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袋鼠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我国主要在动物园饲养。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自1980年开始饲养赤大袋鼠和灰大袋鼠,至今已有39年的饲养历史,对大袋鼠饲养和繁殖的研究较为深入,尤其在大袋鼠的繁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2种大袋鼠的繁殖成功数量已经超过了100只。本文对大袋鼠繁殖特性,如发情、配种、胚胎发育、生产、育幼等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大袋鼠的饲养者和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2010—2016年间,于每年的4—5月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巢箱条件下生长的野生花鼠仔兽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与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花鼠仔兽进行对比,以探讨花鼠生长的最佳状态,从而为其人工繁殖提供指导。数据表明:仔兽生长过程中体重与体长的相关系数为r=0.9467,体重与尾长的相关系数为r=0.9210,体长和尾长的相关系数为r=0.9850,野生花鼠仔兽在人工巢箱条件下生长发育时间较短,各项系数较高,其体重和体长均高于人工饲养条件下的花鼠仔兽。  相似文献   

3.
对赤大袋鼠进行行为训练有利于建立赤大袋鼠与饲养员的互信关系,减少赤大袋鼠在饲养管理工作中的应激反应。选取4只成年雌性赤大袋鼠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行为训练工作。训练目标为:赤大袋鼠能够跟随目标棒移动,并主动上秤进行体重称量。在行为训练过程中经历了脱敏、建立响片条件反射、引入目标棒、跟随目标棒移动、奖励延迟、行为保持等几个阶段。克服了赤大袋鼠白天活跃度低,可视能力弱的训练难点,大大减少了健康体检时赤大袋鼠体重的称量时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鲜牛奶替代母乳的方法,对3只被遗弃的麋鹿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和驯化,在6个月的饲养过程中,详细记录每天牛奶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麋鹿的生长发育指标,麋鹿幼仔的疾病和治疗情况。同时,采取渐进式断奶及成兽带教幼仔采食饲料等方式,取得了麋鹿幼仔人工哺育和驯化的成功,为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麋鹿的人工育幼提供可借鉴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麋鹿幼仔人工哺育及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鲜牛奶替代母乳的方法,对3只被遗弃的麋鹿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和驯化,在6个月的饲养过程中,详细记录每天牛奶的饲喂次数和饲喂量,麋鹿的生长发育指标,麋鹿幼仔的疾病和治疗情况。同时,采取渐进式断奶及成兽带教幼仔采食饲料等方式,取得了麋鹿幼仔人工哺育和驯化的成功,为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麋鹿的人工育幼提供可借鉴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武汉动物园对袋鼠馆中的赤大袋鼠进行环境、设施和投喂方式丰容后,采用瞬时扫描法对3只试验动物进行行为学观察,并记录丰容前后各相关行为发生的次数。试验结果显示,丰容后赤大袋鼠的自然行为(如站立和探究)增加,打斗和啃咬皮肤的异常行为减少。由此可见,丰容可以改善赤大袋鼠的异常行为,促进其展示更多的自然行为,从而提高了赤大袋鼠的观赏展示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赤大袋鼠的福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黑猩猩的饲养管理、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黑猩猩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希望对黑猩猩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白颊长臂猿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类人猿之一。关于长臂猿人工育幼及饲养方面的报道不多[1-2]。笔者在整理杭州动物园白颊长臂猿育幼记录时发现,有些饲养过程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因此将该白颊长臂猿的育幼过程进行整理,供同行探讨。1动物个体及方法1.1白颊长臂猿幼仔和育幼环境情况2015年1月22日,1只35日龄白颊长臂猿幼仔被首次繁殖的母猿抛弃,只能取出进行人工饲养。幼  相似文献   

9.
从2006~2010年,对石家庄市动物园古巴火烈乌的饲养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古巴火烈鸟的饲养环境、日粮配制、繁殖行为、自然育幼、人工育幼以及各阶段的注意事项等,对于圈养条件下火烈鸟的饲养繁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同时提出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对饲养繁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延台  于淼  姚琳  韩晶晶 《野生动物》2010,31(3):121-123
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管理、发情交配、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北极熊在动物园的饲养与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希望对北极熊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赤大袋鼠又名红大袋鼠,属双门齿目袋鼠科大袋鼠属,体型较大,平均身高1.5 m,是澳洲最大的哺乳动物及现存最大有袋类,广泛分布于澳洲大陆。赤大袋鼠生性胆小,机警,常于夜间或清晨活动,日间多睡觉或以其他方式休息。目前国内动物园对赤大袋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养繁殖、疾病治  相似文献   

12.
于学伟 《经济动物学报》2007,11(2):92-95,111
为了给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鬣羚的人工育幼提供可借鉴的基础资料,对1只野生雌性幼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育幼,在喂养的前3个月中,对其饲喂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其体重、体长生长状况及体温、呼吸、心律等一些基本数据。结果表明,幼鬣羚在2个月时断奶为好;幼鬣羚体温在37.9~39.6℃之间变化为正常;在育幼过程中每日平均增重为177 g,最大增重为每日增长433 g;在人工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补钙。  相似文献   

13.
环尾狐猴的饲养繁殖和人工育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家庄市动物园人工饲养的环尾狐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环尾狐猴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圈养条件下的环境、行为、营养、繁殖、人工育幼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环尾狐猴的饲养繁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又名扭角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0~1993年,笔者先后饲养过7只不足3月龄的野生羚牛,其中亲自抢救成活2只,参与救护4只,引种驯养成活1只.对于引种或抢救到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3只野生羚牛仔兽(表1)均采用放牧结合人工哺乳进行饲养,定期进行体重、体尺测量和毛色、角形观察记录.现将有关驯养技术结果整理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11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的黄颊长臂猿"园园"出生不久便被亲代遗弃,该园首次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至今尝试人工育幼并成功9只。对黄颊长臂猿的人工育幼做出研究总结,描述了幼龄黄颊长臂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对人工育幼黄颊长臂猿的育幼方法、人工乳的配制、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方面给出了建议,并对1~180日龄的黄颊长臂猿幼仔体重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16.
张国贤  曹天海 《野生动物》2010,31(5):240-242
为了对非洲白犀牛进行有效的饲养与繁殖管理,在浙江省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对非洲白犀牛的饲养情况进行了说明。此外,还对白犀牛的繁殖分娩行为作了介绍,这也是我国人工饲养条件下,白犀牛成功繁殖后代的首例。本文通过揭示亚成体犀牛生长发育到成体犀牛并交配、繁殖、分娩的过程,同时对习性进行了记录整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往年双垂鹤驼的饲养及繁殖记录,对影响人工饲养下双垂鹤驼繁殖的环境、饲料因素以及合笼交配操作,并通过监控记录自然孵化过程中双垂鹤驼的各项行为,总结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影响双垂鹤鸵繁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昆明动物园于2007年从天津引进赤大袋鼠2只,赤颈袋鼠5只。通过6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逐渐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掌握了袋鼠的生理习性和饲养管理方法,也解决了一些饲养中的常见问题。本文主要从饲养环境变化、饲料投喂变化、卫生防疫、繁殖及死亡情况等方面回顾了我园袋鼠饲养的历程,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以江苏省淮安市樱花园(苏北野生动物园)内人工饲养的1对猞猁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日粮组成、饲养环境、日常管理、常见疫病防治及繁殖育幼情况的初步小结,以期为今后猞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饲养、繁殖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野生动物园自1998年5月开始亚洲象繁殖工作的研究.通过对亚洲象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哺乳、育幼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掌握了亚洲象的繁殖规律,为今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亚洲象取得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