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木材工业》2001,15(1):28-30
简要介绍了年产1.5万m3中纤板生产线改造前的情况,重点论述了关键设备和工艺的改造过程,以及改造后的情况.结果表明改造后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万m3/a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1原生产线概述我公司2002年7月以前销售的5万m3/a、8万m3/a中纤板生产线的设备中,板坯运输线(预压机到装板机)的设备配置一般是同步运输机后面接一台1#加速运输机;一台2#加速运输机和3台3#加速运输机,然后就是装板机和热压机等。年产5万m3中纤板生产线的多层装板机共有12层,而年产8万m3的装板机共有15层,若采用单层向装板机送板(即一次只能送一层),装板机就要执行启动→快速→慢速→停止这样的上升或下降动作循环12次或15次,装机装满一车板坯耗时相当多,是制约整条生产线提高速度的瓶颈问题,影响了整条线的产量和生产效率。热压机的一个热压…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年产 1.5万 m3中纤板生产线改造前的情况 ,重点论述了关键设备和工艺的改造过程 ,以及改造后的情况。结果表明 :改造后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 3万 m3/ a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黄政溶  符卫文 《广西林业》2010,(11):F0002-F0002
努力开拓人造板基地,打造林板产业龙头。1985年,林场在广西率先建成第一条硬质纤维板生产线。经过技改扩建,目前纤维板产能已达10万m3。最近,林场纤维板厂再技改扩建年产10万m3中纤板生产线将开工建设;在灵山县武利工业园合资兴建的年产15万m3中纤板生产线项目正在洽谈筹建。  相似文献   

5.
中密度纤维板(简称中纤板)因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广泛的用途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从1981年我国第一条年产1万m3的国产中纤板生产线投产至今,中纤板厂已增加到一百多家,同时引进国外成套设备的生产厂家也有20多家,虽然中纤板的市场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生产厂家众多,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国产设备生产的中纤板和引进国外成套设备生产的中纤板之间的竞争更  相似文献   

6.
2001年3月,海南亚龙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 00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3万m~3中、厚型中纤板生产线。主要设备由上海人造板机器厂供产,控制系统是采用OMRON可编程序控制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不仅仅限于国内,还有国际的竞争。所以公司经过对生产过程分析和论证,决定实施降耗、增收节支为目标的技改战略,再投资对生产线的施胶系统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7.
邝孔唐 《木材工业》2001,15(1):28-30
简要介绍了年产1.5万立方米纤板生产线改造前的情况,重点 述了关键设备和工艺的改造过程,以及改造后的情况,结果表明:改造后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万m3/a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广西高峰人造板有限公司年产5万m3中纤板生产线建设项目于3月28日通过竣工总验收。该项目是广西国营高峰林场与德国比松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为25亿元人民币,1996年1月动工兴建,1997年9月4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1998年全年生产中纤板61095立方米,产量超出项目设计能力22.19%,质量全部符合欧洲EMB工业标准和国家标准CBll71889的要求。至1999年6月,共生产中纤板ilo7po.66立方米,合格率达9907%,优级品率达叨.42%,累计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15748万元,上交税金785万元,其中1999年1月至6月实现净利润430万…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大型的生产线或投产或在建设中。2004年6月,山东省东营Zhenghe木业公司的年产16万m^3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投产;7月,广东省亚洲创建(河源)集团的年产20万m^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开始生产;广西梧州三成木业公司的年产24万m^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同时,广西南宁高峰Rongzhou公司年产13.5万m^3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工厂也在建设中。  相似文献   

10.
11月11日下午5时35分,广西三威林产岑溪市人造板公司中纤板生产线的生产现场一片欢腾,一块块中纤板正徐徐从压机口里吐出来。这标志着三威公司又一条中纤板生产线试产成功,向党的十六大献上一份厚礼。岑溪中纤板生产线是广西三威林产工业有限公司在岑溪市投资1.2亿元兴建的生产线,是三威公司向外扩张战略之一;第一次异地设厂,也是第一次吸收消化国外技术自行开发设计、第一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该生产线于去年10月31日开工建设,年生产能力为15万立方米,采用一机双线设计,是目前国产生产线最先进、配置最完…  相似文献   

