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比较普通小麦与其近缘种和人工合成材料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差异,以普通小麦以及小麦近缘种黑麦、硬粒小麦和人工合成材料六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黑麦为试验材料,调查了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供试材料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性状,研究了盐处理对不同种质生长量的抑制,同时测定了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供试的试验材料在耐盐性上略有差异,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基本一致,表现为黑麦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六倍体小黑麦硬粒小麦。综合各性状来看,黑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耐盐性较好,在普通小麦的耐盐性改良中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禾本科三个物种花粉粒及叶片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八倍体小黑麦、二倍体黑麦以及普通小麦的微形态特征,探讨它们的染色体组倍性及亲缘关系。[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倍体黑麦、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粒和叶片表面形态与微结构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二倍体黑麦、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粒和叶片表面微观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八倍体小黑麦的一些微观形态特征介于二倍体黑麦和普通小麦之间。通过对比发现,三者的花粉粒大都为近圆形,在萌发孔和表面饰纹上有明显的差异,萌发孔从大到小依次为普通小麦、八倍体小黑麦、二倍体黑麦;在叶片下表皮特征、气孔大小和特征以及刺毛等方面,八倍体小黑麦都要明显不同于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结论]花粉粒和叶片表面形态与微结构可作为区分种属差异的一项指标,同时对鉴定利用染色体工程创造的不同倍性新的多倍体物种以及研究物种的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10个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5个六倍体小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25%。亲本组合对3种间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影响;F_1代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1~49之间,大部分为2n=44~47。由于大量非整倍体的存在,F_1代各组合植株很不一致,育性降低。F_2代表现出广泛分离,并普遍存在超亲现象。在各组合中,大部分为小黑麦型,还出现中间型、普通小麦型、硬粒小麦型、分枝小黑麦型等类型。在 F_2代中,具有2n=42的植株占47.22%,育性恢复达58.88%。选择到综合性状优良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试验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3种间杂交是改良六倍体小黑麦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近缘属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了NaCl胁迫处理对小麦近缘属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对近缘属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只有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才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近缘属小麦发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3个小麦近缘属种中,黑麦耐盐性相对最好,小黑麦次之,硬粒小麦耐盐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盐抗旱型小麦品种筛选和抗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种抗旱型小麦品种(晋麦47、长4642、长6350、长6154和长6878),通过水培试验模拟不同盐胁迫处理(T1:Hoagland营养液+100 mmol/L NaCl;T2: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200 mmol/L NaCl;CK: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对小麦幼苗期的伤害效应,分别在胁迫第3 d和第7 d测定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分析不同抗旱型小麦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对不同盐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晋麦47的叶片SOD活性在低盐浓度(T1处理)胁迫下被激活,随着盐浓度升高及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又逐渐降低,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取样时间对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叶片POD活性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采样时间及盐胁迫处理和品种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MDA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和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MDA含量与SOD活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POD活性及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小麦的耐盐性筛选指标.5个抗旱型小麦品种中,晋麦47在苗期具有相对较强的耐盐性,适合在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小黑麦耐盐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小黑麦3号、H04-1、新小黑麦5号、H04-2四个品种(系)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小黑麦水培15 d测定了小黑麦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小黑麦叶片Chl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这与盐生植物极为相似。在盐胁迫条件下,小黑麦体内可以积累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从细胞膜完整性方面来看,小黑麦叶片比根系对盐离子的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在盐胁迫条件下钾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L.)耐盐性和籽粒产量的关系,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耐盐小麦品种鲁麦10号为材料,就钾的不同施用量对小麦几个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施钾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小麦植株叶片的K 及K /Na ;增强叶片的保水能力;增加灌浆期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对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产量具有显著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用K2O 90 kg/hm2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继续增加施钾量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盆栽人工控制盐分的条件下,研究了NaCl胁迫下外源GA3(赤霉素)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和叶片鲜重、干重及根干重;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在50mmoL/L盐胁迫下先升后降;植株不同叶位的叶片面积明显下降。外源GA3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高度和叶片的鲜重、干重及根干重,并能明显缓解因盐胁迫造成的光合叶面积的减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9.
