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87年1月24日,陆圩乡兽医站接产一头雌性黄牛犊。生下后勾头弓腰不能站立,从脐孔脱出一团直径为12厘米的椭圆形内容物,划破被膜,眼观手摸,脱出物为肝脏无误。触摸脐轮,发现其发育不全,孔  相似文献   

2.
牛体外畸形肝一例一晋南黄母牛所产公犊,产后衰弱,卧地不起,当日人为扶起,吃奶少许。第二天停食,精神衰弱,结膜充血,心音弱快,呼吸微弱,口温低。脐孔处有小儿头大一包囊,外膜坚硬,韧似腹膜,但较腹膜为厚。触诊坚实,穿刺流出酱油状血液,3小时后倒毙。剖开包囊,内为肝脏,腹壁内脐孔处有肝尾叶部分及胆囊。脐孔直径约5厘米,后腔静脉通过脐孔与腹腔相连。其它未见异常。内脏暴露畸形胎一例蒙古黄牛,3岁,第一胎  相似文献   

3.
1987年9月20日,郯城县庙山乡李××的1头母犊牛,出生后不久,从脐孔向外溢粪水,草渣,特别是小牛饱食后或鸣叫时更明显。41 日龄时来校检查发现,脐孔内侧周围组织与瘤胃相粘连,瘘日直径约1.5厘米,瘘口内有瘤胃内容物流出,诊断为瘤胃——脐瘘。随即进行手术。犊牛仰卧保定,局部常规消毒,纱布堵塞瘘管口。手术切口选在脐旁4厘米的左侧腹壁上,用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3D毫升作局部浸润麻醉,纵向切开皮肤10—12厘米,打开腹腔,用纱布衬  相似文献   

4.
仔猪脐疝起初为直径2.5厘米的球形或梨形柔软无痛的微肿,疝内容物很容易还纳腹腔内,在这种情况下,脐孔易摸得出可以插入一个手指。如果不进行手术把脐孔周围缝上,那么以后疝增大并发生并发症,逐渐变成不可整复的箝闭疝。我们提出在疝内容物还纳后不切开疝囊,而用大外科针和双线进行圆枕缝合2—3针,闭合或缩小脐孔。手术技术:手术前仔猪停饲10—12小时,仔猪仰卧保定。脐疝部位用酒精或碘溶液擦干净,把疝内容物还纳腹腔内并摸到疝孔,然后扭转疝囊并最大  相似文献   

5.
正疝是腹腔的内脏以肠管、肠系膜、网膜、膀胱脱出于天然孔(脐、鼠蹊)或腹壁肌肉的病理裂孔的一种常见病。1发病原因在断脐后脐孔闭合不全,当发生强力挣扎、过度努责或跳跃,致使脐孔扩大,使肠管或网膜,通过脐孔进入皮下。公畜,尤其种公马,在猛力跳跃,后肢高度伸张,致鼠蹊孔扩张而发鼠蹊或阴囊疝。腹壁受钝性木桩击撞,致腹肌撕裂形成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脐疝是由于脐孔发育不全.没有正常闭缩,脐部化脓感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而形成的,根据疝内容物能否还纳回腹腔内.可以将疝分为可复性疝、粘连性疝和嵌闭性疝。犊牛的脐疝很常见.大多为先天性的,主要是因为脐孔未能及时闭合而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犊牛5~6月龄左右,随着脐孔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脐孔能够完全闭合。如果到此阶段由于某些原因(如脐孔发育不全、脐孔感染等)脐孔仍不能闭合,极易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7.
脐疝以仔猪较为多见,约占仔猪外科病例的40%左右. 1 发病原因 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为脐孔发育不全,异常扩大或腹壁发育缺陷等,在内脏本身重力及腹压异常增加下,内脏通过脐孔而脱出于皮下;后天性多为断脐过短,导致脐孔闭合不全,当腹压增大时,肠管通过脐孔而形成脐疝;或断脐过长、过度牵拉,撕裂脐孔;断脐时消毒不严,脐孔感染发炎,形成脐疝.仔猪脐疝可能出现两种情况:①疝内容物和腹膜不发生粘连,通过挤压就可送回腹腔;②疝内容物和腹膜粘连,内容物不能返回腹腔内.  相似文献   

8.
猪脐疝是猪腹腔内脏(小肠、网膜、结肠等)由脐孔脱至皮下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疝由疝轮、疝囊和疝内容物组成。幼龄家畜易发,仔猪最为多见。一般脐疝刚形成时脐孔较小,随着生长腹压加大,脐孔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仔猪可复性脐疝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仔猪先天性脐孔发育异常,当仔猪相互挤压、咬斗、剧烈狂跑腹压增大时,出现肠管经脐孔脱出于皮下的脐疵症。本人多年使用整复治疗该病,特别是可复性的脐而使用袋口缝合术,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l!焦床症状脐孔部位出现局部、半球形柔软的肿胀,其大小和形状因仔猪大小、营养情况及体位而变。初期触诊无痛感,用力压迫可复于腹腔和摸到脐孔;听诊有肠蠕动音;而内容物与囊不发生粘连。2繁复治疗较小的脐迹可用绷带压迫脐疵整复。绷带要绑紧,防止移位,且保持一段时期,精心饲养护理,随仔猪生长发育,脐孔缩小闭合,脐迹可治愈。较…  相似文献   

