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速丰林、经济林两大商品林基地,推进制浆造纸业、木材综合加工、林产化工、竹藤加工、林特副产品加工、森林旅游、花卉、野生动植物驯养利用八大优势产业发展,广西林业产值大幅度增加:全区新增速丰林面积2000多万亩,经济林3400多万亩,八角、玉桂、果品等各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440多万吨;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5.11亿立方米,比“九五”期末净增1.08亿立方米,年产木材500多万立方米,占全国木材年产量的七分之一;全区共有各种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林产企业1.3万多家,形成了以林浆、林纸、林板、林化、木竹加工、林副产品加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林…  相似文献   

2.
2007年,云南共完成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约29.5万hm^2,在抓好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云南还特刖注重扶持和培植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力的推动了全省特色经济林发展的产业化进程。目前,云南各类特色经济林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达480多家,年销售收入达34.6亿元,经云南省林业厅认定的林业产业省级龙头企业达到68家。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林业在农村的优势,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能不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是个关键。山西省紧紧围绕“基地化发展、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商品化经营的指导思想,建立名、特、优干果经济林示范基地,先后在全省13个县(市、区)建设核桃、红枣、花椒、仁用杏等高产优质干果经济林基地,使全省的干果经济林建设每年以100万亩的速度递增,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小气候多,适合多种经济林栽培。根据各类经济林对气温、土壤等条件的要求和当地群众的种植习惯,…  相似文献   

4.
和林县建成11万亩经济林韩鑫和林格尔县人民坚持一条沟、一道坡、一架山、一片滩的全面治理,摩天岭上现已崛起200多个新果园,林果业正在成为农村的一大经济支柱。到目前,和林县已种植各类苹果、杏、枸杞、沙棘等经济林果11万亩,农村人均0.7亩,年产各类鲜果...  相似文献   

5.
云南有经济林树种200多种,现有经济林1385.8万亩,产值约6.88亿元。一些经济林木已建成基地。云南的经济林发展存在着资金短缺等六个问题。计划全省在巩固提高原有经济林基地的基础上,扩建1000万亩商品经济林基地,到2000年产值达12—15亿元。为此应采取品种改良等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桑植县把经济林生产与开发利用作为林区乡镇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来抓,走“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培植龙头促发展”的发展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县经济林木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7.2万亩,发展到45.12万亩,实现了全县人均1亩经济林的目标,经济林产业年总产值近1.2亿元。一是基地健康迅速发展。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在五道水、八大公山、陈家河、方家村等乡镇兴办黄柏、粽叶、柑桔、茶叶、板栗等项目的示范基地,以样板引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龙头引进成效显著。县林业局等有关职能部门,通过简化办事程序,优惠规费收费、优化产业环境,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指导等手段,着力引进和培植骨干龙头企业。采取“公司 农户”的模式,由政府组织,职能部门牵头,“统一指导生产,统一销售价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统一协调资源”。目前,全县长期和季节性经济林产品加工户已发展到5400多户,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加工大户有346家,加工转化率由过去的15%提高到70%以上。粽叶、茶叶、黄柏、厚朴、竹制酒桶等多个品种受到国内外市场和顾客青睐,初步实现和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格局。三是销售网络不断拓宽。经济林产品营销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先后...  相似文献   

