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观测了施用外源GA_3后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5 mg/L GA_3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果实纵横径、干鲜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糖分积累速率增加,酸的变化进程加速;果肉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均显著增加。外源GA_3对果实内源激素也产生影响:处理后不但提早了玉米素峰值的出现,而且提高了峰值;生长素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都高于对照;内源赤霉素在前期提高很多,但盛花后23 d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脱落酸含量前期提高,后期的上升推迟,但其上升速度比对照快。  相似文献   

2.
 以葡萄同源四倍体玫瑰香和其二倍体玫瑰香母株的嫩枝插条为试材, 研究了扦插生根过程中(0~18 d) 生根部位皮层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玫瑰香葡萄同源加倍以后, 不仅改变了不同时期插条生根部位皮层的内源激素水平, 也改变了该部位对外施NAA的反应。在不定根诱导期( 0~3 d) ,促进生根的生长素水平下降, 抑制生根的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上升, 生长素与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下降;应用NAA处理以后, 在根原基诱导期(0~3 d) , 赤霉素、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不降反升, 改变了内源激素的整体变化态势。分析认为, 同源加倍后嫩枝插条生根部位内源激素的代谢变化是造成其生根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植原体浸染对枣树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枣树组培苗及田间苗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感病株与健康株(对照)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感病植株内源生长素(IA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植株,内源玉米素(ZT)、赤霉素(GA)、脱落酸(ABA)含量有所提高,且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得出抗病品种较易感病品种健康植株内源游离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水平高,玉米素(ZT)、赤霉素(GA)含量水平低,该研究有助于从分子角度阐明病原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和D-21及非单性结实品系03-2为试材,研究在自然低温条件下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和去柱头后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_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及与单性结实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下单性结实品系果实都可以正常膨大,而非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只在人工授粉的情况下正常发育。单性结实品系果实发育前期的IAA、ABA含量和ABA/(IAA+GA_4+ZR)均高于非单性结实品系03-2;茄子3个品系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含量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含量。不同品系不同授粉方式下果实发育过程中GA_4含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人工授粉提高了03-2果实发育初期的IAA、GA_4和ABA含量,对ZR含量和ABA/(IAA+GA_4+ZR)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其果实的发育。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03-2果实发育过程中ABA含量和ABA/(IAA+GA_4+ZR)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和ABA水平有利于茄子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5.
以‘三季梨’为试材,对果实内激素进行了动态分析,总结不同授粉方式和不同花粉浓度对三季梨果实品质及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花粉与淀粉比为1?2的人工点授方式可以得到单果重量最大的果实。三季梨的生长素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7月4日达到最高水平;赤霉素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6月21日达到最高水平;脱落酸含量呈现一直升高趋势;细胞分裂素含量一直下降。纯花粉的授粉效果最好,液体授粉效果好于自然授粉。人工点授和液体授粉通过影响花粉的浓度来改变果实内4种激素的含量。花粉与淀粉比为1?2的人工点授方式加快果实的快速发育期,延长了三季梨的发育时间,容易获得单果重量较大的果实。  相似文献   

6.
外源GA3对藤稔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试验观测了施用外源GA3后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变化动态,结果表明:25mg/L GA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果实纵 横径、干鲜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糖分积累速率增加,酸的变化进程加速;果肉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均显著增加。外源GA3对果实内源激素也产生影响;处理后不但提早了玉米素峰值的出现,而且提高了峰值;生长素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都高于对照;内源赤毒素的前期提高很多,但盛花后23d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脱落酸含量前期提高,后期的上升推迟,但其上升速率比对照快。  相似文献   

