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簕竹属5个竹种雨季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探究热带地区不同竹种雨季光合能力差异性,掌握不同竹种栽培特性,为竹种高效培育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岛簕竹属5个竹种作为研究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分析不同因子的影响及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与光合作用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竹种之间净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5个竹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现“双峰”曲线;2)各竹种光响应曲线在5—6月净光合速率较高,8—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之间存在差异;青秆竹、粉单竹Pmax、LSP值高、Rd值低,光合能力较强;3)5个竹种CO2响应曲线均在5—8月净光合速率较高,9—10月净光合速率较低;相较于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Rp)、羧化速率(CE)之间存在差异;4)雨季中5个竹种Pn主要受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温(Ta)、光合有效辐射(PAR)、胞间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等因子制约;5个竹种叶片形态结构性状研究表明:佛肚竹、黄金间碧竹叶面积(LA)显著高于青秆竹、崖州竹、粉单竹(P<0.05),佛肚竹、青秆竹、黄金间碧竹叶厚度(LT)显著高于崖州竹、粉单竹(P<0.05),比叶面积(SLA)则相反;而5个竹种叶干物质含量(LDMC)差异不显著(F=0.691,P=0.615),不同竹种Pmax、Amax与LA、LT、LDMC、SLA相关性有所差异,与LA相关性较大。【结论】簕竹属5个竹种光合特征参数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不同,竹种生理特性与叶片形态结构性状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竹类植物保存与利用中,叶面积可作为竹类植物筛选的主要性状指标。在园林配置中,青秆竹栽培区域较广、佛肚竹栽培区域较窄、崖州竹可在阴生条件下栽培、粉单竹适宜光照充足地区生长、黄金间碧竹介于青秆竹与崖州竹之间。  相似文献   

2.
丛生竹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两年来,对分布云南境内用途较广的近20个丛生竹种进行了多种方法的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节间切口埋秆法(包括带蔸和不带蔸)和竹苗分株育苗法,其育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龙头竹、黄金间碧玉、佛肚竹、绵竹等,用枝条扦插法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生长素类药剂对龙竹、慈竹、绵竹等竹种的次生枝以及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甜龙竹的主枝有促进生根的作用,生根率可比对照提高20%~40%。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云南境内分布较广、用途较广的近二十个丛生竹种进行了多方法多技术的无性繁殖育苗试验。试验证明,采用节间切口埋秆法和竹苗分株育苗法,选好苗圃地,加强管理,育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某些竹种如龙头竹、黄金间碧玉、佛肚竹、棉竹等,用枝条扦插法育苗也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生长素类药剂对龙竹、慈竹、棉竹等竹种的次生枝以及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甜龙竹的主枝有明显的促进生根作用,生根率可比对照提高20至40%。  相似文献   

4.
园林用竹的设计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环境美化要求的不断提高 ,以竹子为主题的园林建设项目愈来愈多 ,园林用竹已经不再局限于经典的江南园林式的风格。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竹种愈来愈多地被用于营造城市的公共绿地、道路和河岸的绿色通道。在竹种的选择上也愈来愈趋向多样化。本文主要介绍不同地理与气候条件下园林用竹种的选择、现代园林中的竹种配置以及相应的培育技术 ,供各地参考。1 园林用竹的历史与现状自古以来 ,我国人民就有种竹、赏竹、爱竹的习俗。竹子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松、竹、梅并誉为“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有“四君…  相似文献   

5.
竹编工艺用竹的材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较常用于竹编用竹的12种竹种的竹材抗拉力强度、竹材篾性、韧性进行测定表明,作为竹编工艺用竹,今后最有发展前景的有粉单竹、青丝黄竹、花竹、水竹4种。撑篙竹和慈竹竹材生长量较大、材性尚可,制作一些较粗放的竹编制品可考虑选择撑篙竹与慈竹。  相似文献   

6.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分别在双江县坝糯竹林林场和勐库忙那林场,西盟县岳宋乡,新平县平甸乡等四个试验点,对黄金间碧玉、油勒竹、绵竹、勃氏矩龙竹、大叶慈竹、龙竹、版纳甜龙竹、野龙竹、慈竹、云南龙竹等10个竹种,进行枝条件扦造林,埋节造林试验,从立地条件、竹种、种源、平竹运输贮存、造林整地、造林密度造林时间、促进生根剂、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七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黄金间碧玉竹的繁殖和适应性试验,认为黄金间碧玉竹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在亚热带轻霜地区种植,生长良好,可作观赏和材用。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霜冻,若定檀当年和次年采取防护措施,待其根系、地下茎和茎杆抗性增强后,便可抵御一定程度的寒窖。  相似文献   

