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发展会员     
《茶世界》2015,(12)
<正>咸宁市柏庄茶业在咸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重组了原"生甡川"砖茶厂,投资1.6亿元在咸安区张公工业园征地120亩建设咸安区青砖茶产业园。新厂建成后,年生产力能突破8000吨,产值达1亿元,并能为10余万亩茶园原料的销售寻求出路。公司立足于产业化经营理念,着力于茶叶品牌建设和产品的研发创新,构建品牌联咸宁市柏庄茶业有限公司市场、市场联公司、公司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引领我区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甘州玉米制种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公司+基地(村委会或合作组织)+农户联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相似文献   

3.
围绕建湖县农科所良种开发公司在大麦产业化方面成功的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利用自身技术、资金、设备的优势,建立生产基地,与农民联合生产,实行订单生产与收购,提供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购销服务,实行公司、农户、基地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优质大麦的产业化开发,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使企业和农民效益在产业化经营中增收增效。提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麦产业化思路应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强化质量管理,实行栽培标准化,实施农户、企业双赢战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4.
加快福建省花生产业化发展 促进花生生产上台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我国花生生产发展情况, 分析了福建省花生生产经营现状以及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根据福建的省情特点,提出了福建省花生产业化发展的设想。指出了优化种植结构,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的途径;并提出了建立花生种子繁殖基地和种子产业,油料基地和食油产业,食用花生基地及果仁食品产业,以及重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单产水平的设想。同时亦指出了实施花生产业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这对加快福建省花生产业化发展,促进花生生产上台阶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围绕建湖县农科所良种开发公司在大麦产业化方面成功的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利用自身技术、资金、设备的优势,建立生产基地,与农民联合生产,实行订单生产与收购,提供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和购销服务,实行公司、农户、基地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优质大麦的产业化开发,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使企业和农民效益在产业化经营中增收增效。提出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麦产业化思路应在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强化质量管理,实行栽培标准化,实施农户、企业双赢战略,龙头企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6.
包头甜菜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实施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包头甜菜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实践证明,实施产业化是振兴内蒙古甜菜生产的必由之路。其做法是以优势企业为依托,实行农、科、教、企相结合为一体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甜菜产业化联合体,促进科技进步、实行规模式种植、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从而提高单产,保证含糖,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7.
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加速甜菜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内蒙古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稳步发展主业,积极向高科技领域进军,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大力发展甜菜产业,探索高效运行体系与机制,推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经验。指出今后仍需进一步巩固、配套和完善,特别是公司建设的甜菜产业化示范基地新运作模式,要立足国情和企业实际,不断地向高科技、高标准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五"是南通市棉花产业化经营发展的重要时期,生产、加工、纺织三者间的距离逐步缩小,原来利益独享、风险各担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生产者不再孤军应变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和生产风险,加工和纺织企业也有了较为稳固的生产基地.近年来,本市棉花产业化经营遍地开花,龙头企业带动了基地,基地带动了农户,农民植棉积极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制糖业走产业化基地建设之路的必要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制糖企业为依托,建立“糖厂加基地”、“公司加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体系,以实现甜菜丰产、高糖、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花生学报》2012,41(2):36-36
2012年5月25日,辽宁正业集团美联公司暨兴城6万亩花生良种繁育实验基地项目,在花生特产之乡——红崖子乡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旱区花生生产随着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应克服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立花生出口基地,推广先进栽培技术,理顺产加销体系,实现规模化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江西苎麻产业化建设的初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占钧 《中国麻业》2002,24(1):46-50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两个转变”、解决农业、工业流通领域中诸多矛盾、提高经济效益的组织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一条广阔路子。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供、销、贸、工、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经营体系。江西苎麻产业化是以江麻集团公司为龙头企业,以江西麻类科学研究所培育出的优质、高产、低胶“赣苎三号”为主要品种、通过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基地组织农户种植生产、实行品种区域化布局、企业与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利用基地优…  相似文献   

13.
在作物品种推广过程中.我们除了强调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重要性外.还应不断创新品种推广机制.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这项产业化经营机制应围绕品种选育单位、种业公司、地方新品种推广部门、农户、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营销企业进行.每个单位即构成了产业化经营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按以下方式进行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4.
淮安是江苏省优质稻米的主要产区,也是中国稻博会的发源地。近年来,淮安市以产业化链式开发为主线,按照“品种优质化、基地规模化、生产安全化、加工精深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多元化”的思路,大力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化链式开发,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优质稻米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本文对淮安市建设规模特色基地、强化品种技术支撑、搭建展示展销平台、组建协会整合品牌、壮大龙头加工企业等推进优质稻米产业链式开发的做法进行了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5.
10月23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到石台县调研,实地考察山区旅游经济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工作。23日下午,张宝顺一行来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安徽天方茶业集团考察,深入了解了天方茶业的市场拓展和品牌经营情况;调研组一行还认真观看了天方茶苑专卖店荣誉墙上展示的天方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成绩,特别对安徽天方集团拥有两块“中国驰名商标”、富硒茶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作出了高度赞赏。张宝顺希望天方茶业发挥原产地优势,做足做好有机茶、富硒茶的文章,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做大做强企业自身的同时,通过“公司加农户、基地联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美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刍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体系已进入“省提、省繁、规模制种“的新阶段.随着种子生产和经营不断向大公司集中,种子生产的规模迅速扩大, 种子产业化进程加快,种子产业化基地也由此形成.对种子产业化基地的特点、建设目标和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将红衣花生这一特色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上杭县太拔镇农技站于2013—2015年实施了"玉米—花生"高效栽培示范,并已形成栽培技术规范化,经营产业化。总结了其示范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福安是闽东茶叶主产区之一,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我公司近几年立足当地茶叶资源,实行产业化经营,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公司2003年被评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茶园面积6000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3000亩,该基地2000年通过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论证;年生产茶叶620吨,茶叶销售产值2148万元,其中绿色食品茶叶355吨;产值1242万元.孕育了茶叶产业化的雏形,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茶叶产业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7年 11月 ,温州虹丰粮油集团公司以市场为导向 ,以股份为纽带 ,与种粮大户联合创办了粮农产销一体化组织——乐清市虹丰粮农开发有限公司 (下称粮农公司 )。公司成立两年多来 ,按照“市场牵龙头 ,龙头带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方式 ,实现了粮食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和贸、工、农一条龙服务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粮食流通的新路子。1999年 10月 ,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316 1期 )和《浙江内参》发表了有关“虹丰”探索粮农产销一体化的经验 ,国务院、农业部和浙江省政府领导先后批示予…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甘薯种植地区已经形成了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农村经济联合社+农户种植等模式,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由科研单位负责科研攻关,培育新品种。农村经济联合社负责推广新品种,以企业为龙头,与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形成“科研、推广、加工”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甘薯产业化模式。这些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种植甘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甘薯产业化生产。现就甘薯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新品种利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