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提出我省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对策为: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的行政、组织与协调工作,建立和健全有关无公害蔬菜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无公害蔬菜的操作技术规范,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组成无公害蔬菜安全性监控机构,推广标识蔬菜上市,规范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体系;加强农药监管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的施药器械,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率等。  相似文献   

2.
闫愫 《农村科技》2004,(7):46-46
泰国的行政划分为地区、省、区、亚区和村。全国共有76个省,其分属6个地区:东部地区主要生产橡胶、榴莲、和果、山竹等热带水果;南部地区主要生产油橄榄;西部地区主要生产热带水果和蔬菜;北部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较凉爽,主要生产蔬菜;东北部地区生产蔬菜、水果和水稻;中部地区以水稻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3.
根据湿热地区气候特点和蔬菜生产的现状,探讨了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和技术措施。作者认为,发展无公害蔬菜是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推行有害生产综合防治技术,优先采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并建立蔬菜质量检测、监督管理机构和机制,可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全国不同省份蔬菜生产的对称性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对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对称性综合比较优势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认为我国蔬菜生产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蔬菜生产的区域地区大多具备良好的市场区位市场,而且蔬菜生产的格局已经开始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优势,提出以下建议:1)蔬菜生产应该走规模的道路;2)要建立国内统一的蔬菜流通体系,确保蔬菜区际贸易的高效畅通;3)政府应制定区域优势互补的蔬菜产业政策;4)各地要协调好蔬菜生产与发挥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广东外向型蔬菜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广东省外向型蔬菜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广东外向型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必须充分利用广东有利的自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蔬菜产品、调整产业布局;加强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蔬菜相关标准制订及标准化生产;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6.
蔬菜产业是除粮油外又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蔬菜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表现在产销能力显著提高,品种日益丰富;新品种、新技术得到较快的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初具规模,生产效益不断提高。通过对我市的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对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市蔬菜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了今后加快我市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政策的落实,我市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但相应的生产技术滞后,存在着设施利用率低、技术装备水平差、无公害蔬菜生产能力薄弱及劳动生产率不高而投入成本高、耗能高、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保护地蔬菜技术推广,总结出几项保护地蔬菜综合生产技术:①选用抗病、优质、适宜保护地栽培的品种;②优化、规范棚室结构,更新改造陈旧棚室;③强化内保温及增光技术;④实施节本增效技术;⑧保护地周年生产技术。这一综合技术的实施,对于稳定蔬菜市场供应,抑制蔬菜效益下滑、增加农民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津市蔬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天津市蔬菜生产发展构想:调整蔬菜的区域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建立健全蔬菜产业化的新格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植力度。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业科学》2005,(6):F000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组根据目前蔬菜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趋势,重点研究蔬菜清洁生产及其优质高产技术;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蔬菜清洁生产的新材料、新产品;帮助相关企业和规范化生产基地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并制定产业化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0.
朱景权 《新农业》2006,(9):22-23
近年来,随着各地市场对新鲜无公害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建昌县温室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很快。广大菜农在生产的同时,栽培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多茬栽培新技术。即:早春利用温室进行喜温性蔬菜促成栽培,较露地提前45天上市;晚秋进行延迟栽培,可延长供应期40~50天;冬季进行耐寒性蔬菜的越冬栽培;夏季高温季节,利用遮阴、喷水等措施使蔬菜安全越夏。这样温室大棚无公害蔬菜达到了1年3作3收或4作4收,有效地提高了温室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马茜 《现代种业》2010,(3):53-53
一、种子选择 蔬菜生产主要利用种子播种,品种选择、种子质量好坏及播前处理直接关系到无公害蔬菜生产。良好的种子及处理,是保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当选用当地主栽品种、适种品种;选用科研部门推广的优质、抗病品种,F1杂交品种;设施栽培选用保护地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灵台县蔬菜生产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产业化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发展对策是:合理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积极稳妥地发展高档珍稀蔬菜;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发挥引导和调控职能,扶持蔬菜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概况及其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即建立蔬菜贸易信息中心;加强技术标准、法规体系建设,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有关条款,突破贸易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转变生产经营策略,规避贸易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工作思路、三项工作原则和四个体系建设。工作思路是:农业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密切配合,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以制定和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逐步实现地公害蔬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工作原则是:统一完善的系统管理原则;严谨规范的原则,积极稳妥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四个体系建设是: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设;病虫害测报和土壤监测体系的建设;技术培训和指导体系的建设;销售管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华池县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拱棚蔬菜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集中建棚,保证质量;广泛宣传,提高发展棚室蔬菜的重要性;加大投入,精细管理,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化素质;一棚一品,杜绝混种;健全市场机制,搞好产品促销等发展棚室蔬菜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修芳 《农家致富》2006,(11):35-35
一、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和有驱虫特性的蔬菜种类 在众多的蔬菜中,具有特殊气味的蔬菜,害虫一般不愿啃食。如百合科的韭菜、大蒜、葱类等;菊科的莴苣、牛蒡;伞形科的芹菜、胡萝卜;豆科的大豆等,都是适宜生产有机蔬菜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竞争优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绩的取得取决于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具备的九大竞争优势,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方便;蔬菜种植业发展迅速,栽培方式先进;生产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信息业发展成绩斐然;部分龙头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强;有效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管体系,为蔬菜出口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质量保证;农产品出口应对机制的建立,提高了蔬菜出口变发事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众多,蔬菜需求旺盛。研究蔬菜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大湾区蔬菜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2010—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县域蔬菜统计数据和当年行政区划图,计算每年蔬菜产量的全局自相关指数,判断蔬菜生产的区域相互关联关系;借助局部自相关指数探索分析县域蔬菜生产的聚集区域及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分析蔬菜生产在空间相关作用下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2012—2020 年全局自相关指数通过检验且数值大于 0,表明县域蔬菜生产形成空间正向相关格局,蔬菜生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现象,并随年际变化不断增强。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分析,发现龙门、博罗、惠城等蔬菜生产区域呈现“高 - 高”聚集格局,并逐渐在大湾区东北部形成聚集格局。而蔬菜生产“高 - 低”“低 - 高”空间格局逐渐受相邻区域的正向相关作用影响,最终与周边区域形成相同格局。通过空间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发现 2012 年主要因素为土地、经济水平、劳动力和农业技术投入;2016 年后主要因素为土地,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说明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是产量增加的第一因素。【结论】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存在正向空间关联,并逐渐形成产业核心区。今后需在博罗、龙门、惠城、从化等蔬菜生产核心区域,加强农业科技投入,进一步提升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断带动周边区域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标准主要是指蔬菜产品要达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无公害蔬菜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一般在432mg/kg以下;三是“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我国自1993年由农业部组织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研究应用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技术操作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生产无公害蔬菜是当前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搞好无公害蔬菜,首先是生产蔬菜的基地环境要达到无污染的标准,即生产基地大棚内的水、气,土中的有害物质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其次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