7.
西乡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立足本地优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林产业。目前,茶叶等经济林果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截止2002年底,全县经济林总面积达47万亩,经济林总产值4874.6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2%。围绕经济林基地建设兴办的各类技术服务实体,引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产业》2007,(2):10-10
一、以培育资源为主的第一产业快速发展。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蓬勃开展,到2005年全国速生丰产林面积达到500多万公顷。木本粮油快速发展,已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据统计。到2005年全国有经济林面积近300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9200多万吨,比2004年增长21.88%。林木种苗稳步推进,2005年林木种苗面积近55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经济林发展势头好浙江省近年的经济林发展势头之猛,前所未有。1990年,全省经济林造林面积10.6万亩,仅占各类造林总面积的8.2%;到1994年,经济林造林面积猛增到58.5万亩,已占全省各类造林总面积的47.9%。预计,今年全省经济林产值将在去年2...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林木良种选育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共选择各类树种的优树1万多株,营建林木良种基地117处约6万亩,树种涉及用材林树种、经济林树种共59个,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品种53个,现有种子基地种子生产能力约2万公斤/年,穗条生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经济林建设坚持“一优双高”的开发方向,实现了经济林面积、产量、效益同步增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形势。目前全省已建成10大经济林示范基地252万亩,全省经济林总面积达1660万亩,年经济林产品25.5亿公斤,年产值达35亿元(不包括加工增值),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许多名优经济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今年朋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决定》。省委、省政府的有关决定,给林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全省林业系统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面推进我省林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一、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现状1996年全省林业系统创造产值5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77%。近几年来,全省林业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林业产业化发展有了良好开端。第一,基地造林初具规模,林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到1996年,全省共完成基地造林1304万亩。建各类经济林基地611.8万亩,全省经济林产品总量达105万吨。第二,林产工业进入快…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沙地开发经济林窦德才哲里木盟农垦系统经过8年的努力,利用沙地,已营造果树经济林2.5万亩,为1987年以前建立农垦30多年总和的5倍多,其中果树1.2万亩,沙棘1.3万亩。新建果园、沙棘基地30多处,其中500~1000亩果园4个,1500亩以...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经济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产区之一。据统计,全省栽培、利用的经济林树种达一百多个,其中主栽品种30多个。目前,全省现有经济林面积(含散生林)1200万亩,其中油桐3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杜仲61.44万亩,年产杜仲皮2000多吨,居全国第一位。此外,银杏、板栗、核桃、笋用竹、漆树等面积和产量均名列全国前茅。水果200多万亩(柑桔、梨、苹果、杨梅等),茶叶60多万亩,许多产品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2002年全省经济林总产量42万吨,总产值(不含加工增值部分)达16亿元,  相似文献   

15.
吕梁地区建成山西最大干果基地刘先成吕梁地区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提前实现了省政府制定的“八五”期间全区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100万亩经济林的目标,成为山西最大的干果经济林基地。吕梁地区土地广阔,发展经济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促进全...  相似文献   

16.
灭荒达标之后,我市迅速转到丘岗山地开发,建设高效林业上来,通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共计开发39万多亩,其中新建用材林基地20.9万亩、经济林基地15.7万亩、改造低产油桐、油茶、涌竹林5万亩。与过去比较,新建的这批基地,普遍具有质量好、品种新、效益高的特点,为我市高效林业建设开了一个好头,打下了好的基地。但是,从发展的情况来看,也出现了几个带倾向性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克服。一是指导思想上有片面性。少数地方的领导同志认为,丘岗开发、高效林业,就是经济林,就是种水果、药…  相似文献   

17.
林果业在山西扶贫攻坚中挑大梁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大搞综合开发,加快经济林基地建设,在山区、丘陵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据统计,目前全省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400万亩,总产值实现39亿元,已有68个县人均半亩经济林,540个乡人均1亩经济林。...  相似文献   

18.
信阳县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结合部的北麓,地少、人多、山多,县委、县政府针对本县特点,规划、实施了一批以板栗、茶叶、银杏为主的经济林基地。经过几年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不断巩固、完善、提高,各种基地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显著。目前,全县经济林总面积已发展到55.2万亩,其中板栗26.2万亩,茶叶15万亩,蚕桑3万亩,猕猴桃、樱桃等水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加强经济林行业管理,办好以经济林为主的绿色产业,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林业部制定了“九五”我国经济林建设新目标。 “九五”期间,林业部计划在全国重点抓好十大经济林建设开发区,500个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县,100个经济林示范点的建设。规划建设面积2870万亩,其中新发展1812万亩,改造1058万亩,并建设一批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外向型创汇基地,同时逐步配套形成储运、加工、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20.
魏林 《陕西林业》2001,(5):18-19
近10年来,渭南市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五荒”地开发治理为中心,以完善政策为先导,以林业大户治理为主体,突出发展花椒、红枣、柿子、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加快产业化步伐,全市经济林面积达170多万亩,花椒、红枣、柿子、核桃四大经济林基地初具规模,产贮加销为主的产业化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建立起林业产业新格局。截止目前,已形成8千万株花椒、60万亩红枣、10万亩柿子、5万亩核桃基地。花椒已成为全市林业的一大优势,年产量近2000万公斤,总产值达3亿多元。其中韩城市花椒栽植已达4000万株,农民人均占有花椒100多株,椒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