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是中国天然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基础研究和系统研究较好的省区之一,但竹产业开发却落后于其他省竹产区,特别是竹笋的开发上形不成规模经济、品牌走不出去。该文分析了云南竹笋资源特点和优势,浅议竹笋加工技术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云南竹笋开发的制约因素,提出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竹笋膳食纤维开发和主要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以竹笋渣、竹笋壳为原料,研究了各种竹笋膳食纤维的生产工艺,并对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和主要功能性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竹笋专用有机肥在笔竹笋用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立地条件笔竹笋用林施用不同量竹笋专用有机肥,并与相应的专施氮肥相比较。结果表明:竹笋专用有机肥对毛竹笋用林产量影响显著,平均可使竹材产量提高20%-30%;在肥力较差的毛竹笋用林连续几年施用该有机肥,第3-第4年的增幅比第1-第2年大,土壤肥力和母竹林活力增强;但在土壤条件较好的毛笋用林施用该肥料,第3-第4年比第1-第2年增幅减小。竹笋专用有机肥能提高竹笋品质和营养,该肥料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几种竹笋单宁含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味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人们喜食的佳肴。然作为鲜食,某些种类的竹笋常由于涩味较重,影响风味。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未发现有对引起竹笋涩味物质的分析报道。本文采集了11个散生竹种,对广存于植物界的具涩味物质——单宁在竹笋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目的在于了解一些常见竹笋的单宁含量,为营造笋用林时选择,发展涩味较少、甘甜鲜嫩的竹笋提供参考。另外,还就毛竹正常笋体和退败笋体的单宁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进一步研究竹笋退败的生理生化机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筇竹是云南省昭通市及水富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但目前随意采笋的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筇竹笋的产量和筇竹林的质量。通过随机采集125株筇竹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筇竹笋带壳长度与净笋长度的关系方程,对制订采笋的规格标准,加强采集筇竹笋的管理,科学采集筇竹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绿竹笋用林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绿竹笋用林土壤管理过程中,通过不同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培土高度为10cm时,竹笋形态品质最好,产笋量及竹笋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也最高。不同培土高度,其营养成分相关指标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刘君昂  周国英 《经济林研究》1998,16(3):47-47,63
我国竹种约500种左右,大多数竹种笋可供食用。由于产区集中,产笋季节短,产地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往往因旺季竹笋大量积压腐烂,而淡季又无笋销售。若旺季及时对竹笋进行防霉保鲜,是可以扩大供应范围;延长供应时间;防止竹笋腐烂变质以及出口创汇。对于竹笋防霉保鲜常用的有加热灭菌、食盐路制及苯甲酸钠化学防腐剂,这些方法有许多不足。这西里介绍几种实用,又使竹笋能够防腐、防老化和保持其色、香、味的方法和技术。l采收及保鲜前的准备1)采收尽量采收同一种竹笋,采收时勿损伤,病、虫害的笋尽量不收或即收即食。2)整…  相似文献   

8.
原生态竹笋保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保鲜方式下竹笋的感官评价、粗纤维含量、总糖含量、笋肉维生素C含量、菌落总数的测定,研究常温下竹笋绿色无害保鲜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竹醋液替代防腐剂的保鲜方式能有效地保证竹笋的口感没有改变,粗纤维含量、总糖含量和笋肉维生素C含量与防腐剂处理的保鲜笋差别不大,同时竹醋液保存的竹笋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杀青后的竹笋...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竹笋资源概况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浙江省的竹笋资源概况、竹笋生产经营管理及利用现状,并对今后提出了发展笋用竹和加强科学技术指导两条意见。  相似文献   

