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场中比较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霉形体、病毒等,给规模化蛋鸡养殖带来了极大威胁。为了保障鸡群健康、减少疫病的发生,规模化养鸡场应在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微生物控制体系,做好环境卫生、消毒、隔离措施,及时消除和控制鸡场污染。  相似文献   

2.
1交通管制措施 交通管制措施是防止外部病原微生物侵入鸡场内的一项严格的隔离措施。第一,鸡场周围应设隔离区,并设围墙、篱笆或防护隔栏等,设置大门与门卫。大门应上锁,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和污染物的直接吹入。第二,严格消毒。鸡场和鸡舍的进出口都要设消毒池,池内放置生石灰、烧碱、0.5%次氯酸钠液等消毒药物。鸡舍、场地、用具等,都要定期消毒。生产区内消毒池的消毒液,一般1-2天更换1次。  相似文献   

3.
1隔离隔离包括场舍的隔离、人员的隔离、设施的隔离和操作的隔离,使外界病原不能进入鸡场内部,进而确保鸡场的生物安全。鸡场内部要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区与区之间需设消毒设施。鸡舍门口设有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鸡场谢绝参观,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鸡场。  相似文献   

4.
树干、树叶能阻碍风沙的侵袭、有效控制有害气体的扩散,且对空气中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有过滤作用,有利于防止动物疾病的传播。另外,树木与植被对噪声具有吸收和反射作用,可减弱噪声干扰。因此,绿化设计是鸡场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设计鸡场时就应统一规划和布局绿化,以免在鸡场建成后不能满足需求时再进行绿化。鸡场的绿化地主要包括防风林(在多风、风大地区)、隔离林、行道绿化、遮阳绿化、绿地等。  相似文献   

5.
鸡舍带鸡消毒的科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鸡消毒是当前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那些隔离条件差,经常发生疫病的老鸡场更为有效。带鸡消毒具有如下作用:①通过接触皮肤和呼吸作用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地防止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以及各种呼吸道病的发生;②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减少鸡舍尘埃,抑制氨气发生。带鸡消毒程序和  相似文献   

6.
SPF鸡群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少量的微生物侵入SPF鸡舍内,都能导致鸡群发病.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绝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是SPF鸡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饲养、集约化经营的鸡场,疾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为了消灭和减少生产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阻止外部病原微生物侵害鸡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消毒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但什么时候消毒,用什么方法消毒,选择什么样的消毒药等问题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消毒效果。为了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确保鸡只的安全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就如何正确对鸡场消毒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1隔离与消毒 隔离在这里指的是将病原微生物与生物机体(易感鸡群)隔离开,使易感鸡群远离病原微生物,使病原微生物失去感染禽体机会。鸡群的隔离工作主要有,鸡舍与鸡舍之间的隔离,不同鸡群之间的隔离,生产区与非生产区之间的隔离,养殖场与孵化场之间的隔离,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之间的隔离,不同批次、不同区域生产人员之间的隔离,健康鸡群与非健康鸡群之间的隔离。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养鸡场的规模化发展,伴随饲养量的快速提升,鸡场的疾病的发生频次和种类越来越繁多,且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复杂,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保障养鸡业顺利发展,除应抓好饲养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卫生防疫管理工作,从源头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扩散。1鸡场大门入口卫生防疫鸡场大门口是全场卫生防疫的第一道屏障。鸡场应建与外界隔离的围墙,只留一个大门入口。设专职人员负责,控制人员与车辆的进出。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宽同大门,长能容  相似文献   