7.
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早蜜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并分析了各激素与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肉和种子中IAA含量分别在花后50 d和20 d出现高峰;GA3含量分别在花后20 d和60 d达到峰值;ZT含量的高峰则在花后40 d,而ABA含量分别在花后80 d和90 d最高,随后均呈逐渐下降.IAA/ABA、GA3/ABA和ZT/ABA比值对果实的细胞分裂与膨大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油莎豆‘石研2号’(河南圆粒)为试材,在其结块茎前期,用不同浓度梯度依次为0(CK)、100、500、1 000、1 500、2 000mg·L~(-1)的矮壮素(CCC)进行喷施,测定油莎豆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内源激素含量,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对油料作物油莎豆生理特性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壮素(CCC)施用浓度为500~2 000mg·L~(-1)时,均能显著降低株高(P0.05),并且可以提高油莎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块茎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经2 000mg·L~(-1)的矮壮素处理后效果最佳,株高降低了34.39%,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矮壮素(CCC)处理下油莎豆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均低于对照,脱落酸(ABA)含量高于对照,矮壮素(CCC)浓度与赤霉素(GA3)、玉米素(ZR)含量呈负相关性,与脱落酸(ABA)含量呈正相关性;矮壮素(CCC)会抑制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的合成,对脱落酸(ABA)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表明,矮壮素(CCC)的浓度为2 000mg·L~(-1)时不仅可以使油莎豆抗倒伏,同时可以增强油莎豆的光合作用能力以及抗性。  相似文献   

9.
以茄子单性结实品系D-10、D-21 和非单性结实品系03-2 为试材,研究了自然低温对茄子子房(果实)发育过程中4 种内源激素,即生长素(IAA)、赤霉素(GA4)、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IAA、ZR 和ABA 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是在开花初期逐渐上升,并达到一个峰值,之后急剧下降,且子房(果实)发育前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均明显高于果实发育后期的IAA、ZR 和ABA 含量。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显著降低了果实发育后期(开花6 d 后)茄子不同品系的IAA 水平,但对果实发育前期IAA 含量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异,可明显降低03-2 开花初期IAA 的合成。不同基因型茄子果实发育过程中GA4 含量对温度的响应无明显规律。温度对ZR 和ABA 含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果实发育初期,日平均最低温度为14.3 ℃不利于开花时ZR 的合成,但显著提高了D-10 的ABA 含量。茄子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的IAA 和ABA 水平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而GA4 和ZR 可能与单性结实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刻芽和发枝素处理是梨树体整形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探究在刻芽和外源激素处理过程中侧芽内激素响应调控机理,以两年生早酥梨/杜梨为试材,研究了萌芽前后不同刻芽方式及涂抹发枝素对树体侧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发枝素可以提高侧芽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激素的含量,抑制脱落酸(ABA)激素的增长;刻芽同时进行涂抹发枝素要比单做刻芽处理侧芽内生长型激素含量高,(IAA+GA+ZR)/ABA的比值也较大;处理前期单芽全刻赤霉素(G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后期(IAA+GA+ZR)/ABA的比值最大。刻芽和发枝素处理打破了芽体内源激素的平衡,提高了芽体生长型激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长抑制型激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茄子果实的主要性状、营养品质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观察了19份茄子种质果实的主要性状,并对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VC和干物质含量等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茄子的果皮色、果肉色、果形、肉质及单果质量等果实主要性状均有差异;茄子种质果实的营养品质也具有明显差异,干物质平均含量为7.96%,变异系数为12.81%;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39mg/g,变异系数为18.22%;VC平均含量为34.8mg/kg,变异系数为25.86%;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23.20g/kg,变异系数为16.21%。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含量与单果质量和果长呈极显著负相关,VC含量与单果质量和果长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果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就不同钾水平对盆栽茄子生物量和茄碱含量、累积量及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从植物营养角度控制茄子茄碱的形成和累积,达到改善茄子口感和风味品质的目的。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后茄子各器官以果实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施钾处理可使茄子果实中茄碱含量显著降低,果蒂、根、茎、花等器官的茄碱含量总体上也表现为降低。两个采收期茄子果实茄碱累积量均在施用钾肥后升高,以中量和高量钾处理影响最大,而果蒂、茎、花的茄碱累积量呈下降趋势。茄子果实中茄碱分配最多,其次为叶片,花瓣分配最少。两个采收期果蒂、花等器官茄碱分配系数随钾水平增加而降低。施用钾肥能降低果实茄碱含量,但对茄碱在果实中的累积和分配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追施磷肥对茄子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磷肥作基肥与追肥比例适宜的条件下,将追肥总量平均分为2份,分别在第1花穗现蕾和第1穗果的第1个果开始膨大时施入,能显著提高茄子产量。外观上表现为株高、茎粗、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茄子新品种红妃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外茄子种质资源对国内茄子种质资源进行创新改良,进而选育出绿色萼片紫红色果皮的杂交一代茄子新品种红妃.该品种早熟,果实长条形,果皮紫红色.有光泽,果顶凸,果肉白色,纵径34.1 cm,横径2.95 cm,单果质量120 g,每667 m<'2>产量4 800 kg.与对照品种(浙茄I号)比较.晚熟2~3 d,门茄自...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HMZ40型植物补光灯不同补光强度对冬季温室茄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温室补光促进了茄子的光合作用,茄子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加了茄子植株的长势,促进了果实的发育,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株高、茎粗、叶面积的相对生长量显著增加,坐果率、果实纵径与横径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以茄子品种丰田一号为试材,研究了夏季剪枝对山地栽培茄子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夏季剪枝对丰田一号的植株冠幅、茎粗、叶片大小等影响不显著,但剪枝后叶片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优质果率及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株高和劣质果率则显著降低,该研究为夏季剪枝技术在山地茄子栽培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帅 《蔬菜》2024,(2):39-44
为避免因茄子连年种植导致的土传病害增加而对茄子生产造成影响,形成健康、生态的解决办法,以茄子不间作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茄子与平菇、甘蓝、甘薯3种作物分别间作后对其长势、产量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茄子与3种作物间作对茄子株高日均生长量、茎粗、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667 m2平均产量以及根际土壤干质量、含水量、EC值、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无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茄子与甘蓝间作较与平菇、甘薯间作可显著降低土壤干质量和速效钾含量,且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58%和11.11%,这有利于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同时较对照极显著提高了茄子根际细菌总量,显著提高了根际真菌总量及根际细菌与真菌总量比值,分别较对照提高114.44%、42.18%和49.56%,这有助于茄子连作障碍的消减及土传病害的防治;茄子与平菇间作极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较对照降低5.36%,极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降低16.99%和17.10%,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幅达36.10%,极显著提高了根际细菌总量和真菌总量,分别提高71.84%和1...  相似文献   