10.
毛竹笋芽和竹笋生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过7年的试验研究,掌握了毛竹笋芽和竹笋生长的一些自然规律,对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笋期管护及合理挖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毛竹鞭笋、冬笋、春笋及大年笋、小年笋在生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针对毛竹林笋期各不同阶段特点,提出科学经营管护及合理挖笋的技术措施,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经营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经13户示范户1.64/hm^2样地1998-1999年的统计,平均产笋57 705kg/hm^2,产竹材14 954kg/hm^2,平均产值103 177.71元/hm^2。其中冬笋2192kg,产值18 697.76元;春笋50 095kg,产值63 620.65元;鞭笋5 418kg,产值20 859.3元。最高产量可达97 219kg/hm^2,最高产值1 705 559.03元/hm^2,冬笋最高产量达9 767kg/hm^2,产值达83 312.51元/hm^2,春笋最高产量达84 462kg/hm^2,产值达107 266.41元/hm^2,鞭笋最高产量达11 528kg/hm^2,产值达44 382.8元。其竹林结构立竹株数3150株/hm^2,以1-3届竹为主,平均胸径9cm左右,竹鞭分布均匀,以1-6年生鞭为主,经营技术措施调整产笋结构,着重提高冬笋鞭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竹笋万纹象发生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28-130,137
1998~2002年在福建省永安市对竹笋万纹象成虫上笋高峰期、老熟幼虫的下地高峰期与毛竹出笋高峰期、留笋平均高、新竹展枝进度等物候关系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产笋高峰期预测竹笋万纹象成虫上笋危害高峰期,两者之间期距为8 d;建立的预测模型Y=5.6-0.023 6X(式中:Y为当日与成虫上笋高峰日期距,X为留笋平均高)可以预测成虫上笋高峰期,其误差在2 d以内;以新竹第3轮新枝展开30%预测老熟幼虫下竹高峰期,经检验预测误差为1 d。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产量类型雷竹林植株及竹笋激素的分析,认为GA3和ABA调控着雷竹鞭侧芽的萌发,也就是影响着竹林的产量,而IAA和CTK对雷竹鞭侧芽的萌发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影响着竹笋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认为高、中、低雷竹林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覆盖雷竹林的春季竹笋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通过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蛋白质、N、P、K含量从高、中、低产林呈下降趋势,并还认为竹林中适当增施N肥有利于笋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毛竹笋为主要原料,开发研制了笋脯、麻辣笋丝、多味笋脯、甜酸笋丁系列旅游方便食品,提出了产品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为竹笋的深加工开辟了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野生龙竹笋真空软包装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特有的野生龙竹竹笋为加工原料,根据其特性,以保持野生龙竹竹笋风味,营养及色泽为原则,脱除了其苦涩味,防止了白色沉淀的析出,确定了采用常压杀菌进行竹笋软包装加工的工艺路线。其主要工艺参数是:在100℃条件下蒸煮30min,流水漂洗4h,装袋复煮15min,在真空度0.08~0.09 Mpa下抽真空,100℃杀菌90min,再经冷却、恒温检验、包装即可得到真空软包装野龙竹笋,所制成品达到长期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类型毛竹天然混交林内设置58块标准地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8竹1杉1阔、7竹3杉+阔、6竹3杉1阔+松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合理,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退笋产量、新竹质量、新竹、退笋经济收入均不同程度大于纯竹林,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长指标大于纯竹林;8竹1松1杉+阔和7竹2松1杉+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次之,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新竹、退笋经济收入略大于纯竹林,但每株母竹出笋、新成竹数和退笋产量则低于纯竹林;6竹3松1杉+阔、5竹4松1杉+阔、4竹4松1杉1阔、3竹5松2阔+杉混交林,由于林分结构组成较差,其出笋、成竹各项生长指标以及每公顷新竹、退笋经济收入均不同程度低于纯竹林。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林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固定喷灌的形式探讨了毛竹林节水灌溉技术.经研究表明,喷灌对毛竹林竹笋的生长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对竹笋数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显著.不同的喷灌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土壤湿度,采用喷灌2 d间隔2d一轮换的方式时竹笋数量、产量与平均单个竹笋重量等指标均表现最佳.土壤湿度越大,竹笋的个体发育质量越好,竹笋的数量和产量也越高.喷...  相似文献   

19.
对3种围径的毛竹笋(D ≤ 10 cm、10 cm < D ≤ 30 cm、D ≥ 30 cm)分别进行重金属铅和镉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铅、镉含量的样地中所采相同围径的竹笋间,竹笋铅、镉含量的差别不明显。但竹笋中铅、镉含量随竹笋围径大小而有所变化,竹笋围径越小,其铅、镉重金属含量越高。在调查区域竹笋中铅含量达标率较低(50.0%~61.0%),而镉含量达标率相对较高(72.2%~94.4%)。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类型的毛竹天然混交林内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分的毛竹自然再生产情况。结果表明:由6~8竹组成的竹杉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和6竹组成的竹松杉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合理,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强,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大于纯竹林;6~7竹组成的竹松阔混交林、6~8竹组成的竹松杉混交林、6竹和8竹组成的竹松混交林,其林分结构组成较差,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弱,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纯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