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健 《中国沼气》1989,7(4):40-41
近年来我国农村沼气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湖南省南县在以沼气为纽带、以庭院为依托、利用沼气多功能优势,发展庭院生态的建设方面,则是在走中国特色的农村沼气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告诉我们:生态学是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商南县发现,该县通过大办沼气,促进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生产的发展,其中以汪声发的庭院生态农业和桑树村办沼气出现“八多两少”尤为突出,现介绍如下。一、桑树村办沼气出现“八多两少”富水镇桑树村是距离商南县城十多公里的一个山沟小村。全村24户人家,128人,105亩耕地(平地57亩,坡地48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常德地区在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的实验和推广活动中,相继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户、生态村和生态乡,为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主干,以沼气为纽带,以庭院为依托,组成资源良性循环系统,从而进行多种产品的生产。这种  相似文献   

4.
任济星 《中国沼气》2007,25(2):46-46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的设计原理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建设为纽带,通过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在农户庭院或田园,将沼气池、禽畜舍、厕所、日光温室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熊小龙 《中国沼气》2007,25(4):41-43,4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沼气建设已从单一的能源效益,发展到以沼气为纽带,集能源、环境、生态和种养业于一体的庭院循环经济模式。沼气综合利用的成效日显突出。本文着重介绍沼气、沼液、沼渣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的综合利用技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服务。  相似文献   

6.
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白鹤岗村有七个村民小组,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他们坚持抓“绿色企业”强村,抓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富民。全村户平果园7分,庭院3分。他们在果树中套种黄姜、大蒜、山药、瓜菜、树苗,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户平年收入超过4400元。从1990年起,该村动员和引导农民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做到“五有”:  相似文献   

7.
临汾市贫困山区庭院沼气建设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延泽 《中国沼气》2002,20(2):44-45
临汾市是山西的产煤区 ,但经济并不发达。在该地区发展沼气是否可行 ,发展潜力如何 ,当地贫困山区适合建设什么样的池型和模式 ,本文从农村能源、庭院特点、生态保护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做了分析 ,得出了在山西富煤区庭院沼气极具发展潜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冯薇 《农机化研究》2008,(2):204-20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能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质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农村生物质资源的转化途径中,以开发沼气能源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综合效益最为明显.为此,论述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物质资源开发模式,即庭院生态模式、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养殖生态家园模式和村镇生态家园模式.  相似文献   

9.
柳河县砬门子乡自家堡子村青年农民宋叶来,是村里出名的科技迷。自从县政府在该村推广沼气后,他马上又对沼气的综合利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精心设计下,利用自己房前屋后三分庭院,建起了一个以沼气为扭带的立体庭院经济.1989年,庭院  相似文献   

10.
陈善伦 《中国沼气》1989,7(1):24-26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希望尽快致富已成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在沼气推广工作中,运用沼气的综合功能,积极开展了沼气综合利用和庭院生态经济建设的试点示范。富新乡双狮村六组,全组56户,男劳动力几乎都从事筛沙生产,家里只剩妇女、儿  相似文献   

11.
“七五”全国能源试点县四川宁南县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协助下,开展以发展沼气为主的能源示范建设,推广简易 UASB 生产沼气和 KG—Ⅱ型省柴灶节约燃料,解决农民生活用能,并结合栽桑养蚕,种植白兰花,葡萄等经济植物,开展庭院建设,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果。全县累计建池4208口,年产沼气210万立方米,可折标煤1500吨。还总结出了一套农村推广沼气的  相似文献   

12.
姜振秋 《中国沼气》1994,12(2):37-38
沼气综合利用是发展庭院经济致富之路姜振秋(辽宁省朝阳县农村能源办公室)沼气综合利用是以庭院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能为纽带,以薄膜暖室立体种养为手段,以提高三个效益(经济、社会、环境)为目的。其基本特点是:把沼气池建在庭院塑料大棚内,在...  相似文献   

13.
甘肃陇西县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分析了以沼气能源为核心的庭院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及综合效益.证明了建设以沼气工程为主体的庭院生态农业系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的有效途径,并且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西部农村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技术思路及其可行性。提出以沼气技术为纽带,充分发挥“一气”(沼气)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五业”(农、林、牧、副、渔)、“五业”出“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宜昌地区在发展沼气事业中,注意与大农业项目配套,开展“三沼”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发展,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1990年全地区“三沼”综合利用发展到5万户,占建池户的61%。宜昌县在鸦鹊岭镇粮食基地和三斗坪镇脐橙基地建设中,为了获得优质沼肥,提高地力,实行沼气池与基地建设同步进行。枝江县“三沼”综合利用被列入国家“丰收计划”。全县以推广沼液喂猪、沼肥养鱼、沼气小庭院、沼肥种水果和沼液叶面喷肥、沼液浸种六种模式为重点,办培训班,已培  相似文献   

16.
以沼气为纽带促进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谢大川,李晓丹(重庆市沼气办公室)一种以沼气为纽带,种植、养殖业相结合的城郊型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在重庆市歌乐山乡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城郊发展“三高”农业提供了一个科学、实用的模式。1...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以沼为纽带的庭园生态经济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五种发展模式;并对五种模式的庭院生态经济户从量的角度加以了分析评价,表明沼气在发展庭园生态经济系统中,能够形成纽带,充分发挥较好的多功能综合作用,使农户的生产,生活诸要素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取得较明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发展户用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是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介绍了山西省屯留县发展“一池带多改”户用沼气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探索推广农村沼气发展的新路子。我市的经验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各级领导的农业点”、“各级工作队和各部门的扶贫点”,扎扎实实地兴办一批沼气示范点。用典型示范,效益吸引的办法,促进农村沼气的发展。1990年,全市结合“三点”共兴办沼气示范点89处,建沼气池2010多口,占当年全市新建池的70%以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各级能源办公室深入基层,直接兴办与农业综合开发试点相结合的沼气示范点襄樊市南漳县华家湾村是农委的农业综合开发试点之一,市能源办公室本着将沼气建设作为科技生态、效益农业的重要内容的原则,把农户办沼气与发展庭院经济紧密结  相似文献   

20.
寒区节能日光温室"五位一体"生态能源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位一体”生态能源系统的研究是以日光节能温室为单元,以太阳能为主要动力,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以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它能使能流、物流做到科学转换和高效利用,使经济、生态实现良性循环,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