10.
带鸡消毒是当前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那些隔离条件差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其消毒的作用:①通过接触皮肤和呼吸作用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地防止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以及各种呼吸道病的发生。②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11.
鸡场在进雏前虽能做到对鸡舍、墙壁、地面、用具等全面彻底的消毒,也能做到常规式疫苗接种,但时常还会发生传染病和其它疾病。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病原微生物会随着人体。饲料、鸡体、用具等带入鸡舍。老鸡场疫病繁多,疫情复杂,比新鸡场更易发病。另外,冬季气候寒冷,为节省燃料保证室内温度,常使鸡舍严闭,舍内空气污浊,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也会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2.
<正>消毒就是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环境中及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猪、鸡场建立消毒制度是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链条的最有效方法,是免受致病性微生物侵袭的可靠保证,也是在预防传染病过程中仅次于疫苗接种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消毒是传染病综合性防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杀灭一切病原微生物,达到控制和消灭疫病。由于消毒的对象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对鸡场来说,除了鸡场出入口的消毒之外,鸡舍、孵化室、种蛋、蛋盘等是消毒的主要对象,而这些地方的消毒彻底与否关系到鸡场防疫工作的成功与失败。鸡舍、孵化室等场所的消毒,虽有很多化学药品都能达到消毒目的,但一般常  相似文献   

14.
秋季是鸡只疾病易发季节,科学合理的消毒管理,能有效杀灭、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对鸡场非生产区、生产区、鸡舍、使用物资和工具等病原微生物滋生或传播渠道进行科学评估并控制.能够为鸡群提供安全的饲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鸡舍带鸡消毒是指鸡从进舍到出栏整个过程中,定期使用有效消毒药,对鸡舍内环境和鸡体喷雾消毒,及时、有效地净化空气,杀灭或减少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控疾病的目的.鸡舍带鸡消毒是当今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尤其对隔离条件差、不同批次的鸡在同一鸡场或小区饲养以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为保证鸡舍带鸡消毒效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带鸡消毒,是对饲养有鸡群的鸡舍内一切物体及鸡体、墙壁、地面等用适宜的消毒物进行喷雾消毒,其目的消灭或减少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消除传染的危险性。带鸡消毒的这种方法是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月龄的鸡群混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特宜。笔者通过门诊部几年的...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养鸡生产呈集约化的饲养方式,为避免鸡群发病,所以要重视鸡场的消毒工作。消毒是为了清除或杀灭鸡舍内外环境以及鸡身上的病原微生物,属于净化环境的重要措施,采取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1鸡场消毒误区误区一:鸡舍进行空舍消毒之前,没有采取彻底有效的清洗措施。误区二:畜禽疾病传播的很重要途径是通过饮水来传播,许多鸡场的饮水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霉菌、病毒等。误区三:生石灰消  相似文献   

18.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消除一切传染源是确保家禽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鸡的疾病一般可通过两种途径传播,水平传播途径包括病鸡、被污染的饲料、垫草、饮水、空气、鸟类、老鼠等。另一种方式是母鸡通过种蛋将病原体传播给子代,称之为垂直传播。本文讨论的鸡场消毒,就是通过消毒的方式,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消除病原微生物,达到防病目的。一般鸡场应该做好的消毒工作有以下内容。一、环境消毒1.鸡场内部及外部环境应建立生物防疫屏障,建立防护林。根据气候情况,每3个月对鸡场内外主要道路进行彻底消毒,可用3%~5%的氢氧化钠;定期清扫鸡场的环境、道…  相似文献   

19.
带鸡消毒,是指对有鸡的鸡舍内的所用物品和鸡体用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的一项管理技术,是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止鸡舍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对那些隔离条件差,不同日龄的鸡群在同一鸡场饲养及各种疫病经常发生的老鸡场更为有效。一、带鸡消毒的作用通过消毒药液接触皮肤和被吸入而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可有效地防止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甘保罗病、白痢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和葡萄球菌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减少鸡舍尘埃,净化鸡舍环境,抑制氮气产生。二、带鸡消毒的程序和方法1.清除污物。由于…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现代化养禽业的飞速发展,高密度、集约化养鸡已成为我国养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此情况下,能否有效地控制鸡病的问题已成为集约化鸡场经济效益高低的主要制约因素。诸多的实践证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是集约化鸡场达到控制鸡病发生和流行的唯一选择。所谓综合性防制措施,包括从场址选择、场区布局规划、鸡舍建筑设计、饲养环境控制、全价营养到病原微生物的清除、杀灭以及科学的免疫接种和投药等一套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