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育苗 1.育苗地的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较多,土壤板结,对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1年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Pinussylvestnisvar.mongolicaLitv.)又名海拉尔松(日)、蒙古赤松(日)、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为常绿乔木,树高15~20米,最高30米。最大胸径1米左右。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根系非常发达,适应性强,耐土壤瘠薄,耐旱耐寒,最喜阳光,喜酸性和中性土壤。樟子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1.育苗1.1培育裸根苗育苗地的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  相似文献   

3.
正一、育苗地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的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较多,土壤板结,对苗本生长不良,一般宜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有机肥,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生长。二、施足底肥  相似文献   

4.
<正>一、育苗地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肥沃的沙壤土做圃地。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多施河泥等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二、施肥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  相似文献   

5.
探究固沙树种樟子松的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固沙的重要植物,其具有耐低温、抗旱、对土壤要求低等特性。樟子松拥有不发达的主根,和发达的倒根,在土壤中表面能成长出庞大的根系网,用来吸收大气的降水以及土壤中的养分。本文主要介绍根植樟子松的林地选择以及其在造林技术上的要点,探究种植樟子松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樟子松的育苗地选择、施肥、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及立枯病的防治等幼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盐碱地造林首先是成活、成林、成材,其次才是效益。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应该认识当地土壤类型,要尽可能的改良土壤以达到符合造林的要求;其次要选择适合该地种植的树木种类;再次应该具有熟练的盐碱地种植技术。作者认为,只有掌握以上知识,才能在盐碱地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1育苗地的选择 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较多,土壤板结,对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1年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  相似文献   

9.
石慧书 《农技服务》2014,(11):121-122
从采种、育苗、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造林密度、和抚育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樟子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银川地区进行樟子松育苗应采取科学选择育苗地、施足底肥、土壤消毒、做高床、沙藏法催芽、条播、适度灌水施肥、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覆土越冬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樟子松幼苗越冬的观察和实验,发现保持好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是保护樟子松幼苗越冬的关键。为了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成活率,要注意冬季对樟子幼松苗的保护。在早期的时候要促进幼苗良好的木质化程度;中期应该加强防护措施的采取;后期要在恰当的时间里掌握清除覆盖物的时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壤自东南向西北含盐量逐渐上升,而樟子松适宜于弱酸性至弱碱性土壤上生长。西北荒漠区除了严酷的气候条件外,土壤含盐量及pH值高,严重制约着樟子松的本地化育苗和造林林木的生长。经试验研究:樟子松幼苗对土壤盐分很敏感,不仅影响着幼苗的存活,也影响着苗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2龄移植换床苗地土壤全盐量应以0.5%、种子育苗以0.4%为界限。在影响樟子松幼苗移栽成活率的盐离子因素中,HCO3-为主导因子,其次为SO42-和Mg2 、Ca2 、K Na 、Cl-。并随着樟子松苗龄的增大,耐盐性增强,但对其林木生长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一、育苗地选择 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的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较多,土壤板结,对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与2年生松苗相互轮作。  相似文献   

14.
<正>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又名海拉尔松、蒙古赤松、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为松科大乔木,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嗜阳光,喜酸性土壤。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一、樟子松育苗技术1、育苗地的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樟子松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播种育苗造林技术,以期为樟子松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的种植价值极高,不仅可用作绿化造林广泛种植在沙丘和山区防止水土流失,还可用作观赏林木种植在园林建筑之中。文章主要探讨了樟子松的育苗技术以及如何做好育苗管理,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是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它的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木材耐水湿且耐腐,不易弯曲,是建筑和家用的主要材种。由于它的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特别适合营造防护林。为了加速樟子松的开发利用,本文将樟 子松育苗造林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是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它的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木材耐水湿且耐腐,不易弯曲,是建筑和家用的主要材种。由于它的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特别适合营造防护林。为了加速樟子松的开发利用,本文将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枫香的生物学特征及作用入手,根据芜湖县的生态环境和多年种植枫香的经验,提出了枫香育苗造林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采集、土壤选择、精细播种、育苗期管理、适时移栽、幼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选地。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水源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质草甸土上。二、整地。一般每年全面秋翻一次,深30厘米左右,不耙越冬,早春解冻后耙地,或再春翻一次,深20厘米左右,作床时要充分打碎土块,挖出草根、石块,使土层细碎疏松。三、种子的处理落叶松大田容器育苗一般采用春季播种,播前15天对种子进行消毒及催芽处理,种子要选发芽率65%以上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