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棘,又名火把果,属蔷薇科小灌木。常见于山坡、地埂、公路旁。生命力极强。秋天,火棘树红果累累,非常美丽。近几年来,用火棘制作盆景、绿篱开始兴起。其育苗栽植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侯家学 《云南林业》2006,27(3):26-26
火棘,又名火把果,属蔷薇科小灌木。常见于山坡、地埂、公路旁,生命力极强。秋天,火棘树红果累累,非常美丽。近几年来,用火棘制作盆景、绿篱已有一定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采用实生育苗法进行火棘苗木的培育。现将其育苗栽植技术简介如下。1采种10月,当火棘果实成熟时,采回果实后用木棒敲碎果肉,放入清水内把果肉淘洗干净,捞出种子,沥干水分,放通风荫凉处晾干、贮藏。2种子催芽立春前后,把种子放入0.5%的高锰酸钾溶液内消毒1~2h,捞出后用密封容器密闭3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入清水内浸泡24h,捞出后用纱布包裹,置于沥水容器中,每…  相似文献   

3.
火棘的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芳  巢强  王磊 《河北林业科技》2006,(2):51-51,57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别名叶祥果、火把果、红果、救军粮等,为蔷薇科火棘属常绿小灌木。原产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在我国是一种储量十分丰富而尚未开发的野生植物资源。火棘在生态、食用、药用、化工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生态价值火棘株形矮壮,茎干奇古;枝柯挺  相似文献   

4.
火棘带冠扦插育桩及中小型盆景快速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为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春季满树白花,秋季红果累累,终年不落,极富有观赏价值。我国南北各地及欧美国家均有栽培。园林绿化中多用作绿篱或孤植、丛植于草坪中。火棘易成型,观果期长,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我国一些盆景爱好者对火棘盆景情有独衷,创作出了好多盆景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制作火棘盆景的材料多用从  相似文献   

5.
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又名火把果,属蔷薇科,火棘属。其繁殖方法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一、播种:火棘果期8~10月,可在10月底~11月上旬采收。采收后,除去叶片、枝刺、果柄等杂物,置于阴凉处摊开通风约10~15天,并每...  相似文献   

6.
火棘为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又名火把果、救军粮、红子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全属十种,中国产7种。国外已培育出许多优良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7.
四川火棘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棘,是近几年才逐渐被重视的野生植物,它抗逆性强,分布广,果实营养成分较为全面,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 1.概况 火棘(Pyracantha)属于蔷薇科火棘属植物,常绿灌木,又名火把果、救军粮,红子等。除了火棘(P.Fortuneana(Maxim)Li)外,四川还有:全缘火棘(P.Atalatioidos),细圆齿火棘(P.Crenulata)和窄叶火棘(P.angustilolia)。火棘果实屑浆果,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果实成熟时色泽浓红。据测定,火棘果实的总糖约为10%,有机酸含量为1.3mg/100g,果胶含量2.8%  相似文献   

8.
火棘作为一种园林植物材料越采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造型成景,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火棘独有的生物学特征 火棘又名火把果、救兵粮、救军粮,是蔷薇科火棘属常绿木,枝条细散常下垂,易造型,再生萌发能力强,耐修剪。单叶小而互生,有托叶,四季常青。我国十多个省市有分布,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二、火棘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主要用途 (一)在城市街道、公园、小游园、庭院绿化  相似文献   

9.
火棘又名红子、火把果、救兵粮,多年生常绿灌木,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其果实红色,味酸甜,为我国重要的野生可食果植物资源和盆景的代表树种之一。我国火棘属植物有7种,常见4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以四川、贵州、陕西、云南、湖南、湖北等省为多。垂直分布在海拔250~2500米的地带,但以500~1500米地带生长最佳,并常与马桑、栎类等伴生,组成自然群落。火棘果实颜色鲜艳,营养成分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比例协调,适宜于加工成多种食品。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火棘在园林中的开发利用。除了做绿篱,或置于花坛和草坪,利用枝条柔嫩自然下垂…  相似文献   

10.
火棘是一种常绿小灌木,分布广,适应性强,有着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一、种类及分布:火棘属蔷薇科火棘属,全世界有9种,分布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我国有7种,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秦巴山区随处可见。二、生物、生态学特性:火棘为常绿灌木,单叶,花两性,白色或黄白色,花期升至5月,果期8至10月,果实小球形,成熟后呈红色或橘红色,经久不落,在寒冬尤为美观。多生于海拔300至1500米的河岸、滩地、山被灌木林,以及山脊处。特别耐干旱瘠薄。三、火棘的用途:1可作工业原料及饲料:火棘在川陕一带又叫“救兵粮”,传说古时行军打仗…  相似文献   