11.
由浙江、广州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的五联公司第四家人造板企业(也是设计规模最大的一项中纤板工程)于2003年12月29日在广东开平第二(苍城)工业园建成投产。该项目建设规模为8万m3,首期投资6800万元,占地面积219亩,建筑面积19000万m2。企业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1.3亿元,创利税2500万元。该项目设备生产线为开平五联人造板有限公司与苏福马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开发出的中国第一条国产非标大幅面多规格系列中纤维板生产线,该项目全套8万m3MDF设备生产线均由苏福马公司制造提供,该生产线既能生产常规的4'×8'MDF,又能生产宽幅面的6'×8'、6'…  相似文献   

12.
《国际木业》2009,39(3):56-56
3月1日,投资2.7亿元的延边汪清林源木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企业由敦化市亚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Y系列双钢带连续平压机生产线技术提供设备。此设备可生产2.5-25mm厚的MDF和5~32mm厚的刨花板,适用于年产8~20万m^3的大中型生产线的改造和新建。仅配置7名管理人员,年产10万m^3中高密度板。  相似文献   

13.
2000年2月24日,湖南省人造板厂年产35万m3中纤板生产线正式投产。该生产线自动工到投产,仅用了6个月,比国家规定建设工期18个月缩短了整整12月,该厂参与建设的职工与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湖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湘安公司等兄弟单位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创造了国内同类生产线建设速度快之最,而且实际总投资仅4000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900万元。该生产线投产后,一年可新增产值5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加上已有的生产线,湖南人造板厂形成了年产115万m3人造板的规模,跃进全国同行业大企业之列湖南人造板厂新中纤板生产线投产@巩建厅…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林产工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承担着国家"863"计划之"人造板连续平压和精准控制技术"项目的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历时3年,自主研发成功了国产8英尺宽幅连续平压生产线,可用于刨花板、中纤板、定向刨花板等人造板产品的生产.为了推广这一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由此打造和锻炼一支国产连续平压装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管理的团队;同时,及时掌握生产线运行的一手信息,以便装备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福马集团在江苏宿迁市宿豫开发区,建立了一条年产15万m3的中纤板示范生产线,并已稳定运行数月.经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生产的中纤板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黄国勤:上海绿洲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MDF市场发展的几个阶段 我国自80年代初"福人"引进美国华盛顿铁工厂年产3万m3MDF生产线后,MDF开始在我国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至2002年,我国的MDF年产量已达800万m3,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MDF生产国.回顾约20年我国中纤板发展的历程,基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2日,在广东威华集团阳春威利邦木业年产15万m3中纤板生产线现场,由江苏保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独家开发制造的BL型原木振动输送机成功试车!这标志着在人造板、造纸行业备料工段成套技术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的江苏保龙在备料设备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7.
北京森华人造板有限公司热情资助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 3万元作为奖励基金 ,以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 ,培养和鼓励优秀青年人才 ,我会表示衷心感谢 ,特设立“森华奖”。北京森华人造板有限公司是北京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德国 ACE咨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出资 ,由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公司全套引进德国辛北尔康普公司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连续平压中密度纤维板 (简称中纤板 )生产线设备 ,设计年产量为 10万 m3。该项目 1995年 10月立项 ,1996年 7月 18日破土动工 ,1997年 6月开始安装设备 ,1998年 8月 18日试车生产出第一张中纤板 ,19…  相似文献   

18.
国产化OSB生产线及产品技术的研究本项成果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制成功了国产化走向结构板生产线及定向结构板整套软件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了四台专用主机。已在福建、广东、江苏建成了三条年产1~1.5万m3走向结构板生产线。(2)走向结构板应用技术的研究。在南京浦镇车辆厂装备了一节列车客车车厢,已运行三年多;对定向结构板水泥模板进行了专门研究。技术经济指标:(1)用国产化生产线制造的走向结构极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定向结构极标准的要求。(2)所研制折四台主机可以满足国产化生产线的技术要求。(3)建一条年产1.5…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以下简称"中纤板")生产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起发展迅速,1996年我国中纤板生产量仅为70万m~3,而到2010年底,全国中纤板生产线有652条,合计生产能力达到3 442万  相似文献   

20.
袁保存 《林产工业》2004,31(4):41-43
1999年以来,我国的人造板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新一轮设备投资呈现出产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而且国产与进口并重,年产10万m3以上的连续压机生产线或年产5万至8万m3多层压机生产线,已经陆续投入生产运行。随着中密度板(MDF)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二次加工的原有生产能力不再适应新的市场要求,许多人造板厂家正在计划上新的二次加工生产线。可以预见的是,人造板二次加工的生产能力的扩充和设备技术含量的提高将是本行业下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