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湿地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独特的植物景观,能够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湿地作为“城市之肾”的无穷魅力。作者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人性化处理技术,以期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淮河湿地公园为南京"绿色江宁"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具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园设计按照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社会公益性主题公园进行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辨析及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11个方面辨析了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区别,从成绩和问题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以便公众对我国湿地公园的清晰认识,有利于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是城市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以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和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探索生态、文化、景观等理念的现实显现.坚持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根本,结合人文内涵设计、历史文脉及意境设计等方法,营建具有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性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5.
河流型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植物景观不仅要满足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休闲游览等功能,还应体现河流蜿蜒曲折的形态特点。文中以构建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为目的,将其分为3个带:湿地植物景观带、生态防护林带和休闲森林景观带。其中,湿地植物景观带以水生、湿生植物沿河岸连续片植为主,目的是构建色彩丰富、开闭变化的滨水线性景观;生态防护林观带以耐水湿乔木沿堤坝群植的形式组建自然、和谐的绿色线性空间;休闲森林景观带以植物组团的形式营造多线相连的网状景观空间。以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研究其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探索科学、合理、具有河流特色的植物景观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6.
有"城市花园"美称的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之一,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当前城市湿地公园正遭受着种种人为因素的破坏,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立法保障、技术改进、吸引公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希望能有效保护城市湿地公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南湖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的分析,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营建的同时,应当注意对自然进行保护,做到现有产业遗产与自然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是中国 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植物多样性及主要群系组成可以为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样方调查法 ,研究了湖北省钟祥市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与主要植物群系类 型 。结果表明:钟祥市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共计调查到维管束植物 139科 357属 510种;可被分为 2个植被型组 3个植 被型 10个群系 。湿地公园内主要分布 10种植物群系 ,分别为:菱群系、芦苇群系、莲群系、菰群系、喜旱莲子草群系、美人 蕉群系、香蒲群系、金鸡菊群系、意大利 214杨群系、狗尾草群系 。湿地公园内分布有外来入侵种凤眼蓝和喜旱莲子草 。该 研究结果可为莫愁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启动实施黑河湿地保护工程,对黑河干流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的61.5万亩湿地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保护;利用市区北郊近3万亩湿地资源,建设规划占地6.2万亩的国家湿地公园及城市湿地公园,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以湿地保护引领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维  乔长江 《河南林业科技》2010,30(4):64-66,70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的绿地类型,生动地体现出城市与湿地的融洽结合、人与自然的融洽结合。以位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在规划、建设及管理中一些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景观艺术——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各景点的分析,探讨当今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昆明市3个湿地公园内开花植物实地调查,探讨了昆明市湿地公园全年开花植物与蝶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不仅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还受到开花植物花朵丰富程度、花朵颜色影响。在时序变化上,温度、季相变化、开花植物和植物配置是维持蝴蝶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从公园整体上出发,合理配置开花植物和植物花色对蝴蝶的多样性提高,以及促进城市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湿地典型景观的集合.规划建设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相统一的湿地景观,已成为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的新内容.本文以湛江绿塘河湿地公园为案例,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在规划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出多样的湿地植物群落种植模式、乡土化植物材料选择、因地制宜的植物空间布局和精细的施工技术等修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承载了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湿地文化科普教育以及休闲游憩活动等多重作用的湿地公园应运而生。本文以江北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现场考察,提出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江北地区生境状况和不同区块特质,从丰富湿地生态多样性、重现自然优美的湿地景观的原则出发,对江北湿地公园提出了植物配置方案,以期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和地域特质的同时极大地展现湿地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湿地公园是当前形式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景观规划"三元论"指导下,结合南京八卦洲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探讨了湿地公园的营建理念,提出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三元论,以期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6.
对湿地公园分类的认识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通过对国内18个城市湿地公园的系统调研,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科学的类别划分,归纳为自然保护类、水源维护类、城市休闲类和废污回用类4种类型。目的就是分门别类的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促进其建设行为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接近于永续利用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湿地公园的建设已经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正在蓬勃发展。到2009年1月,已经建设和获得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达到68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为3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30个。但是由于对湿地公园的理解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使得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在总体布局、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为了使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本文对国家湿地公园的定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目标,国家湿地公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总体布局、规划设计以及主要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绿色大世界》2010,(11):113-113
记者从市林业局野保处获悉,武汉市目前有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3个湿地公园、4个省级森林及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7704.41hm^2,享有“湿地之城”美誉。这些被誉为“城市绿肺”的自然保护区,正在成为珍稀鸟类越冬、栖息的乐园。2009年冬天,400余只南迁小天鹅陆续飞临府河湿地,在汉安然越冬;新洲涨渡湖,1.5万只红嘴鸥不请自来,觅食、嬉闹蔚为壮观;曾被意杨林“鸠占鹊巢”的沉湖湿地保护区,如今重现久违的斑头雁、白枕鹤身影。  相似文献   

19.
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城市之肾",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生态修复净化环境等功能。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对环境改善、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湿地资源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利用ENVI进行监督分类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前后变化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白鹭湾湿地公园2012土地类型划分情况为:植被、耕地/半裸地、人造物/裸地占比分别为42%,33%,25%;2015年土地分类占比分别为42%,20%,22%,同时增加了16%的水体,湿地公园耕地、植被、水体等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通过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有利于湿地公园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对城市湿地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新邵筱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简述其基本情况、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资金投入;加快建立湿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相关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大创新力度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