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荒漠化监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标准和指标是监测评价国家或区域荒漠化状况及其影响力的一种有效工具,它提供了描述、监测和评价荒漠化问题的基本框架和途径.文中回顾了荒漠化评价标准与指标的制定背景及其国际进程,对相关的概念、定义和制定原则予以引介和评价,并初步提出了标准和指标的体系框架构想,以资为我国的防治荒漠化事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中枢。植被退化是在不利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的一种过程与结果,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诱因。在回顾国内外植被退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植被退化的研究历程和退化程度的定量监测评价方法,探讨了植被退化研究方法中尚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能够全面系统、快速简单监测评价植被退化程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5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沙地定位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提出对呼伦贝尔沙地进行长期、连续、深入的定位监测,通过收集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过程及治理效果有关的基础数据,研究荒漠化和沙化发生、发展、演变机理,以及土壤、植被、气候、社会经济等因子与荒漠化和沙化的相互关系,科学评价防沙治沙工程效果,为制定防沙治沙和防治荒漠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其针对性、实用性较强,充分体现了依靠科技防沙治沙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中,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最为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 自199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来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是荒漠化研究与治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其指标体系的建立既是荒漠化评价与分类的基础, 也是荒漠化监测与评估的理论依据。文中介绍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历程, 并就其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以期为完善荒漠化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以及为荒漠化监测与评估和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荒漠化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进行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阐述了国内外荒漠化动态监测、评价及其评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荒漠化监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就甘肃省荒漠化监测体系总体框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以抽样和“3S”技术为基础的荒漠化宏观监测重点监测实施方法;介绍了监测分类系统、监测成果要求和实现的目标;指出了监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辽西北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和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科学分析变化原因,以固定样地为基础,结合遥感影像,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构建辽西北荒漠化和沙化动态监测体系,分析植被覆盖率、生物量、生态系统质量、荒漠化和沙化变化趋势,探究影响荒漠化和沙化进程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监测及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 (沙化 )监测的开展情况 ,并对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力求全面准确地评价本区荒漠化、沙化土地现状及其发展态势 ,为正确地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对策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荒漠化的定义以及荒漠化的特点,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部分组成,即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影响指标和防治指标。压力指标描述的是对自然资源的状态带来影响并导致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和人为驱动因素,用来对荒漠化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并进行荒漠化早期预警;状态指标描述的是土地生态系统的状态和特性,可以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它们分别描述土地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影响指标用来评价荒漠化对人类及其环境带来的影响;防治指标用来评价防治荒漠化采取的行动和措施以及采取这些行动和措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荒漠化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在荒漠化相关领域所进行的资源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些工作是现在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基础;介绍了以抽样和“3S”为基础的荒漠化宏观监测主要技术方法;阐述了荒漠化监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开源WebGIS软件OpenLayers,MapServer,PostgreSQL/PostGIS,以广西第五次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构建基于开源WebGIS的广西沙化监测信息共享系统,实现在Internet环境上为公众提供沙化土地监测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查询.系统运行于网络平台,所用的软件均为开源免费软件,开发与运行费用低廉,对用户的软硬件要求低,操作简单方便,对于沙化土地监测信息共享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沙化信息监测研究中。文中回顾了国内外沙化信息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从沙化光谱特征分析、沙化因子信息提取以及沙化信息动态分析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沙化光谱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化,虽然在沙化区域植被盖度、土壤含水量模型以及沙漠地形研究方面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较多,但各具局限性,对格局—过程之间关系的新探索仍存在许多难以克服之处。指出了沙化信息遥感监测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探讨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系统性地对岩溶土地、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土地从空间布局、岩溶地貌、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石漠化程度等进行了详尽介绍,全面展现了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数据,为监测成果数据共享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5.
要对云南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 ,其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遥感技术。我国 1999年 10月 14日发射成功的资源 1号卫星 (ZY - 1)分辨率高 ,信息量丰富 ,适于省 (市 )级国土资源综合调查 ,也适于县级国土规划 ,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石漠化、植被盖度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 ,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动态变化监测 ,对云南的退耕还林 (草 )工程、“天保”工程等 ,掌握其进展及成效均可采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