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生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是由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繁殖障碍和仔猪以及生长猪的呼吸道症状.本病自1987年在美国首次爆发后,现以在世界各养猪国家广泛存在.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PRRSV自发现以来,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飞速发展,本文就病原特性、基因组结构与表达、病毒蛋白、病毒变异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面对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也称蓝耳病 ,是由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一个新成员—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妊娠母猪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弱仔、仔猪高死亡率、育成猪呼吸困难 ,发育迟缓为特征。该病1987年最早发现于美国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证实有本病存在。1996年我国从进口种猪中检出该病并分离到病毒。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于1996 -2001年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PRR…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弱毒株STC3细胞培养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美国引进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弱毒株STC3在ST、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均能增殖,并产生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其中以ST细胞上的CPE最为迅速、明显,于接毒后20-24h CPE即可达90%-100%,而在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CPE形成较迟一些,在42-48h可达80%-90%。STC3在ST、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的TCID50分别为10^-7.67/mL、10^-5.63/mL和10^-5.90/mL。用较大剂量STC3细胞毒经口接种被剥夺初乳的初生仔猪,仅表现为一过性的腹泻而不引起死亡,对3日龄人工哺乳的仔猪则已完全丧失了致病力,但荧光抗体检查结果显示病毒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中仍有增殖。由此可,STC3可能是1株能很好诱导猪体免疫的TGEV弱毒株。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对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国内分离毒株进行了病毒纯化及其结构蛋白的分析。选用聚乙二醇(PEG-6000)沉淀和差速离心法粗提了经Marc-145细胞系增殖的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并采用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了PRRSV,经免疫电镜观察化病毒,发现有较多的胶体金颗粒吸附在直径为42-78nm的病毒粒子周围。经Dot-ELISA测定纯化病毒的滴度可达1:1600以上,并利 相似文献
6.
7.
8.
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M基因和N基因从重组质粒pMD18-T—M—N中亚克隆至pBV220原核表达栽体上,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VM—N。将pBVM—N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重组菌经温度敏感诱导表达,其细菌裂解物经SDS—PAGE可检测到分子质量约为19ku的目的蛋白,与M基因表达产物一致;经蛋白质分析软件Bandscan分析,其表达量可达19.1%;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兔抗PRRSV血清所识别,与预期的M基因表达产物相一致,而N基因未获表达。 相似文献
9.
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单感染和共感染的6周龄仔猪,于感染前和感染后第3、7和10d,采用血常规法、SWC3a单色流式细胞术以及CD3/CD4/CD8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感染猪外周血中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弦T细胞的含量。结果,感染后第3d和第7d,PRRSV感染组、PCV2感染组以及PRRSV+PCV2共感染组猪的白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NK细胞、弦T细胞总数显著下降,并且共感染组比单感染组下降更加严重。结果表明,PRRSV+PCV2共感染对仔猪外周血天然免疫细胞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意味著在感染旱期可导致更加严重的先天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自1995年11月在我国发生以来,目前已在大部分省份出现,危害十分严重.现将我省某种猪场暴发PRRS流行情况及初步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1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了心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沪1(PRRSV-S1)株进行抗原纯化。免疫BAI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O融合,用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PRRSV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AG、BD3。ELISA交叉试验和阻断试验表明,2株单抗具有高度特异性。AG1可与PRRSV-S1,欧洲株LV,美洲株VR-2332反应,而BD3与美洲株VR-2332反尖较弱,2株单抗对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均不反应。阳性杂交瘤细胞的上清液效价是:1:256-1:5123,腹水效价分别在1:10^3-1:10^5之间。AG1和BD3各有100条染色体,琼脂双扩散试验结果表明AG1属于IgG2b,BD2属于IgM。Western blot试验表明AG1和BD3是针对N蛋白抗原表位的特异性单抗。 相似文献
15.
