主要跨国公司竞争的焦点,世界排名前十的跨国种业公司,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较大,农村范围也较广,农业发展过程离不开种子产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促进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意见,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