8.
珍贵的竹子     
正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著名中国竹类专家马乃训提出,总面积不足100公顷的、零星分布的竹种为渐危竹种,种群面积不足20公顷的为稀有竹种。按照马乃训的要求,广西的稀有濒危竹种为数不少。广西已知竹类有160余种或变种,其中特有竹种38种。除了毛竹、粉单竹、吊丝竹、麻竹等竹种种植面积较大外,其它竹种多是零星种植。目前,仅在广西零星生长、数量日渐减少的竹种有33种,如小蓬竹、大明山方竹、掌竿竹、澜沧梨藤竹、南丹唐竹、光叶箬竹、东兴黄竹、赤竹、紫孝顺竹等,有些仅发现  相似文献   

9.
根据竹子的生态、文化及园林价值,在研究南北方地区不同竹种特性的基础上,借鉴江南园林的竹造景优势,提出了南竹北调的建议;分析了适宜北方园林的竹造景设计,为丰富北方地区的竹景观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选择我国重要经济竹种龙竹、云南甜龙竹、版纳甜龙竹和黄金碧玉竹4种大型丛生竹种,研究了这些竹种的发笋情况、笋高生长规律以及施肥对竹笋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竹种的竹笋形态均呈锥形,笋体颜色深浅不一,个体大小不一,龙竹笋体最大,黄金碧玉竹笋体最小;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黄金碧玉竹退笋率最低(17%),其他依次为版纳甜龙竹(19%)、云南甜龙竹(22%)、龙竹(25%);黄金碧玉竹的出笋期最长(222 d),其他依次为龙竹(170 d)、云南甜龙竹(153 d)、版纳甜龙竹(100 d);4个竹种的竹笋生长均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各竹种竹笋出土后30 d内高生长缓慢,30~80 d高生长较快,80 d以后高生长趋缓直至停止生长;4个竹种的竹笋生长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年降雨量大的地区,竹笋的各项生长指标均表现最好;施肥能明显降低退笋率,延长发笋期,增加笋直径;不同肥料种类对竹笋生长的影响不同,各竹种均表现为施用尿素的竹笋生长效果最好,其次为施用复合肥,施用过磷酸钙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竹类植物园林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竹类植物集文化、美学、景观价值于一身,在中国园林中发挥着其他植物所无法比拟的作用。本文从竹类植物的园林艺术特色及生态功能、中国竹子造园的历史、竹类植物造园的竹种、类型、艺术手法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对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竹类植物在园林造园实践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丛生竹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枝条扦插、埋节造林是丛生竹造林的新方法,在生产中越来越受重视。此项研究从立地条件、竹种和种源选择,母竹运输贮存,整地方式,造林密度,造林时间,应用生根剂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选择枝条粗壮、秆壁较厚、易于生根的黄金间碧玉、甜龙竹、龙竹等大中型丛生竹种,扦插、埋节前先用相应的生长素处理,采用全面整地或带状清理大块状整地,于4月上旬至6月上旬造林,造林5m×6m  相似文献   