11.
火棘采种与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Li蔷薇科火棘属,又名火把果,救军粮,常绿灌木,高约3m。枝拱形下垂,幼时有锈色短柔毛,短侧枝常呈刺状。单叶互生,叶长椭圆形至倒披针形,先端钝,具刺尖边缘具圆细锯齿,表面光滑无毛,亮鲜绿色。伞房花序,花白色,花期5~6月,火棘系亚热带树种。产于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野生于海拔500~2800m的山地灌木丛中或河沟旁。  相似文献   

12.
火棘的树种特性及繁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又名火把果 ,属蔷薇科 ,火棘属。为多年生常绿灌木 ,生长迅速 ,耐修剪而复萌快 ,春夏赏白花 ,科冬观红果 ,常用作绿篱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围护价值。原产于我国的西南、华中、华东、西北地区 ,常见于海拔 2 80 0m以下的山地灌丛、荒坡及河边。喜光稍耐荫 ,耐旱性和耐寒性稍差 ,在山东可以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现将其繁育技术介绍于后。1 整地作床育苗地为壤土 ,且排灌条件良好。深翻 3 0cm ,施足底肥 ,用量为 5 0 0 0kg/667m2 腐熟有机肥 ,用 2 0kg/667m2 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 ,再用辛硫磷 5 %颗粒…  相似文献   

13.
宁夏枸杞是一种名贵的药材,畅销国内外。其果实鲜红,被誉为宁夏“红宝”。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为杞之条,故兼名之”。因其果实鲜红,又能医治眼疾,又有“红果子”和“明目子”之称。枸杞果实甘甜,营养丰富,既是贵重的中药材,又是良好的滋补剂,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月季秋季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棘又名火把果、火焰树、救军粮、醉果,是近年来开发火热的盆景树种之一。其优点是叶小枝密、四季常绿,修剪易成型,终年可赏,适合盆栽;红果缀满枝头达8个月之久,既可观赏,又酸甜适口,令人陶醉;在市场上畅销,成型盆景可以50~1000元价售出。现将其盆栽技术介绍给花卉爱好者参考。一、苗木培育经我们实践,制作火棘小型盆景的苗木,宜用播种或扦插繁殖。1播种繁殖。3月中旬土壤解冻后,将当年成熟的果实采下,装入萝框,用水冲洗滤出种籽,用湿沙沙的湿度为手握成团,松手散开为宜层积催芽后,撒播在宽1m,长视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5.
火棘的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火棘(Pyacantha fortuneana(Maxim)L.),又名叫救兵粮、磨子果、红子、槟榔果、赤阳子等,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分布欧洲和亚洲,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广西、福建、浙江、江苏、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区,生山坡、旷野、山沟、路旁、房前屋后、灌木丛和疏林中。由于它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具有食用、药用、保健、饲用、观赏和水土保持等作用。因而,开发利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很多地方已把它作为发  相似文献   

16.
沙棘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沙棘的开发与利用文\费卫东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又名“醋柳”、“酸刺”、“黑棘”等,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从60年代起,沙棘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改善土壤方面的特殊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随着对沙棘开发研究的深入,人们惊喜地看到,沙...  相似文献   

17.
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有一个彝汉民族聚居的木榻村。村北1公里外的旱地旁,生长着一株当地群众称之为“红果树”的神树。相传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后,来到这株红果树旁搭棚居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村寨。后人为缅怀祖辈,将古老的红果树视为“神树”,予以保护。几经沧桑,已有600多个春秋。经调查鉴定,该树为牛筋条,又称白牛筋或牛筋木,为蔷薇科牛筋条属植物。牛筋条在云南的生长多呈高1至3米的灌木,长成粗壮乔木实属罕见。该树现枝繁叶茂,高8米,胸围3.2米,树冠向北偏斜,其冠幅南北有15  相似文献   

18.
沙棘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又名酸柳、酸棘、黑棘等,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亚乔木,主干可达10m,常见2m左右。因为它满身是宝,所以被人们誉为“神奇植物”、“绿色瑰宝”、“整治国土的生物武器”;与樟子松、落叶松、云杉营造混交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绿化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最佳造林模式。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火棘带果扦插技术研究田易鲜,杨国平,严若贵,曾庆祥(湖南省水顺县林业局,湘西自治州林业局)火棘[Pyracanhafortuneana(Maxinm)Li]又名火把果,救兵粮,蔷薇科常绿灌木,枝铺散常下垂,5月开花,9月果色开始加深,球果簇拥,鲜艳夺...  相似文献   

20.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Zi],又名救命粮、救兵粮、赤阳子,是蔷薇科的常绿灌木。枝有棘刺,叶革质互生,表面绿色,有光泽。春夏间开花,白色,伞房花序。果实秋天成熟,橙红至火红色,经久不凋。果实可酿酒入药,年产量不次于其它果品。可是对于火棘自古至今利用率较低,始终是自生自灭。为了大力开发野生资源,笔者谈点火棘果脯加工,供参考。火棘果脯加工的产品,以它色美、粒小、味醇而取胜。它的加工流程为:筛选→一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