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春 《中国农资》2007,(11):66-67
肥料产品广告语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它作为肥料品牌或农资企业的传播口号,不仅仅表现在语言艺术上,更表现在营销智囊中。  相似文献   

2.
<正>当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变得成熟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在中国农资行业至今还没有哪个产品进入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尿素在2007年工作布局中被三大期货交易所作为一种储备品种,对其可行性开始展开研究。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距离目标的实现还要多久,是一个待解的方程。  相似文献   

3.
今年10月18日,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将迎来20周年华诞。作为沟通农资行业的重要桥梁,20年来,农资协会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与千千万万农资人结下深厚情谊。这2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20年,也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改革创新风起云涌的20年。风雨成长路,弹指一挥间,中国农资行业即将迈入一个新的征程。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路,在回望中让我们的前程更加稳健。梳理行业历史,打开个人记忆,用曾经触摸庄稼与泥土的双手记录下农资行业那些难忘的人和事,记录下我们曾经的执著与收获。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流通路.农资情——我与农资流通20年"有奖征文大赛专题,希望能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让我们看到中国农资人与农资流通行业崛起的背影。  相似文献   

4.
<正>健康、通畅、高效的营销渠道将为产品推向市场以及销售表现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以Y公司为例,来谈谈农资企业营销渠道的"病症"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愈方案,希望能给业内带来启示。Y公司是我国最早一批致力于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资业务研发的规模型企业。近几年来,随着农资行业的竞争环境愈加严峻,Y公司希望通过优化营销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寻求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人说今年农资电商冷下来了,也有人说农资电商走不通。在行业内热恋农资电商的时候,笔者提了一些建议,当时的担心还是被验证了。随着去年行业内大面积追逐电商的发展,到今年的冷静,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也许还有新的启发。农资行业属于基础行业,靠炒作能走多远呢?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在媒体的扩音下、在资本的驱使下,农资行业的人终究没有按捺住寂寞,从对农资电商的质疑到"想明白",再到积极投身到农资电商的发展中去。都希望借互联网的东风快速发展,希望借资金推动做  相似文献   

6.
当小麦、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市场已经变得成熟的时候,蓦然回首,我们发现,在中国农资行业至今还没有哪个产品进入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尿素在2007年工作布局中被三大期货交易所作为一种储备品种,对其可行性开始展开研究。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距离目标的实现还要多久,是一个待解的方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资》2012,(45):8
<正>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东:过去的20年中,农资人在摸索中前行,农资行业在服务方面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过去的经营服务型向产品服务型转变,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自主产品加科技服务。农资行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提高科技含量,重点是强化科技服务,同时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因此,辉隆提出的发展思路就是"品牌+科技+网络"。未来二十年农资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做出特色,让别人不好复制。我国种植面积这么大,不同土壤和作物需要不同的化肥和农药,差异化是一个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农业发展和相应政策会给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农资行业的方向是"品牌+科技+网络"  相似文献   

8.
2007年对农资行业来说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产能将会进一步扩大,而需求却不会如产量一样快速增长。为此,本刊编辑部通过采访和材料分析的方式对农资行业进行了趋势分析,希望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份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弛 《中国农资》2013,(49):23-23
<正>农药市场上的品牌一直都是中国农资人的痛,能说起来的品牌除了几大外资企业之外,真的找不出太多的来。并不是我说国内企业多不好,而是我真的希望国货能自强。几大外企从刚进中国那会的一无所有做到现在如此高的品牌知名度,与很多方面都分不开,国内企业如此,也是存在着不少误区。农药市场一直是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态势。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规律,在市场竞争中,必定有一些品牌在行业洗牌中被扫地出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行业骤然停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复工潮不断,很多望眼欲穿的餐饮酒店等等服务行业,也在将近绝望中期盼着今年夏天能够迎来报复性消费反弹,弥补自己伤痕累累的生意。我们做农业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希望能够赶上春耕行情。特别是作为春耕必须的农资产品的推广销售,也一度成为做农业人的行业热搜。农资营销人员也带着口罩出发,希望能够开拓市场,服务客户,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行业骤然停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复工潮不断,很多望眼欲穿的餐饮酒店等等服务行业,也在将近绝望中期盼着今年夏天能够迎来报复性消费反弹,弥补自己伤痕累累的生意。我们做农业的人都开始蠢蠢欲动,希望能够赶上春耕行情。特别是作为春耕必须的农资产品的推广销售,也一度成为做农业人的行业热搜。农资营销人员也带着口罩出发,希望能够开拓市场,服务客户,完成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回顾2011年,媒体人都会提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具体到我们从事农资行业报道的记者,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到基层采访农资行业时,多了对农民的关注,多了对农业的研究,多了对农资行业深层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因为负责对河北一家农资公司优秀基层经销商的连续采访报道,半年多时间记者采访了20位基层农资经销商,从他们的行业经历和发展经验中,我再一次看到了农资行业健康发展的希望。这希望来自这块土地的文化传承,来自国家对农资的推动,更来自农资从业者的勤奋和刻苦,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全国各地已逐步形成农资多元化经营格局,经营主体有农资供销、种子站、植保部门、土肥站、邮政系统、农资连锁以及个体等。由当初的每个乡镇独家销售,到目前每个乡镇至少3家,这还不包括村级店。这说明进入农资销售这个行业门槛很低,但农资行业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农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说,农资行业是一个良心  相似文献   