13.
刚竹属竹种为地下茎单轴散生、乔木或灌木状竹种,约60种50多个变种和变型,具有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久和观赏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适地适竹、景观艺术、规避种植区域(地段)的原则,可采取带状栽植、版块配植、营造主景和设置隔离带的园林造景设计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大部分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缘。近年来,随着“南竹北移”“竹资源引种驯化”等研究项目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该区域的竹种资源,助力了当地景观设计和乡村绿化发展。目前竹类植物景观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城市,以乡村为对象的研究相对缺乏。文章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适合河南乡村景观营造的竹类植物,分析竹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园林用途及文化内涵,提出了竹类植物在河南乡村设计中具体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可为黄河流域乡村景观提升和文化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园林观赏竹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我国园林观赏竹种及类型划分,并列出竹种名阐述竹子园林布局及造园原理。探讨园林观赏竹种的栽培管理技术、竹类造园方法,竹子园林布局特点、造园类别及观赏竹的整形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中国重要丛生竹的热值,结合其生物量计算对应的能量现存量,比较其现状差异,并探究丛生竹系统中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优势的竹种,为今后丛生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中国8种重要丛生竹(青皮竹、粉单竹、麻竹、绿竹、黄竹、龙竹、缅甸竹、慈竹)的竹叶、竹枝、竹秆等器官为对象,分析其单位面积生物量,利用量热仪测定干物质热值,计算单位面积能量现存量。【结果】8种丛生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6.68~77.72 t·hm-2,其中龙竹最高,麻竹最小;各器官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不同丛生竹生物量分配不同;8种丛生竹各器官干物质热值为16.407~19.948 k J·g-1,相同器官的干物质热值随竹龄增大而略有降低,竹种间器官平均干物质热值均以缅甸竹最高,最低的为绿竹的竹叶(16.652 k J·g-1)和竹枝(17.522 k J·g-1)及慈竹的竹秆(17.710 k J·g-1);除慈竹外,其他丛生竹的热值均表现为竹叶竹枝竹秆,慈竹表观为竹叶竹秆竹枝;各丛生竹地上部分单位面积能量现存量(MJ·m-2)表现为龙竹(142.17)粉单竹(115.41)慈竹(112.97)缅甸竹(95.26)青皮竹(87.50)绿竹(85.31)黄竹(85.14)麻竹(31.34)。【结论】丛生竹是潜在的能源竹种,受林分特征、气候因素和竹种本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8种丛生竹的热值、生物量及其分配差异显著。8种丛生竹的生长环境条件各异,以能量现存量最为基本单位进行竹种间的比较更加可靠。8种丛生竹能量现存量及其分配存在差异,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8种丛生竹能量现存量的现状,龙竹较其他竹种具有效大的优势,有利于今后丛生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位于湘桂边境越城岭北坡东安县西部的舜是山国家森林公园,是观赏珍稀野生分类的佳地。据调查,湖南分布的14属44种竹类,这里就占了11属36种,为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舜是山的竹,绿筱媚清,姿态万千。有一种刚竹的变异品种.叫碧玉间黄金竹。当地人称它“黄金嵌碧玉”或“碧玉嵌黄金”。这种竹高大如毛竹,每节间都有排列非常整齐规范的黄绿两种颜色,黄的如金,绿的如玉。有的以黄色为主,嵌着绿色,那便是“黄金嵌碧玉”;有的以绿色为主,间或浸染着黄色,因之曰“碧玉嵌黄金…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主要的16种竹种之竹材结构及其造纸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主要的16种竹子竹材的竹壁进行制片和离析,而获其竹材结构纤维形态特征,结合纤维数量特征以及造纸对纤维形态的要求,对此16种竹子竹材的造纸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其作为造纸材的竹种排序为:小叶龙竹、甜龙竹、麻竹、黄竹、昆明实心竹、金竹、马关大节竹、龙竹、牡竹、梨藤竹、箣竹、黄金间碧玉、沙罗单竹、筇竹、慈竹、中华大节竹,为云南竹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时间、高度和方向3个方面对福州市江滨大道的10种观赏竹在秋季的滞尘效应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排序为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斑竹>唐竹>人面竹>泰竹>鼓节竹>青丝黄竹>黄金间碧竹,其中银丝大眼竹的滞尘量是黄金间碧竹的4.63倍,与竹种叶片大小、分枝方式和栽植形式相符合;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距离地面150 cm处高于距离地面200 cm处,尤以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和鼓节竹差异极显著,而在同一高度,银丝大眼竹滞尘效应最高,黄金间碧竹效应最低;各个竹种不同方向滞尘量存在差异,与秋季风向、竹种栽植位置和车辆行驶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在广西百色右江干热河谷地带引种55个竹种,初步研究了竹种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引种的55个竹种,总体成活率在80%以上,保存率在60%以上,均正常萌发出笋,初步表明这些竹种可适于右江干热河谷区域种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100%的15个竹种调查其栽植当年的出笋量及笋生长状况,结果显示,15个竹种间出笋量和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银丝竹的出笋量最大,发笋能力最强;龙头竹、金秀甜竹、黄金间碧玉竹、大绿竹4个竹种笋生长量较大,可作为材用竹种发展;紫线青皮竹的出笋量、笋生长量均相对较大,为比较理想的高经济价值竹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