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国内分离毒株的病毒纯化及其结构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对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 P R R S) 国内分离毒株( C H Ia) 进行了病毒纯化及其结构蛋白的分析。选用聚乙二醇( P E G6000) 沉淀和差速离心法粗提了经 Marc145 细胞系增殖的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P R R S V) 。并采用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了 P R R S V, 经免疫电镜观察纯化病毒, 发现有较多的胶体金颗粒吸附在直径为42 ~78nm 的病毒粒子周围。经 Dot E L I S A 测定纯化病毒的滴度可达1 1600 以上, 并利用 S D S P A G E 和 Westernblot 两种方法对国内分离毒株( C H Ia) 与欧洲型( Lelystad) 、美洲型( V R2332) 等参考毒株的病毒结构蛋白组成和部分抗原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测得国内分离毒株主要结构蛋白的分子量为145 K D,192 K D 和263 K D, 并均能被 P R R S V 的高免血清识别, 这与国外的同类报道很相似。 相似文献
16.
对河南漯河地区某养殖场检出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病料进行处理,接种到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中,经细胞盲传成功分离出1株PRRSV毒株,命名为HeNLH2017株,并测定了该分离株在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上的生长曲线。为进一步分析该分离株的遗传进化特点,扩增测定了ORF5基因和部分Nsp2基因的核酸序列。核酸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分离毒株ORF5基因和Nsp2序列与NADC30毒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3.4%和93.8%。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我国2013年以来流行的NADC30-like(Lineage1)毒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ORF5基因和Nsp2序列与NADC30-like毒株具有相似的遗传变异特点,且Nsp2序列存在特征性的131个不连续的氨基酸缺失。成功分离到1株NADC30-like毒株,有助于进一步认识NADC30-like毒株在河南地区的流行情况和临床致病特点。 相似文献
17.
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新的分类地位,基因结构特点,病毒蛋白的功能、病毒在细胞的增殖过程,增殖特点、毒株变异等新进展及病毒独特的生物学行性作了综述,提出了病毒变异和毒力差异的分子基础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圆环病毒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最新流行情况,采集了华南地区11个规模猪场各饲养阶段猪血清807份,用套式PCR(nPCR)检测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采集了若干猪场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有咳嗽、喘气、消瘦及疑似PDNS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312份,以及无临床症状猪血清104份,以nPCR检测PCV-2,以一步法反转录PCR(RT-PCR)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果发现,所调查的11个规模猪场中只有5个检出PCV-1,所有猪场均检出PCV-2.PCV-2阳性率为30.61%,而PCV-1阳性率仅为4.21%;经产母猪和7周龄以上保育猪PCV阳性率最高;有临床症状的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58.65%,PRRSV阳性率为37.82%,PCV-2阳性猪群中有39.89%的猪同时感染PRRSV;有症状猪群7月~9月的PCV-2感染率最高,而1月~3月最低;无临床症状猪血清PCV-2阳性率为27.9%,PRRSV阳性率为0.96%,PCV-2与PRRSV无混合感染.证明PCV尤其是PCV-2在华南地区仍广泛传播并流行,而且PCV-2与PRRSV混合感染致病情况较多.PCV-2的感染率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种猪带毒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9.
采用血清学试验对贵阳市花溪区某种猪场的95份血清样本进行猪繁殖障碍性疫病血清学检测,以了解猪群免疫水平及疫病感染状况.结果显示,猪群O型口蹄疫(O-FMD)、猪瘟(HC)、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免疫合格率分别为100% (33/33)、62.9%(39/62)、14.5% (9/62)、61.3% (38/62),HC、PRRS和PR免疫合格率均未达到农业部要求;通过比较母猪免疫抗体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相关性,发现HC与PR首免后抗体保护期维持较短,PRRS免疫不合格;猪群猪圆环病毒病(PC)、猪细小病毒病(PP)隐性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5% (67/95)、82.1%(78/95),隐性感染情况严重.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猪场应改进HC、PR免疫程序,立即对全群进行PRRS补免,并要高度重视PC和PP的防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