14.
徐骞 《中国农资》2013,(42):8-9
2013年临近尾声,在这短暂而漫长的一年里,中国农资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与挑战。低迷、困境、坚守、超越成为这一年农资行业在客观与主观较量过程中展现给世界的关键词。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状况,或许已经为农资行业冬天的到来埋下伏笔,然而,静观产业现状,产能过剩造成的深层矛盾,产业结构决定的发展失衡,体制机制导致的市场弊端,已经将行业发展推向了最艰难的历史时期。其实,不论是政府还是行业,早已察觉到甚至预感到行业将要面临的严峻现实,但是强大的惯性最终战胜了微弱的认知,农资行业的冬天终于来了。从氮磷钾的产业范畴到生产流通的产业链体系,无论横看还是纵观,满眼尽是寒风雾霾,然而,对于农资行业的情感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成为大多数农资人坚守的强大动力。在新型肥料等产业,偶或能看到些许亮色,虽然这样的光也只能照亮局部,但是对于整个农资行业而言,这样的亮色弥足珍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愿这些火种能为产业发展照亮前行的漫漫长路。这一年,农资行业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又将如何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现实挑战?中国农资传媒本期推出特别报道,希望能在梳理行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引发大家对于农资行业未来发展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农资行业中再好的产品也具有可替代性,但好的品牌则无可替代,一个好的品牌形成过程就是渠道品牌建设过程,渠道品牌价值要大于产品品牌价值。"在中国农资创新经营高级培训班上,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兼职副秘书长、中国农资传媒三农调研咨询中心主任王旭波分享了肥料产品属性及营销本质。渠道品牌是大于产品品牌的。以农资行业外电器产品为借鉴,去哪儿买比买什么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资》2013,(39):6-7
<正>自2007年开始,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共同开展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推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由于今年农资行业面对市场困境,为了能梳理区域农资经营先进模式,总结农资流通改革成功经验,本年度组委会再次开展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推选活动,并对部分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最终确定200家入选企业。《中国农资》传媒调查组通过汇总200家入选经销商的申报数据,分析农资行业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希望能为中国农资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具价值的实践样板。  相似文献   

17.
<正>"用户体验"不是一个新词了,但农资行业讲到这个词,还是比较新鲜的。因为农资行业的两个特性:一是农资产品作为农业投入品,第一体验"人"是农地和庄稼,大地无言,庄稼无语。好像谈不上什么用户体验。二是农民作为农资产品的间接用户,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在农资产品的使用和服务中有哪些具体的"用户体验",好像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甚至你把"农民"与"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农资流通领域金融服务需求的深入调研,结合农资流通特点,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手段来实现智慧农业系统对农资金融服务提升的路径。其核心是结合中国农业区划特点建设智慧农业系统,为农资金融服务的贷款产品提供数据支持和保障。对该实施途径的互联网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主要围绕平台的业务逻辑与角色规划两个方面。最后,就农业金融服务研究领域的多样性与行业人才培养进行展望,希望借助农资金融服务发展优化农资流通成本。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于2013年公布了首批14个"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产品类、服务类)",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2014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继续开展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推选工作。现公示拟推出的第二批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产品类、服务类)名单。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32岁的徐州市牛人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从事农资工作已经7个年头了,其父亲是一位躬耕农资行业30多年的老农资人,他也算是子承父业。当前农资市场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很多农资人抱怨市场不景气,农资行业不好做,但他的生意却越做越大。问及原因,他表示,拥有能够披荆斩棘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