10.
犊牛的脐疝很常见.且多为先天性,主要是因为脐孔未能及时闭合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犊牛5~6月龄左右.随着脐孔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脐孔可完全闭合。如果到此阶段由于某些原因(如脐孔感染、腹压过大等)脐孔仍不能闭合.极易形成疝。脐疝刚形成时疝孔一般较小,随着犊牛的生长.腹压加大.脐孔逐渐增大。笔者曾遇到2例8月龄左右的犊牛.其脐孔直径均达到15cm。  相似文献   

11.
1剪断脐带 用消毒的剪刀在距脐孔7~10㎝处剪断,再用10%碘酊将断端浸泡1分钟消毒,防止发炎。若脐带断端过短,血管缩在脐孔内,可先用消毒纱布填塞脐孔,压迫止血后再缝合脐孔。  相似文献   

12.
犊牛的脐疝很常见,且多为先天性,主要上因为脐孔未能及时闭合造成的。正常情况下,犊牛出生后5—6月左右,随着脐孔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脐孔可完全闭合。如果到此阶段由于某些原因(如脐孔感染,腹压过大等)脐孔仍不能闭合,极易形成疝。脐疝刚形成时疝孔一般较小,随着犊牛的生长腹压加大,脐可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脐尿管瘘是新生幼驹脐带断了以后,脐尿管断端闭锁不全,排尿时,膀胱尿液从脐孔流出。受尿液浸渍,脐孔周围出现红斑、湿疹、组织增生,而表面无上皮形成,有时可见到浓汁。由于脐孔化脓、脐孔周围发炎,幼驹抵抗力又弱,最易引起全身性病变,导致幼驹死亡。  相似文献   

14.
脐疝是指腹腔脏器在脐孔尚未完全闭锁之前,经脐孔坠入脐部皮下形成局限性突起的一种外科疾病。幼龄家畜易发,仔猪最为多见。起初脐疝刚形成时较小,后随着体重的增加腹腔压力的加大,脐孔也逐渐增大,严重时造成粘连或坏死甚至死亡,脐疝是仔猪的常发病,多以先天性原因发生为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犊牛脐疝成为兽医临床中的常见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脐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种:一是由遗传所致,多见于纯种繁育群中;主要由于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或腹壁发育缺陷。二是由于断脐过短或断脐时感染细菌而化脓所致,脐带过短或局部化脓容易造成脐孔闭合不全;当犊牛过食或强烈努责而引起腹内压过大时,腹腔内容物极易通过脐孔进入皮下形成脐疝。三是由于外伤所致脐孔周围肌肉层断裂而形成脐疝。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肥东县杨塘乡黄山村凹户村民组某户1头雌性水牛犊脐旁有篮球状肿大邀诊。检查:肿胀部位柔软,用手往上托能还纳腹腔.触摸腹壁有疝孔.疝孔位于脐右前方中心距脐15cm.疝孔圆形。直径10cm。消化、呼吸系统等功能皆正常。诊断为脐旁疝:遂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犊牛脐炎又称脐带炎,是指新生犊牛脐血管(脐动脉、脐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本病的特征为脐带和脐孔周围组织充血、发炎。  相似文献   

18.
刘国胜  李斌  刘平 《兽医导刊》2020,(6):186-186
犬脐疵是指犬腹腔脏器连同腹膜经脐孔拖至皮下所形成的局部突起,其内容物多为网膜、镶状韧带或小肠等。笔者在动物医院参与了一例犬脐疤的诊断和治疗,临床上以触摸到独孔的方法确诊为犬脐,通过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几年观察,犊牛脐炎发病除了初生重小、活力不强、免疫能力弱及环境不清洁原因所致外,另一原因同产犊时所留脐带的长度有一定关系。笔名曾对江海奶牛场1981年9月份所产7头小母犊,其中经产母牛产5头,脐炎1头,头胎母牛产2头,脐炎1头。 笔者又对南星奶牛场82年第三季度到83年第二季度头胎牛产30头,脐炎11头,其中脐带留2厘米者13头,脐炎1头,留2厘米以下10头,脐炎4头;不留脐带7头,脐炎6头。  相似文献   

20.
幼畜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各种家畜均有发生,仔猪发生较多。其原因是先天性脐孔闭锁不全或腹壁发育缺陷,造成肠管从脐孔脱出创疝囊,在脐部形成半月形突起。柔软、有肠蠕动音、无痛感。如将内容物纳还腹腔,很容易摸到脐轮裂孔。在治疗上一般采用手术疗法,按常规手术程序切开疝囊皮肤,整复纳还肠管,荷包式缝合闭锁脐孔,然后缝合皮肤。笔者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