六倍体小黑麦花粉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可以提高普通小麦孤雌生殖诱导结实率的授粉者。对普通小麦品种间F1代去雄,然后延迟授以六倍体小黑麦花粉,以诱导其孤雌生殖。结果表明,3个六倍体小黑麦与对照黑麦相比,均能有效提高普通小麦孤雌生殖诱导结实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在诱导普通小麦孤雌生殖方面,六倍体小黑麦与黑麦相比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盐敏感小麦品种鲁麦15和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与等渗PEG对小麦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等渗PEG浓度的增加,鲁麦15叶片MDA含量和呼吸速率明显增加,且NaCl胁迫下增加幅度大于等渗PEG处理;而在相同处理浓度下,德抗961叶片MDA含量和呼吸速率增加幅度相对较小;低浓度NaCl胁迫对德抗961叶片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有明显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胁迫对鲁麦15叶片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德抗961,且高浓度NaCl胁迫下鲁麦15的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等渗PEG处理.说明小麦品种的耐盐性与其MDA含量及呼吸速率呈负相关,与其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高浓度NaCl胁迫下盐敏感小麦品种MDA含量及呼吸速率的大量增加很可能是Na+离子毒害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小麦材料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田士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09-7409,7411
为了选择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选用陕合6号、郑引1号、小偃22三个小麦品种,室内砂培,当小麦抽生第3个叶片时,自然脱水法测定其离体叶片保水力并用连续升温电导法测定细胞膜透性,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性强弱。自然脱水测定结果是:陕合6号、小偃22、郑引1号的含水量分别下降了350.91%、467.8%和441.53%。陕合、小偃、郑引电导率测定的拐点温度分别为65、55和60℃。三者抗逆性大小为:陕合6号>郑引1号>小偃22。陕合6号的抗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Dynamics of tritica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during overwinter of the plants when compared with rye and common wheat was studied. There is an overlap among triticale lines and common wheat cv. Kalach 60 for values of parameters studied. The winter rye Saratovskaya 7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sugar content and membrane stability and lower values of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total water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triticale breeding line no 6 approaches winter rye Saratovskaya 7, while the triticale breeding lines no. 1 and cv. Valentin 90 were compliant to common wheat Kalach 60. The statistically reliab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studied were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生孢子悬浮液浸染法,对169份小麦和193份大麦种质材料进行苗期冠腐病接种鉴定。共鉴定出43份小麦抗病材料,占小麦供试材料的25.44%,其中普通小麦6份、小黑麦17份、硬粒小麦7份、野生小麦13份;鉴定出88份大麦抗病材料,占供试大麦材料的45.60%,其中栽培大麦11份、大麦农家种33份、野生大麦44份。结果表明,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中抗病材料所占比例均比野生材料中的大,大麦中的抗病材料所占比例比小麦中的大。同时在野生材料中鉴定出一些抗性优异的种质材料,而栽培品种中鉴定出的抗病材料抗性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4.
叶片衰老与细胞透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成长植株和小麦幼苗为试材,研究离体叶和不离体叶在衰老过程中细胞透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来自水稻成长植株或小麦幼苗的离体叶细胞透性随着叶片衰老逐渐增加;不离体叶的细胞透性在衰老进程中却保持稳定状态,只是在临近死亡时才急剧增加。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叶片处于不同条什下,对衰老过程中细胞膜受到的损伤修复能力不同所致。故用离体器宫为试材测得的试验结果对衰老问题进行分析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系统调查了河南省主栽小麦叶枯病在2005年-2007年的田间发病情况,并采用自然病圃法鉴定了49个小麦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叶枯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多数供试品种田间发病相对较轻,但在不同年份间,发病程度存在差异,2006年度所有供试品种均发病轻,而2005年和2007年则发病较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9个小麦品种(系)中,没有对叶枯病的免疫品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40个,占供试品种的81.63%,其中高度抗病品种11个,中度抗病品种29个;表现感病的品种有9个,占供试品种的18.37%,其中,中度感病品种6个,高度感病品种3个.综合3年试验数据表明,河南主栽或新选育小麦品种(系)中,多数品种对叶枯病表现抗病,但也有少数品种表现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对不同衰老型小麦叶片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衰老类型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L14和93503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高温胁迫对小麦叶片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高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稍微下降;在严重高温胁迫条件下,SOD活性最终表现出减弱的趋势,CAT活性则有所上升;高温胁迫促使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减少。因此,高温胁迫导致活性氧清除能力的降低使叶片中活性氧大量产生,从而加剧了叶片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快了叶片衰老的进程。早衰型的小麦L14叶片中活性氧代谢失调的程度比晚衰型的小麦935031更加严重,说明高温胁迫诱导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清除系统的紊乱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小麦亲本材料子粒、叶片和茎秆的氮、磷含量,采用聚类分析,将133份小麦亲本材料分成了氮高效、吸收氮能力差和氮低效3类,和磷高效、费磷和磷低效3类,同时还筛选出了7个氮素利用效率和磷素利用效率均较高的亲本。方差分析表明,氮素和磷素利用效率不同的3类亲本,各器官的类间变异均大于类内变异,经F测验,氮素利用效率不同的3类亲本的子粒、叶片和茎秆的含氮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磷素利用效率不同的3类亲本的子粒和叶片的含磷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茎秆含磷量类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麦类作物对小麦全蚀病菌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菌饼接种法研究了小麦、黑麦、小黑麦和燕麦苗期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抗病性。结果表明,燕麦对小麦全蚀病菌病抗至免疫,黑麦和小黑麦中抗,小麦高感。供试麦类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燕麦品种晋602,晋606,晋585,新西兰16免疫,其余品种高抗。黑麦品种中美国黑麦和法国黑麦,小黑麦品种中劲松5号抗病性均较强,小麦品种中陕229感病较轻。  相似文献   

19.
在小麦拔节期(2018年3月21日)和灌浆期(5月5日)喷施不同叶面肥黄腐酸、喷施宝、磷酸二氢钾、抗旱营养保苗剂,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抗逆性、株高和叶面积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叶面肥均能显著提高小麦旗叶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旗叶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株高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叶面积差异均显著;产量显著提高。说明4种叶面肥均可改善小麦的生长状况,增强抗逆性,提高叶面积和产量。其中抗旱营养保苗剂效果最好,平均增产率为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