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银花 (LonicemjaponicaThunb .) ,俗称二花、双花、银花、忍冬花、通灵草 ,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河南、山东栽培较多。河南省封丘县目前人工栽培金银花面积已达 2 6 6 0hm2 ,1980年被国家医药局定为国家金银花基地。目前 ,封丘县金银花已由原来的 1年 1茬花 ,每6 6 7m2 产 5 0kg ,提高到 1年 3茬花 ,每 6 6 7m2产 10 0kg~ 15 0kg ,且花蕾肥大 ,品质优良 ,烘干后色泽黄绿 ,香味芬芳 ,一级品市价高达5 0元 /kg ,每 6 6 7m2 产值 30 0 0~ 80 0 0元。1 选地金银花耐荫 ,也能…  相似文献   

2.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林农间作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影响的情况,并制定相关的病虫害良好预防及控制的模式,针对油茶幼林当作所间作种植的大豆、金银花、花生3种作物不同间作模式对病虫害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与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大豆及花生3种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控制均有一定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中间作金银花达到的处理效果是最好的。3种间作模式均显著影响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间作大豆是调控病虫害发生最适用的一种间作模式,利用这种间作模式可以有效地达到调控油茶幼林生态情况的目的,可促进种植作物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浑善达克沙地的自然生态特点,提出几种适合本地区的防沙治沙模式;对这几种防沙治沙模式进行成效评价;治沙的几点体会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国绿化基金会常务副主席蔡延松、副主席迟海滨前往河北宣化视察黄羊滩科技治沙示范林建设项目,这是由中国绿化基金会防沙治沙专项基金资助的第一个治沙项目。项目规划在黄羊滩建设面积为500亩乔、灌、草结合的立体林业结构优质治沙示范林,以四倍体刺槐、沙棘为主框架,在网格内播种苜蓿、沙打旺。项目的实施,旨在探索当地沙区治理乔灌草结合的优化模式,并通过耐旱经济灌木、经济牧草的种植试验,为当地沙化治理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项目总投资41.49万元,中国绿化基金会防沙治沙专项基金资助15万元,其余由宣化县林业局配套解决。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尧都区河底乡金银花的种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提高金银花效益的途径,分析了金银花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公益效果,对金银花的种植前景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作物间作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为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试验,主要以大豆、花生以及金银花等三种间作模式为例,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都给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发生带来一定影响,其中金银花间作模式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而大豆间作模式可以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最后,针对不同间作模式影响油茶病虫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绥宁兴隆农林牧业有限公司,是湖南省首家把"金银花茶"从家庭作坊转变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精深加工的企业。公司于2007年成立,致力于金银花种植、培育、改造,推广金银花套种青钱柳茶、十善茶及养殖有机发展,金银花、青钱柳的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2009年被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栽培金银花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趋势,根据金银花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村民的种植经验,论述了金银花的种植及采收技术。  相似文献   

9.
防沙治沙工作是我国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防沙治沙实践,目前已经创立了很多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沙治沙模式。但是,随着我国逐渐进入防沙治沙工作"攻坚期",现有防沙治沙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深入考察当前和未来防沙治沙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创新构建我国防沙治沙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低覆盖度治沙理论是一项覆盖度在15%~25%的新型治沙模式。从该理论在防风治沙、节约生态用水、加快土壤植被修复、提高生物生产力、实现固沙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适用于半干旱、干旱与极端干旱区的低覆盖度治沙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1.
榆林沙区防沙治沙区域优化模式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回顾了榆林沙区以及我国防沙治沙的经验和成就,论述了目前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防沙治沙应遵循的生态建设原则。并且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榆林沙区的防沙治沙产业发展模式划分为工农互补模式、节水综合农业模式、波动利用与保护的雨养农牧模式和富集资源与匹配开发模式4类,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北京市大兴区林业局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先后在青云店、长子营、榆垡、礼贤等镇,依托绿色通道、治沙片林等造林重点工程,发展速生丰产林2万亩。通过对长子营镇四千多亩速生丰产林,从不同的种植模式、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林木的生长、用工、效益、市场,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查后证明,营造速生丰产林是林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广西忻城县喀斯特石山区对三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 (任豆间种竹子模式、金银花模式、竹子模式 )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① 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净生物量 ,显示出金银花(1 19t·hm-2 ·a-1) >竹子 (1 0 4t·hm-2 ·a-1) >任豆间种竹子 (1 0 1t·hm-2 ·a-1) ;②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 (N ,P ,K)含量 ,显示出任豆间种竹子 (75 0 9kg·hm-2 ) >竹子 (33 4 0kg·hm-2 ) >金银花(2 2 95kg·hm-2 ) ;③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含量的分配 ,均显示出N >K >P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沙地衬膜水稻种植是水稻专家和治沙专家技术合作的结晶,虽然这种种植技术起步较晚,但在沙区发展很快,是沙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它集作物栽培学、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及棚膜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沙地开发技术模式,并且产量高、节水、免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翁牛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境内科尔沁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严重的地区。2009年初,翁牛特旗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把沙地划分为"三个治理区"、"三条治理带"。多年来,在防沙治沙工程实施过程中,翁牛特旗林业工作者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总结出了适合沙区各类型、各树种的造林新技术模式。文章针对翁牛特旗防沙治沙工作情况和造林新技术模式应用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又名双花、二宝花、忍冬花、二色藤等。它属常绿或半常绿藤本植物。它的品种有红金银花、白金银花、四季金银花之分。因其花色暮为金黄、朝为银白,故名金银花。一般在四月开花,采来烘干泡茶,清香四溢,润心怡人,有着"久服轻身、长年益寿"的作用。金银花喜欢阳光,耐寒耐阴,耐干旱及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酸碱土质均可适应。在养植上可采取四种形式:一是阳台种植。把金银花栽进花盆或专门的栽植槽  相似文献   

17.
防沙治沙技术与模式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沙治沙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所以采取什么样的生物、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以适应当地情况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治沙工作中的成功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介绍几种经典的模式,希望为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灾难。江西沙漠化土地有2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赣江下游沿岸和鄱阳湖周围。过去治沙主要采取种植芭茅草、蔓荆子、胡枝子等植物,成本高、效果不佳。1995年,江西省丰城市同田乡采用百喜草治理沙漠获得成功,为我国江南治沙事业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百喜草原产于南美洲,在台湾广泛种植,是一种被誉为“让人看了百样喜欢”的水土保持优良草种。1992年,台湾著名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5月19日讯: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防沙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研究员日前应邀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作"低覆盖度治沙——原理模式与效果"报告。低覆盖度防沙治沙项目自试验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据最新的不完全统计和测算约为400亿元。杨文斌论述了低覆盖度治沙的理论渊源、技术模式和治沙机制,用大量翔实的观测实际数据论证了低覆  相似文献   

20.
低覆盖度治沙的原理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覆盖度治沙是一项荒漠化治理新理念、新技术,是从近自然林业思路出发,探索的能够完全固定流沙、加快土壤植被修复、提高生物生产力、节约生态用水、实现固沙林可持续发展的覆盖度在15%~25%的新型治沙模式。该模式获多项国家专利及科技成果,开创了植被在低覆盖度下实现防沙治沙目标的新领域,在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推广面积约200万hm2,且在京津沙源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模式对推动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入更加科学、高效、经济的时代具有重要价值,必将引领我国防沙治沙研究向着一个崭新的方向发展,为我国防沙治沙工程及生态环境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