18.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茄子种子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茄子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电压(4420~6800V)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种子后对茄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的株高、开展度、根长、根幅以及单果质量、果长等指标均大于对照。处理后的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均比对照低,总产量均比对照高,产量最高的是处理5、6、7,分别比对照提高11.59%、11.0%和10.03%。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为砧木,茄子品种西安绿茄为接穗进行嫁接,测定施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800倍液后嫁接茄和自根茄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生长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嫁接茄果实中农药残留量比自根茄降低了32.07%~100.00%,嫁接茄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比自根茄分别增加3.82%~24.70%、3.05%~22.47%、11.97%~25.83%、30.95%~57.45%,嫁接茄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比自根茄增加46.43%~79.41%、14.93%~40.08%|嫁接茄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自根茄分别增加24.36%~42.99%、17.09%~39.15%、12.60%~45.44%,而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则分别比自根茄降低了24.31%~52.22%、22.65%~39.41%。因此,嫁接增强了植株长势,提高了有关酶代谢活性,从而降低了茄子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20.
地熊蜂为重庆温室茄子授粉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利用熊蜂授粉,在重庆地区开展了熊蜂为温室茄子授粉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授粉(CK)相比,熊蜂授粉组的茄子坐果率提高了46.30%,畸形果率下降了70%,单果质量增加了37.45%,株产量增加了68.28%,VC含量增加了22.69%,总糖含量降低了7.27%。应用地熊蜂为重庆地区温室茄子授粉,不仅可以促进坐果率,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