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物,除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外,传统中药尤其是清热解毒类中药也是应用很广泛的抗炎药.合理使用抗炎中药具有抗炎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且资源丰富,因此,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传统中药的抗炎机制与临床应用一直是新型抗炎药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张荣  陈武 《中国兽药杂志》2018,52(11):67-71
犬椎间盘病(IVDD)继发性损伤中的炎症反应过程复杂,临床中如何选用相应药物成为了治疗难点。目前临床常用的两大类用于椎间盘病抗炎治疗的药物包括甾体类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它们的使用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了解它们各自的药理特性十分重要,本文结合这两大类药物作用机制及疗效研究展开了对二者的合理用药分析,以期为临床IVDD抗炎药物的选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抗炎药物及作用机理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炎药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甾体类抗炎药和中药。由于传统的抗炎药选择性较差,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炎症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炎药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作者主要对上述3种抗炎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在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4.
兔胆粉化学抗炎成分是通过与炎症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在介导炎症发生的过程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就是兔胆粉中的去氧胆酸,可以触发下游级联反应,并且在无介质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触发。去氧胆酸抗炎药物是去氧胆酸受体的反向激动剂,除了有拮抗去氧胆酸作用外,还有抗炎效应,去氧胆酸抗炎药物通过抑制基因表达或抑制Ca离子的运输达到消炎的效果。本文主要从其对小鼠内皮吞噬系统功能和DTH反应以及免疫器官重来研究兔胆粉的抗炎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雷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4):53-55,36
解热、镇痛及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和减轻局部慢性钝痛作用的药物 ,其中大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它们的共同作用机制是抑制环加氧酶 ,减少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 ,PG)的生物合成。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 (steroidalanti inflammatorydrugs,SAIDS)不同 ,故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anti inflammato rydrugs,NSAIDS)。常用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及其他有机酸类等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天然植物源抗炎药物的概念、常用的4种植物来源、抗炎药物的抗炎机理、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二十世纪30年代初,黄酮类化合物被发现以来,其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防止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备受关注。由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甾体和非甾体抗炎药有胃肠道损伤、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反应,而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炎作用,又具有毒副作用小和作用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引起了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炎症产生的重要途径,如花生四烯酸,NO途径,细胞因子及受体,以及Nrf2、NF-κB、AP-1和MAPK等信号通路来探讨黄酮类化合物抗炎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发抗炎中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由冠状病毒变种引起的以呼吸系统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性疾病,曾给人们健康和国家经济、社会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抗炎疗法是SARS治疗的主要手段,中药在SARS防治过程中的作用引人注目。最新研究显示,SARS引起的炎症变化与中性粒细胞关系密切,cAMP—PDE活性在中性粒细胞以及在炎症和抗炎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中药是否通过抑制其活性发挥抗炎作用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退高热、减轻局部钝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因与甾体类糖皮质激素不同,故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较多,但由于种类较多,各有侧重且有不良反应,本文将对其分门别类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本文要介绍的主题是"为什么对某些产后牛要镇痛和使用非固醇类抗炎药物"?值得欣慰的是,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的翁立楠在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在牛场的应用"和"炎症控制对乳房炎治疗的重要性"两文中对此主题已做了非常清晰的阐述,这自然大大减轻了本人的文字负担(非甾体类=非固醇类)。本文只是从产后牛监护的临床角度对翁文做进一步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